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姓七望

 lcxlzw 2024-04-03 发布于山东

概况

五姓七望是隋唐时代的五支高门士族,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1]其中,崔、卢、郑三姓地位高于李、王二姓。[8]“郡望”是“郡”和“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2]

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相传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其后是秦国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主。南北朝时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清河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1]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

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北魏时期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仍治于邢台隆尧,到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移至赵县,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柏人侯李昙,李昙,字贵远,秦御史大夫,后入赵封柏人侯,柏人,今邢台隆尧,死葬柏人西,遂以柏人为籍里,为李姓先祖。李昙生四子:崇(李崇)、辨、昭、玑(李玑)。崇为陇西房之祖,玑为赵郡房之祖。李玑生子李牧,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昙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的共同祖先,李昙墓位于今邢台隆尧县。[1]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

崔姓在历史上源于姜姓,相传是炎帝的后代。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数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胞弟叔乙。叔乙继位后,把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一带的地方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1]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1]
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1]
博陵崔氏

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1]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8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在婚姻上,范阳卢氏注重门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几个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两家,北魏和北齐时期与皇室通婚频繁,而隋唐时期未有与皇室通婚现象。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1]
范阳卢氏祠堂

荥阳郑氏

郑氏,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郑桓公为得姓始祖。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荥阳郑氏仍为望族,有11人为宰相。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1]
《唐代荥阳郑氏家族:世系与婚姻关系考》

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太原王氏既是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这一政治的受害者。他们曾封侯拜相,出将入相,也曾屡遭磨难,坎坷备历。之后,在北魏,太原王氏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到了唐朝,太原王氏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顶尖诗人,形成大唐诗歌史上的诗坛盛宴。[1]
太原王氏家谱

历史沿革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魏晋时代,汉族士人讲求门第出身,这种影响波及胡人政权,以至于鲜卑建北魏,出于与汉人高门达成政治合作的考虑,亦极重视门第,在孝文帝时代,曾十分隆重地对汉人腹地——“山东”地区的士族进行排名。在时人眼里,“山东士族”最高门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门。当时的“四姓高门”为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而陇西李氏虽未列“四姓高门”,但其李宝一支亦被定为甲族,最终也成“四海大姓”之一。[1]
隋唐时代,虽然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但依然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唐代的“五姓七望”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贵族。[2]

历史发展

中国的士族政治起源于东汉,亡于唐末。[3]唐代的世袭贵族一共有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权贵娶妻都要首选这五姓七望的女子。[3]五姓七望,恃其族望,耻与诸姓联姻,傲慢地限于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2]唐太宗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命重臣修《氏族志》,抬高皇室,对世家大族进行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高宗时代,依旧打压世家大族,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禁婚诏,结果依旧不如意,不但不能禁止他们互相为婚,反倒在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大族的资本。他们不仅蔑视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1]此外,据说高宗时宰相李义府也因不属于“五姓七族”之望族,为其子向崔氏求婚,而遭拒绝。[2]针对这种现象,即使当时皇帝下令禁止五姓“自相婚娶”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9]
唐代皇家出自陇西李氏,所以唐初时其他家族多少受到些压制,朝廷中也出现了很多庶族出身的大臣。[3]盛唐时期,因“关陇军事集团”实力庞大、皇帝有意压制、科举制影响庶族朝臣出现、寒门出身朝廷权臣的嫉恨等因素影响,五姓七望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1]期间,武则天曾出台禁婚令,规定五姓七望之间不得通婚,开始了长达两百年的贵族消亡计划。[10]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七望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1]
唐代中期,人们关于名门望族的观念进一步加强,权力再次集中到五姓七望的手中。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郑姓的宰相和重臣,有“郑半朝”的说法:在范阳卢氏中,整个唐朝中进士者超过百人,卢照邻就出身于这个望族。不过,唐代第一望族是崔氏,他们从北魏继承而来,诗人崔护出自这个望族。[3]唐文宗时,文宗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也曾碰了一鼻子的灰。文宗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1][2]之后,随着科举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加之唐末的农民战争,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唐末的黄巢起义,造成大量世族人士伤亡,富饶的家园与产业惨遭破坏,而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五姓七望至此衰落。[1]

