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尾状突静脉是肝尾叶和右肝之间的边界静脉-外科学年鉴解剖文献分享

 银缕一瞬 2024-04-03 发布于山东

文章总览

Image
文章题目及杂志信息
Image
文章首页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寻找表明肝尾叶与相邻肝段之间可以用于寻找边界的肝静脉。

背景概要: 人体肝脏的主要肝静脉通常通过肝脏的间隔面运行,并广泛用于定义肝脏中分段两侧边界的标志物。由于肝尾叶是与右侧和左侧肝脏分开的小独立单位,人们一直期望存在将其与相邻肝段分开的边界肝静脉。

方法: 对54具成年尸体肝脏进行了详细解剖,以阐明肝门静脉分支与肝尾叶和相邻肝段的肝静脉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在肝尾叶的肝静脉中,肝尾叶尾装突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其位于肝尾状突与右肝之间。观察到3种直接进入下腔静脉的肝尾叶过主静脉,以及1种作为右肝静脉支流的特殊肝静脉。它们分别引流肝尾叶和部分右肝的血液。

结论: 肝尾叶突肝静脉是表明肝尾叶与相邻肝段之间边界的肝静脉候选之一。通过获取这一静脉的解剖特征,将开发新的肝脏手术程序。

学习笔记

通过对门静脉分支进行细致解剖的研究和侵蚀性模型的结果显示,肝尾叶由三个分段组成,分别是Spiegel叶、腔静脉旁部分和肝尾突部。 Spiegel叶是腔静脉旁部沿着下腔静脉向颅侧延伸,达到膈下主要肝静脉的根部。先前的研究还证实,肝尾叶可以通过与外缘凹槽对应的肝尾叶间分段面清晰分为Spiegel叶和腔静脉旁部,而肝尾叶的肝正中静脉位于其间分段面上。 因此,发现肝尾叶的肝正中静脉,即Spiegel叶和肝中静脉旁部分之间的间分段面,因此引发了一种新的技术,用于在活体供肝移植中获取和移植带有肝尾叶移植物的左肝。

Image
尾状叶的组成

图片来源于文章:Laparoscopic isolated caudate lobe resection.

Image
位于spiegel叶与腔静脉旁的外缘凹槽

图片来源于文章:Relation Among Portal Segmentation, Proper Hepatic Vein, and External Notch of the Caudate Lobe in the Human Liver

尾叶和右侧肝脏概述

Image
图1

在肝门,Spiegel叶向下突出至下腔静脉左侧,在左肝和肝胃韧带之下。尾状突呈略微凸起状,向下腔静脉右侧延伸,并明显与右肝融合。同时,腔静脉旁部位于门静脉汇合点和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间,连接了Spiegel叶和尾突于肝门处。当下腔静脉被拉至背侧位置时,可以看到进入肝实质的下腔静脉肝支在尾突朝向右上角的对角线顶部处(图1A)。 在背侧,下腔静脉深深地位于腔静脉沟中,该沟由尾叶、右侧后部分和连接腔静脉左右边缘的腔静脉韧带构成,覆盖着下腔静脉。这些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隧道状结构,可容纳下腔静脉的肝部分。当切开下腔静脉的背壁,包括腔静脉韧带在内,可以看到4个大口,分别接收下腔静脉肝支、肝右中静脉、右侧肝静脉、中肝静脉的共同干以及左侧肝静脉,以及接收尾叶附加肝静脉的非常小的口(图1B)。 偶尔也会发现肝右下静脉和右中肝静脉的口。

尾叶门静脉分支

尾叶具有自己特定的门静脉分支,主要来自门静脉左支与右支,偶尔也来自门静脉主干。 Spiegel叶基本上接收来自左门静脉的1或2条相当大的门静脉分支,而腔静脉旁部则由分别来自左门静脉、门静脉、门静脉汇合点和右门静脉的门静脉分支供应。尾状突通常接收1条来自右门静脉的小型独立门静脉分支,或来自腔静脉旁部的二级门静脉分支。前一种类型和后一种类型分别在54个肝脏中的24个和30个中观察到(图2)。

