分享

手机镜头越来越多,究竟该如何选择?

 玩转手机摄影 2024-04-03 发布于广东

大家早上好呀,在文章开始之前,想问一下大家在日常拍摄过程中,更喜欢用哪颗摄像头来进行创作呢?
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提升,手机早已成为我们记录生活的利器,各厂商的手机已从原来的单个摄像头,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双摄、三摄、四摄、甚至是五摄。
手机镜头越来越多,究竟该如何发挥好每一颗镜头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手机镜头的那些事!

主摄
主摄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镜头,不管是拍人、拍物、拍花它都能很好的胜任,相对于其它镜头,主摄最大的特点是进光量大、像素高、对焦快!
©宁静致远
©红豆
©彭跃
■ 光线弱,首选主摄
主摄相比于另外几枚摄像头,在硬件方面的优势是有尺寸更大的CMOS,在同等条件下主摄在夜景中的画质是最好的。
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夜景照片有更好的画质,建议选择主摄来拍摄。比如用普通模式拍摄城市夜景。
或者打开夜景模式,将手机固定在脚架上面,手机会自动触发脚架模式,可以获得一张更加清晰的夜景照片。

©海云淡
©春菲夏丽
除了夜景,在强逆光拍摄时,主摄也可以更好地控制眩光。

比如拍摄河道里波光粼粼的水,可以将手机锁定对焦之后靠近铁丝网,可以拍摄一种虚实结合的画面感,同时主摄也不会产生奇奇怪怪的眩光与鬼影。
 运动抓拍,首选主摄

主摄也是对焦速度最快的一枚摄像头,在遇到运动场景时首选当然也是主摄。
不管是大逆光还是阴雨天,主摄都能较好的满足我们的拍摄需求。比如这种雨天场景中的抓拍,我们只要打开专业模式,选择主摄镜头,并将快门参数设置在1/300秒即可抓拍到清晰的运动画面。
如果是要用普通模式抓拍一些移动速度较快的对象,比如小鸟、跳水的大爷、路过的人等等,如果来不及切换至长焦,可以用主摄抓拍后再进行二次裁剪。
©紫菡
©刘惠英
©叶紫
拍摄动态夜景,除了把移动对象拍清晰,我们也可以变化快门速度,拍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
比如在夜间拍摄时,降低快门速度可以拍摄动静结合的追焦效果。
©冯碧银

©小鹏
或者如打开「车水马龙」拍摄时间大约10秒,即可获得一张类似下图这样的车水马龙照片。
这类照片不仅可以呈现动静结合的效果,而且还能确保清晰的画质呈现。
©杰
©Ashley

©水墨画
 拍风光,主摄更细腻
高像素已成为主流旗舰机的必备配置,高像素模式下拍摄能让照片表现得更加细腻,而所有镜头当中像素最高的当属主摄。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发挥高像素的优势,首先要有一个光线条件较好的环境,最好采用顺光拍摄。
由于主摄像素大,所以后期处理照片的空间也会更大,常常用于风光摄影。

©amei
高像素固然好,但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高像素照片会占用更多存储空间;
其二在夜景中高像素少了算法的加持,清晰度反而不如普通模式下拍摄的照片,所以我的建议是:高像素更适用于在光线条件好的风光摄影。

超广角
夸张的透视、宽广的画幅是许多摄影师喜欢上超广角的缘由!加上手机的轻便性,使用手机超广角拍摄会更加的灵活。
如果说主摄的优势是画质,那么超广角的优势则体现在画面的张力。
尤其是拍摄线条或有明显几何形状的物体时,超广角有着夸张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超出人眼正常视野的观感会给人一种陌生感。