望族影响

“五姓七家”的概念在唐朝时的广泛流向,使得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开始,人们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1]由于五姓七望家族历史久远,具有优秀的家族学术传承之外,也有雄厚的政治与经济实力,北魏以来,成为社会上最具影响力的家族,在士族中列于最高位。[4]

知名人士

李信

陇西李氏家族发迹可溯源自战国秦国的名将李信。李信本是槐里县人,因少壮有力,深得秦王喜爱,常被付以重任。在灭赵之战中,李信配合王翦,以偏军的身份出太原,对赵国形成战略包围圈。灭燕之战则是李信人生的巅峰,作为先锋的李信屡战屡胜,在追亡逐北中获得了燕太子丹的人头,自此深得秦王的信任。后秦王任命少壮派的李信为主将,主持灭楚之战,这是李信第一次独立主持灭国之战,但因骄傲轻敌,李信率领的秦军损兵折将、大败而归。此后李信长期担任王贲的副将。秦始皇一统天下,大封功臣,李信因功被封为陇西侯,他和他的后代便迁往陇西,并开始在那一带发展,同时负责守卫帝国的边疆。[11]

李峤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人。出身五姓七望之一的赵郡李氏,他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后以文章受知武后,三度拜相,并领修《三教珠英》。玄宗时贬泸州别驾卒。[5]

崔杼

崔杼(?~公元前547年)出自五姓七望中的崔氏,又称崔子、武子、崔武子,春秋时齐国人。[1][12]据《齐惠公十年》载:“正卿杼齐惠公受宠信。”《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五:“杼为齐公卿。”(相当于宰相),历任齐惠公顷公、灵公、庄公、景公五世。灵公废太子光立牙为太子,灵公病,他迎立光即位,是为庄公,杼为卿,专国政。公元前548年,又杀庄公立其弟杵臼为君,即齐景公,他任右相,继续专权。次年,为左相庆封击破,自杀。谥武子。[12]

卢植

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1]卢植,马融弟子,郑玄同学,通群经。《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云:“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司马彪续汉书》亦云:“植字子干,少事马融,与郑玄同门相友。”(《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裴注引)[6]

郑桓公

郑桓公(?-前711),荥阳郑氏得姓始祖,春秋郑国的建立者,姬姓,名友,周宣王之弟。[1][13]公元前806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周幽王三年(前779年),见王室多故,西周将亡,桓公便把财产、部族、家属连同商人迁移至东虢和郐之间作为建立郑国的基础。犬戎攻破西周时,桓公被杀。郑武王即位,先后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13]

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二十一岁进士及第,调任太乐丞,后因故贬至济州(今山东长清)司仓参军。三十四岁,应诏回长安,任右拾遗。安史之乱后,责授太子中允,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少年英才,早期写过以军旅、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诗歌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造诣最高,兼善各体,其艺术风格对后世诗人有颇多影响。[7]
王维请施庄为寺表》记载,其母崔姓,乃“五姓七家”之一的博陵崔氏。而太原王氏,奉2500多年前的周灵王太子晋为始祖,也曾封侯拜相,出将入相,有其“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的显赫。王维的高祖王儒贤,官赵州司马曾祖王知节,官扬州司马;祖父王胄,官协律郎;其父王处廉,官汾州司马。虽然其祖官职不高,只是从五品下到正六品下的官,但毕竟是大姓贵族。[2]

相关望族

隋唐时期,稍逊五姓七望的家族包括弘农杨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河东柳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琅琊王氏等,以及鲜卑贵族汉化改姓的元氏、长孙氏、宇文氏、独孤氏、窦氏、高氏、陆氏等。[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