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发展再迎突破,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随着海外大模型技术迅速迭代, Grok-1.5大语言模型、AI芯片Blackwell、AI微服务NIMs、机器人GROOT项目等相继亮相,人工智能板块再次走到了聚光灯下,AI商业化落地空间进一步打开。据了解,紧密跟踪AI板块的人工智能ETF(515980)成交量活跃,截至4/2收盘,该基金总份额突破了20亿份。(数据来源:上交所。过往流通份额不构成基金流动性的保证,基金运作过程中还可能面临因市场交易量不足,导致证券不能迅速、低成本地转变为现金的风险。)
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人工智能ETF基金经理郜哲表示,英伟达最新推出的Blackwell GPU极大地降低了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同时国内AI大模型的发展也不断超预期。例如国内自研大模型Kimi迭代迅速,现已支持200万字的无损上下文输入,在文本处理长度上超越了GPT-4和谷歌的Gemini模型。对此他认为,Kimi的进步有望开启国内大模型应用从B端应用向C端应用拓展的新阶段。更长的文本处理长度和更丰富的信息量,使得Kimi在文档总结和内容撰写上相对海外大模型会更有优势,对人们日常工作的赋能能力更强,而这一优势在金融、法律等长文本较多的应用场景中会更加凸显。
郜哲表示,当前国内部分龙头企业已经逐渐追赶甚至接近海外大模型的技术水平,一些大模型应用公司有望在今年进入商业化应用加速和有效用户快速积累的阶段,并进一步变革短视频、写真、办公、游戏、影视制作等AIGC领域的业态模式。而随着商业化落地空间被进一步打开,也会反向拉动推理端算力的需求。
综合来看,郜哲认为,2024年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大概率将从偏主题映射投资向景气投资转变。尤其在人工智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的背景下,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对于看好人工智能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而言,可以关注人工智能ETF(515980),场外投资者也可以借道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一键布局AI产业链,共享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浪潮。
注:人工智能行业受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可能较大,进而导致本基金净值波动较大,并可能会发生本金亏损。本文所提个股仅作为示例,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