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刘亚楼回忆说:“为了向红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群众讲清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作了深入艰苦的教育、说服工作,大会讲、小会说,条分缕析,晓以利害,着重说明'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毛泽东同志用许多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地解释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他指出:'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时地打烂些坛坛罐罐,就要使全体人民长期地打烂坛坛罐罐’。最后,这个正确的作战方针终于被大家认识和接受。 辩证法分析 教育工作,这是提供正确,所以, 是错误和正确的正反面。这样会缩短从错误走向正确的时间。 说服工作,这是提供自愿,所以,是自愿和强迫的正反面。这样在发布命令的时候,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执行、更好的执行。 面向群众,群众是红军的环境,所以,这是人和环境的正反面,只或者说是先锋队和后备队的正反面。 深入艰苦,这是知己知彼、要了解群众和指战员的心理状态,这也是要说先听,意味着听取了大量的意见、甚至无用的废话,这是艰苦的。 '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这是战斗力和战场的正反面,或者说是基础概率和自身概率的正反面,通过讲求阵地这个条件,就获得了战场的优势,战场优势作用于战斗力,从而提升了战斗力。这是辩证法从反面着手解决自身问题的原理。因为弱军自身的一战斗力,一时之间是很难提高的,只有把使弱军和阵地结合,而使强军和阵地脱离,这样形成此消彼长的变化,从而使弱军战胜强军。从反面着手,这就是以屈为直。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是猎人和猎物的正反面,既设置诱饵,从而把原先自己的猎物地位,转化为猎人地位,把围剿的敌人从猎人地位转化为猎物地位,实现了这种转化,那么战胜敌人就有了可能。 “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得和失、先和后的正反面,先失,那么就使敌人背上了包袱,这时敌人更容易犯错误,这就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然后歼灭削弱了的敌人,就能把失去的夺回,并得到更多。 “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时地打烂些坛坛罐罐,就要使全体人民长期地打烂坛坛罐罐“,这是局部和全局的正反面,代价不是在局部付出、就是在全局付出,而只有在局部付出,才是最小的,如果代价在全局付出,那么这个代价就会很大。 综上,这里共包括了以下正反面 1)得和失 2)包袱的背上和卸下 3)自愿和强迫 4)猎人和猎物 5)战斗力和战场 6)代价的局部和全局 7)听和说 8)己和彼 9)人和环境的正反面 通过在这个事物中,构建出了以上9组正反面,于是使正确的方针得到认知和接受,从而提高了己方的胜利可能性。 |
|
来自: 新用户3997fVpW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