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闲云感恩生活 方歌 枕中丹出千金方,龟版龙骨远志菖, 或丸或散黄酒下,开心定志又潜阳。 孔圣枕中丹之名,是比喻用后读过之书犹如古时圣人一样过目成诵,又如藏于枕中一样牢记不忘,过去的读书人常用。 “劳心血耗,神不内守。”读书人思虑过度,常使阴血暗耗;过思则伤脾,脾为运化水谷精微、升降气机的枢纽,脾伤则痰湿内生,清阳不升,痰瘀阻络,所以脑中昏昏沉沉、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入寐困难、多梦、易惊、易醒、睡眠时间减少,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燥动,或身热口渴、胸膈烦热的症状。 孔圣枕中丹是源于“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常服令人大聪。龟甲、龙骨、菖蒲、远志,上四味等分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宋代《圣惠方》又称此方为“孔子大圣智补心虚健忘助神枕中方”。托名儒家圣人孔子枕中秘藏,言其宝贵,更暗示其助读助学之功。 孙思邈有感于天下学子苦读圣贤书,头悬梁,锥刺股,太辛苦太累了,于是大发慈悲,精心研制出这一个方子,希望能够助天下学子金榜题名。希望他们学成归来,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一样。 孔圣枕中丹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 龟板10克龙骨10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 在《千金翼方》中也有记载:“孔子枕中散方:龟甲 (炙)、龙骨、菖蒲、远志(去心,各等分)。上四味,为散,食后水服方寸匕,日三,常服不忘。” 龟板能滋阴,龙骨能收摄阳气,阴和阳都有了,精气神就有了,大脑能不聪慧吗? 龙骨是远古时期的一些巨型动物,中医也常用它来治疗一些精神类疾病。死了以后,埋到土里,经过岁月的沉淀,变成了化石,这就导致龙骨有一种收敛的特性,收的是什么呢?是身体的阳气。 龟板和龙骨皆来自有灵性的东西,龟板,就是乌龟的壳,乌龟生活在水中,且生性好静,静属阴。所以龟甲能滋阴、镇固阳气。 菖蒲从心交肾,远志从肾交心,菖蒲能使心阳往下和肾碰到,远志能使肾阳上来和心碰到,菖蒲、远志像接电线一样,把心和肾连接起来。石菖蒲还可去除心孔里的痰而宁心静神,使大脑灵光,增强记忆。 用菖蒲、远志交了心肾之后,会比较不容易忘记事情,能防治健忘。 远志,味辛苦,性温,入心、肺、肾经,古人取名远志,《神农本草经》把远志列为上品。肾藏志,志伤则喜忘。志,就是记的意思。远志名字的意义,就是说这个药能“益智强志”,让人记忆力增强。 《千金翼方》将其放在治疗健忘的第一位。 远志苦能泄心肾虚热,辛能散心肝郁滞,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神志、益智能,交通心肾为佐药。 菖蒲能通九窍,所以菖蒲能把心中的阳气通到上面的七窍和下面两窍,能把心阳降到满低的地方。 孙思邈直言此方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就是治疗读书人善忘。当然这是孙思邈谦虚的说法。 孔圣枕中丹主要用于心肾不交之证,如果你经常有心烦失眠、头晕健忘、潮热盗汗,还同时伴有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可以用此药来交通心肾、安神益智,从而解决以上烦恼。 心藏神,肾藏志,肝藏魂。神魂不守,则意志衰退。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记忆力减退,读书善忘。神魂不守则失眠。思虑过度则心阴亏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故见上述诸症。 《医方集解》:读书健忘,是由于心血不足,痰与火乱其心神所致。 读书丸通过调补五脏,达到“阴平阳秘”的理想状态,五脏和谐,则有助增强正向记忆。 本方与天王补心丹皆能治心跳、怔忡、失眠、健忘、但天王补心丹以养心血、收心神、滋阴降火为主;本方则以补肾阴、填精补脑、潜肝阳、收魂安神为主,久服令人聪明,记忆力增强。 ![]() 谢绝问诊! 具体请根据个人体质对症调整,切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