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点】中国古代建筑史(图文详解版)

 晨钟声鸣万物欣 2024-04-03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

——梁思成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今天建筑史君选取了中国历史中一些重要的节点,让大家在轻松之余可以通俗的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史。

图片

旧石器时期

(原始社会)

约五十万年前

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

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

用来遮风挡雨和躲避野兽追击

图片
▲山顶洞人遗址

图片

新石器时期

(约公元前8000—前2000)

此期建筑基本可分南北两大系

南方潮湿地区从巢居

发展为架空的干栏

已发现的最早遗迹为7000年前的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的

兼用榫卯和绑扎的干栏式建筑

图片
▲后世的木匠工具

图片
▲南方巢居的干栏式建筑

图片
▲吊角楼也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

而北方的黄河中下游黄土地区的房屋

则由半地穴居式发展为

地上的木骨泥墙圆形房子和方形房子

如西安半坡遗址

随后才发展成

郑州大河村遗址的那种

两坡顶多间横排房子

图片

图片
▲西安半坡村遗址复原图

图片
▲郑州大河村遗址复原图

先秦时期

(公元前 2070—公元前 1600)

夏朝的城市遗址有距今4000多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发现的

我国最早的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图片
▲二里头遗址复原图

图片

图片

▲玉门关遗址和一些土楼也属于夯土建筑

商代城址主要有

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

其中已出现宫城、内城、外城的格局

宫殿区内的主殿是迄今所知

最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图片

▲商城遗址平面图

图片
▲商城遗址复原图

西周建筑技术上

最突出的成就是瓦的发明

出现了半瓦当

此外还出现了铺地方砖

和三合土墙体抹面

陕西岐山凤雏的西周早期遗址

是我国已知最早

型制型制最严整的四合院建筑

二进院落,中轴对称

前堂后室,大门前有影壁

图片

图片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平面图

图片
▲复原图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势促进了

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

此时期建筑规模宏大,组合多样

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

类型大多以都城、宫殿、祭祀和陵墓为主

图片

▲大坡式屋顶

图片

▲秦汉时期住宅

图片
▲高台建筑

到了汉末,佛教传入中国

开始出现了佛教建筑

祭祀建筑是汉代重要建筑类型

但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

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

最特出的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木构楼阁

图片
▲汉代祭祀建筑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2—公元589)

这会社会发展较为缓慢

建筑上也比不上两汉时期的规模

但是由于佛教传入后佛教建筑发展迅速

高层佛塔、石窟、佛像开始出现

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圆润成熟

图片
▲大同云冈石窟

此外,魏晋时期的建筑细节

有明显的“胡化”现象

其中诸多石柱类建筑都

流露出古希腊式的风格

图片
▲江苏南京南朝箫景墓石柱

图片
▲河南郑州始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

隋唐时期

(公元581—公元907)

隋代建造了长安和洛阳两座有

完整规划、规模宏伟的都城

并且运用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

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还吸收了南方先进的建筑技术

同时结合了北方粗犷元素

促进了建筑的发展

图片
▲东都洛阳遗址(始建于隋)

图片
▲赵州桥遗址(始建于隋)

图片
▲山东济南四门塔遗址(始建于隋)

唐朝吸取了隋朝建筑上的经验

在建设上较为谨慎

为控制建筑规模

订立了法规《营缮令》

规定建筑等级

体现出了尊卑贵贱

同时佛教建筑也愈加成熟

图片
▲(唐代)大明宫复原图

图片

▲南禅寺大殿(唐)

图片

图片

▲山西佛光寺东大殿(唐)

图片
▲西安大雁塔(始建于唐)

图片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始建于唐)

宋辽金时期

(公元960—公元1227)

宋代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块化

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

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图片
▲《清明上河图》中的木质桥

图片
▲河北隆兴寺(宋)

图片
▲河北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

元朝时期

元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放荡不羁

多用原木作梁,外观粗放

且多用白色琉璃瓦,颇具特色

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缓慢

所以建筑发展也比较缓慢

大多简单粗糙

图片
▲元大都布局复原图

图片
▲元代戏台遗址(山西

由于元朝统治者推崇藏传佛教

导致元代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图片
▲北京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

明清时期

(公元1368—1911)

明开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晚期

此时的建筑上承宋朝的营造法传统

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做法

建筑规模宏大,气象雄伟

明朝中期建筑开始风格严谨

晚明则趋向繁琐

图片
▲山西皇城相府内明代建筑

图片
▲互助县明代鼓楼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长城

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

城关都用石砖砌成

图片
▲明长城遗址

清代建筑大体沿袭明代传统建筑

但建筑方面更崇尚工巧华丽

善用琉璃瓦雕琢

图片
▲北京故宫

图片
▲颐和园佛香阁

图片

▲清朝中期一品武官任赞的府邸(北京)

