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洱

 求是1025 2024-04-03 发布于山东

生于河南济源。1983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这里结识先锋小说家格非,对其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毕业后到郑州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97年调河南省文学院从事专业创作,曾兼任《莽原》副主编,2007年当选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2011年调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工作。

李洱早期的小说创作受J.L.博尔赫斯影响较大,也受G.加西亚·马尔克斯、M.昆德拉、F.卡夫卡等作家一定的影响,以“先锋写作”引起文坛关注。《关东文学》1987年第12期刊载的短篇小说《福音》,是李洱最早发表的作品。《午后的诗学》《导师死了》《悬浮》《饶舌的哑巴》《夜游图书馆》等中短篇小说曾引起较大反响。李洱善于以富有技巧性的“专业写作”描写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使原本有意义的严肃的事件在清晰、准确的细节和真实得近乎卑鄙、猥琐的心理活动中远离“神圣”,产生出强烈的反讽效果。

2019年5月25日,李洱在第十七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上发表获奖感言2019年5月25日,李洱在第十七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上发表获奖感言

李洱的小说创作在保持叙事先锋性的同时,坚持对作品意义的追求。长篇小说《花腔》(2001)以多视角叙事的方式,揭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人在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当中的命运,表达了历史是叙述的结果、真实只可无限迫近但永远无法抵达这样的历史观和真实观。作品多视角叙事所产生的“视界融合”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内在时空,使形式具有了内容的意义。《花腔》是新生代作家走向成熟、修成正果的标志性作品,是21世纪以来中国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石榴树上结樱桃》(2004)改变了以往对于农村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立场进行批判或像沈从文那样进行田园牧歌式的歌颂这两种观念,真实反映了当前农村的社会政治现实,是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突破。作品在德国翻译出版后广受好评。90万字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摘得2018年度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榜首。

李洱曾获第三、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21世纪鼎钧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20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应物兄》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