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日咳——可防可控不可怕

 感控plus 2024-04-03 发布于美国

作 者:西安市儿童医院  张海金

导  读: 

近期媒体总有报道“百日咳”感染病例,似乎百日咳已经成为春季主要传染病,其实民众大可不必过于紧张,百日咳并非新发传染病,第一例百日咳病例可以追溯到隋朝,距离今天已经1400多年了,病菌并不陌生,但是作为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何控制其传播的扩散对于医院感染防控至关重要,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该病病程较长,如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约2-3个月,故名“百日咳”。百日咳病原菌是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经30分钟或干燥3-5小时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也就是说我们医院通常使用的消毒剂对百日咳杆菌都是有消毒效果的,这也是我们不必过度担忧的原因。
但是,百日咳毕竟是传染病,我们还应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百日咳的传染源为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从潜伏期(2-21天,平均7-10天)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分泌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通过吸入传染。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间接传染的可能性小;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亦可发病。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经菌苗接种若超过12年,其发病率仍然可达50%以上,所以近年来国内外也有为数不少的成人感染百日咳的病例。
针对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传染病防控的三大法宝,对于百日咳患者的院内感染防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单间隔离。首选单间隔离,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同种同室隔离,其中床间距应不少于1.2m。
2、环境物表消毒。消毒剂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区域应包括患者室内环境、患者接触公共区域物表。
3、空气净化方法。给大家总结了一张表,可根据处置方式及使用场景选用适宜的空气消毒方法,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百日咳患者出院或者死亡后病室的空气终末消毒不可采用通风的方法
4、个人防护。既然是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控的重点应该是口罩的规范使用,根据不同的诊疗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5、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包括洗手及卫生手消毒,勿让“手”作为传播媒介,同时应把手卫生理念传递给诊疗活动所有的参与者,包括病人、陪人、保洁员、探视者等。
6、健康宣教。“人人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新冠疫情防控,同样适用于百日咳的防控管理,所有参与到患者诊疗活动中的人,包括医生、护士、病人、陪人、探视、保洁员等人员都应了解百日咳的传播模式及基础防控措施,减少陪人,减少探视。
7、织物处置。织物包括病人衣物、床单、被罩、枕套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隔帘窗帘等公共织物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处置,传染病病人使用过的织物应该用水溶性织物袋在床旁进行密闭收集,尽量避免抖动产生气溶胶污染环境。
8、医疗废物管理。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垃圾均按照感染性废物,双层医废袋分别十字或鹅颈式封扎。
综上所述,春季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期,不管是百日咳还是流行性感冒,了解其病原体特点的基础上,规范执行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是可防可控的,不必引起过度恐慌。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0.
[2] WS/T 311-2023.医院隔离技术标准(S).



小编微信

注:一本书,一个念想,一种情怀。如有需要,请咨询小编。

重要通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