图片图片▲常家大院 清代传统建筑风格(山西)

总体来看,明清建筑已经达到了

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峰

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

图片

▲1880年,清代建筑

图片▲云南省腾冲和顺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图片

▲徽派的清代建筑群

中国古建基础知识—藻井

图片


古建认知

星空般美丽的藻井



美丽的藻井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佑建筑物的安全。

    藻井又称“绮井”、“覆海”,之所以被称为“井”,是因为其结构纵横交错,层叠上升,如井的形状。字中之所以有“藻”字,有人认为因为藻是水中之物,与可以汲水的井合为名称,有防止火灾的用意。此外,藻在古文中还有修饰、美好之意, 用藻字也能体现出其装饰藻丽,视觉效果繁复华美的特点。

    藻井起到了提升建筑中心位置的作用,使空间看起来更高更大,突显建筑的重要性

01

藻井的尊贵象征

    藻井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只有在最尊贵的建筑中才能使用藻井,象征着封建社会等级尊卑。主要分布在皇家宫殿(故宫)、敕建敕封寺庙(华严寺)、陵寝碑亭。一般位于室内佛像、君主座位的上方,藻井上一般都有彩画、浮雕。唐代就有明确规定,非王公之居,不得施重拱藻井。

图片


▲故宫万春亭藻井

02

古人宇宙观的体现

 藻井的造型上圆下方,正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因此,藻井就有了象征的意味,就像西方教堂建筑中的穹窿顶代表上苍一样,中国建筑内的藻井也是就表天体的缩影。

 中国古人对自然和自然现象都怀着敬畏之心加以崇拜,所以古代先哲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同样,为了表现出对天的敬畏和崇拜,古人也对室内的” 给予了特别重视,中国古代建筑中出现了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建筑内部装饰藻井。

图片


▲大同华严寺普光明殿藻井


03

毫厘不差的装饰技术

藻井的工艺非常复杂,是工匠们不用钉子,利用榫卯、斗栱堆叠而成的。各种梁檩穿插结构形成藻井,被认为是中华木造建筑一项繁复的装饰技术。

藻井木工构件的制作要求在砍斫、墨线、开榫、钻孔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木纹的方向、开榫的位置和孔径大小都要求不能有毫厘误差。中国古建筑木构造通常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藻井普遍使用若干方形的小斗和若干弓形拱层纵横穿插装配的组合构建,藻井中的斗拱兼有装饰功能,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示,一般来说,越是隆重、高贵的建筑,其结构也就越是复杂、繁杂。

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木材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强度会下降,尤其240年以上的木材弹性模量会下降,藻井的最大桡度值往往发生在中部,古代工匠精密计算出梁檩构件重心所在,通过平身柱榫卯、转角柱榫卯等构件巧妙地分配了藻井构件重力,从而达到延长藻井寿命的目的。

图片


▲滕王阁圆拱形藻井

图片


▲五龙亭藻井

04

藻井的分类

    藻井按其方井结构和中心纹样可分为五类:

方井套叠藻井

    是北朝平棋图案的遗风,只得保留了方井套叠框架的结构,井内纹样却有多样变化。

图片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藻井

盘茎莲花藻井

    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特征为井内是一八瓣大莲花,莲花周围盘绕变形茎蔓忍冬纹,纹样倾向自然形态。井外有圆形连珠纹、忍冬纹、白珠纹三道边饰,长、大精美的三角纹垂幔。 隋代藻井作品没有程式,形象新颖,千边万化,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图片


▲米脂万佛洞藻井

飞天莲花藻井

    井心较宽大,大莲花周围画若干飞天绕莲花飞翔,此类藻井装饰已超越了窟室的空间,让人有一种举首高望空旷辽阔的感觉。 

图片


▲飞天莲花藻井

④双龙莲花藻井

    井心莲花两侧画作二龙戏珠状,藻井四周画十六飞天撒花奏乐,内外呼应,有强烈的动感。

图片


▲莫高窟三九二窟隋敦煌壁畫藻井

大莲花藻井

    井内只画一朵大莲花,或四角偶配一角花,井外边饰层次较多,简练清新。

图片


▲洛阳龙门石窟莲花洞藻井

·藻井·

浑然一体,宛如天成

从人间直通苍穹

从藻井中

一窥当时的故事

那里星汉灿烂

是中国古建最美的天宇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斗   栱


图片

 “斗栱”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殿堂、楼阁、亭廊、轩榭、牌楼等大式建筑上,是不可缺少的装饰构件,它是赋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构件,广泛传播于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各国,对亚洲地区的建筑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斗栱”是由若干个栱件,相互咬合,层层垒叠而成的组合构件,它是一种既具有悬挑作用,又具有装饰效果的支撑性传力构件。宋《营造法式》称为“铺作”,清《工程做法则例》称为“斗科”。