©Joanna
不过,超广角也是一把双刃剑,拍人像用得好能出大片,用不好则会十分辣眼睛。
©木木

©Dannie
大家可以利用以下两个超广角的特性,来创作出具有“陌生感”的照片!
■ 近距离,强调前景
拍风光,普通人只关注风景,而风光摄影师更重视前景。

©changhong

在二维图像中,增加前景能更好地展现照片的纵向空间,而超广角能最大限度的对前景进行夸张放大,产生强烈的视觉透视效果。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焦距切换至超广角镜头,靠近前景进行拍摄。比如电梯作为前景,拍出纵深感。
或者利用超广角+慢门的形式,以草地作为前景,把流动的云拍出拉丝效果。
超广角能带来强烈的透视效果,比如画面边缘会有夸张的拉伸,而中间则有明显的压缩,视觉上会给人一种近大远小视觉感。
比如我们使用低角度拍摄,前方长满青苔的礁石会有一种明显的放大效果。
或是利用框架构图让照片更加具有形式感。
除了风光摄影,在街头摄影中,利用交通引导线为前景,拍摄路过的行人,给画面带来一定的趣味性。

 近距离,拍微距
超广角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功能就是微距功能,手机靠近拍摄对象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微距模式,距离拍摄对象越近,背景虚化越明显。
但手机的有效对焦距离不同,如果对焦不清晰就需要稍微后退一些,直到对焦到主体为止。尤其是拍摄类似于叶子这类平面的物体时。
另外,自动微距模式下,手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判断被摄主体。
如果手机不能准确识别主体,这时候可以选择手动开启微距,并且寻找一个顺光或侧光的方向再进行拍摄。


长焦

不可否认,长焦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出片率最高的镜头,如果只知道长焦能拉近距离还不够。

长焦镜头还有空间压缩、视场角小等特性,利用这些特性能让你在使用长焦进行创作的过程更加富有变化。

 元素呼吁
所谓的「空间压缩」是指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比实际距离看起来更近。
比如拍摄人像与风景的打卡照,背景的雪山仿佛触手可得,这是我们用超广角或主摄裁剪放大后也得不到的空间压缩感。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的拍摄对象就可以从以前的单一元素变成两个或多个元素,我们的「联想能力」也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发挥。
像是门前的红色灯笼与红色衣服的路人相呼应,画面更有意趣。

©Alina

单一的缆车与背后拔地而起的高楼形成“少与多,旧与新”的空间呼应,手机的5倍长焦镜头能将两者以更加紧凑的形式展现在画面之中。

■ 站得远,收得紧
超广角有把前景放大的特点,而长焦则有将被摄对象缩小的作用,既焦距越长「视场角」就越小,画面横向空间也会更加紧凑。
在长焦镜头当中,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会变得更小,整个城市的建筑群显得更加的紧凑。

©听雨

©五福四海

■ 学会做减法
我们常说“越简单越高级”,简洁的构图能更好地体现画面的主题,让人看起来更加舒适。长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能拍摄出相对规整且简洁的画面。

©石榴
如果你还是个摄影新手,面对一些场景不知道该怎么拍,那么就尝试“做减法”,排除不必要的元素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简洁明了。

©杨邦全
常常有小伙伴问,如何把建筑拍得横平竖直,其实也很简单!
我们可以以天空为背景板,站在远处用长焦拍摄高层建筑,这样拍摄的建筑才会呈现一种横平竖直的形状。
©Dannie
如果没有长焦你可能拍摄到的是有电线杆、路人等各种杂乱的元素,你可能需要用一些巧妙的构图才能把主要拍摄对象展现出来,但是如果有长焦一切就变得十分简单,我们直接切换长焦建筑的局部即可。
©一朵云
©高山
©高山

人像镜头
“人像镜头”既没有长焦明显的压缩感,也没有超广角的透视感,它很接近于人眼看到的场景。
©韵思依依
通常我们会用2倍、3倍焦段拍摄模特的半身人像,这样不仅可以产生柔和的背景虚化,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将周围杂乱的环境排除在外,让观众的视线更加聚焦于模特本身。
©Hyp
©万如意

©管宏程

看到这,相信现在的你应该对超广角、主摄、人像镜头、长焦镜头有了一定的认识,总而言之手机镜头数量越多所能应用的场景就越广。
重要的是把握好不同焦段的特点进行合理利用,扬长避短帮助我们拍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