Image
图2

尾状突门静脉分支的两种类型。A,尾突的独立门静脉分支。B,尾叶腔静脉旁部门静脉分支的一支。PV,门静脉;IVC,下腔静脉;CP,尾突;CPHV,尾状突肝静脉;S7PV,第7段门静脉分支;PrCV,尾叶真正肝静脉;下腔静脉韧带。1和1,尾突门静脉分支;2和3,腔静脉旁部门静脉分支;4,Spiegel叶门静脉分支。

Spiegel叶、腔静脉旁部和尾状突的门静脉分支形成了它们自己的门静脉分段,前两个门静脉亚分段明显由尾叶真正肝静脉所在的间段平面分隔。然而,尽管进行了细微的解剖,但尾叶腔静脉旁部与右肝之间的确切界限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清晰可见,并且很少有标志指示腔静脉旁部的边界。与此同时,尾状突的门静脉分段与右肝实质之间有清晰的分界。肝脏的右侧后部分和尾状突之间存在明确的边界,沿着这一边界,-尾状突肝静脉动(图1C、D)。

尾叶肝静脉

本研究检查的尾叶基本上具有4种类型的肝静脉,即尾叶真正肝静脉(PrCV)、尾叶附加肝静脉(AcHV,即短肝静脉)、中肝静脉或右肝静脉的小支流,以及尾状突肝静脉(CPHV)(图3)。

Image
图3

尾叶的肝静脉系统。这包括多个肝静脉,真正肝静脉,附加肝静脉(即,短肝静脉),尾突肝静脉,有时也包括右肝静脉和中肝静脉的支流。IVC,下腔静脉;RHV,右肝静脉;MHV,中肝静脉;LHV,左肝静脉;CPHV,尾突肝静脉;MRHV,右中肝静脉;SRHV,上右肝静脉;PrCV,尾叶真正肝静脉;AcHV,尾叶附加肝静脉;*右肝静脉的支流;**中肝静脉的支流。

PrCV是一条明显宽大且恒定的肝静脉。它位于Spiegel叶和腔静脉旁部之间的间段平面上,将两个亚分段的血液引流,直接在下腔静脉的左前外侧表面中部终止。PrCV的流入口极为宽大,也从腔静脉旁部各个方向接收多个小支流。

尾叶附加肝静脉(AcHV)分布在下腔静脉的前表面各个区域。它们大多细如丝线,即使最大的也仅有约2毫米直径,并且这些血管的数量在每种情况下都是可变的。尾叶附加肝静脉主要引流来自尾叶腔静脉旁部的血液。

在精细解剖中,偶尔可以识别到来自中肝静脉或右肝静脉的小支流。它们从尾叶腔静脉旁部前部的肝实质流入中肝静脉或右肝静脉的干道。

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尾状突肝静脉(CPHV),它的终止点位于下腔静脉的右侧前下部最尾端。通过在肝门后方的尾突腔静脉旁部和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中使用夹子,从肝门的尾部开始,尾状突肝静脉从尾状突与右肝之间的边界进入下腔静脉,这一现象毫无例外地出现(图1A)。在按照尾状突肝静脉进行肝实质解剖时,肝实质沿着该静脉的走向容易分离,该静脉沿着受尾状突门静脉分支和右肝门静脉分支供应的区域之间的边界运行(图1C)。

观察到了尾突肝静脉(CPHV)的四种走行模式(图4)。第一种模式观察到了54例中的30例(55.6%),其中存在单一的CPHV。第二种模式观察到了54例中的15例(27.8%),显示出单一的CPHV伴随着位于该静脉附近的中右肝静脉(IRHV)。第三种模式观察到了54例中的7例(13.0%),是IRHV的一个支流,进入了IRHV的主干。第四种模式只观察到了54例中的2例(3.7%),是右肝静脉(RHV)的一个支流。它位于尾突和右肝后上段之间的内侧边界,进入了右肝静脉的外周部分。这些CPHV分别引流了尾突和右肝后部分的血液。它们的根部直径在1到7毫米之间,平均为3.4 ± 0.4毫米。

Image
图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