斗栱的作用

01

 屋檐斗栱可增加檐口宽度,在中国古建筑中,大多数斗栱是安置在屋面檐口的檐柱枋木上,由于斗栱是用层层栱件垒叠而成,这种由下而上的层层扩展,就可促使檐口向外伸出的宽度增加。一般无斗栱的上檐出=檐椽出+飞椽出;而有斗栱的上檐出=檐椽出+飞椽出+斗栱出跳。由此可知,带斗栱建筑的“上檐出”要较大。“上檐出”大就可使屋面滴水距离加长,从而使基础墙体的遮风挡雨范围加大,因而,对保护台明免受侵蚀的作用也有所加强。

图片

02

斗栱能均匀传布承接荷载:安装有斗栱建筑的屋面檐口荷载,是直接由檐口斗栱承接,承接后通过层层栱件的叠合,进行均匀分布传递,而不需通过屋架梁,这样使其受力和传递更加合理。

图片

03

斗栱造型可增添装饰效果;由于斗栱是由几种不同形式的栱件组合而成,它具有非常优美的特殊立体造型,把它装置在檐口的枋木或室内枋木上,可使得整座建筑显得生动活泼,富丽堂皇,大大增添了建筑的美观感。

图片

04

斗栱结构能增强抗震力度:在房屋构架中,横梁与立柱相交的节点,是承受横向剪力的薄弱点,在这些节点中,除刚性节点外,其抗震能力都比较差。而斗栱正好解决这一弱点,因为,它的构件都是横直交叉,严密咬合在一起,可以承受来自纵横两向的剪力,并能自身分解这些作用力的破坏性,因而可大大提高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靠近唐山的蓟县是受影响较大的地区,在该县境内的独乐寺大院内,一些低矮小型的无斗栱建筑,大部分都被震坏,而具有20多米高带有斗栱的观音阁和山门却安然无恙。

图片

斗栱的构件


    在深入了解斗栱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斗栱的构件名称

图片

斗栱构件



     

    栱件“斗”是借用在旧时量米容器之形状而命名。旧时度量谷物的一套容器,称为“石、斗、升、合(ge)”。合相当于“两”,升相当于“斤”,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图片



    栌枓,斗栱中最重要的构件,也是必须有的构件,位于一组斗拱的最底层,一般坐于柱头或普拍枋之上。

图片

栌枓



    交互枓,施之于华栱出跳之上。十字开口,四耳。如是偷心造或者施之于替木之下者,顺身开口,两耳。

图片

交互枓



    散枓,施之于两头。横开口,两耳。

图片

散枓



    齐心枓,施之于心之上。顺身开口,两耳,或十字开口,四耳。如施之于转角由昂及内外转角出跳之上,则不用耳,谓之“平盘枓”。可见,“平盘枓”是属于“齐心枓”的一种。

图片

齐心枓



     

    因其形状像弓箭的弓,故名。《营造法式》载,造栱之制有五:一曰华。二曰泥道。三曰瓜子。四曰令。五曰慢

图片



    泥道栱,位于栌上,与华拱相交的横拱,因拱眼壁常用土坯封闭,故称之为泥道栱。

图片

泥道栱



    华栱,是斗拱出跳的栱,第一跳在栌斗口内与泥道栱垂直相交。

图片

华栱



    瓜子栱,铺作出跳的第一跳至最外一跳之里跳头上的横栱。

图片

瓜子栱



    令,铺作出跳的最外一跳跳头上的横栱。

图片

令栱



    慢,施之与泥道与瓜子之上的横栱。

图片

慢栱



图片

宋式补间铺作



图片

斗栱3D图解



END

图片

古建认知

Knowledge

Ancient architecture







  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以收遮阳、挡雨、保暖与防风之效。中国建筑屋顶形式多样,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歇山顶、庑殿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盔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形式。古代匠人除了对屋顶的整体形象进行塑造外,还对屋顶上的各部分进行了装饰加工。


图片



图片

01


正吻



屋顶上坡形的屋面相交而成为屋脊,几条屋脊相交而汇成为一个节点。在诸条屋脊中,凡前后两屋面相交而成的屋脊因为与房屋的正面平行因此称“正脊”,在正脊左右两端与其他屋脊相交汇而成的节点称“正吻”。




图片

正吻







02


雏形




  正吻,最初建筑屋顶上的正吻是什么样子,因为没有建筑遗存下来,所以不得而知。从汉代陶楼和战国时期的铜鉴上可以间接地看到当时建筑屋顶上的正吻。陶楼的正吻已经把节点放大了,但只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还看不出有什么含意。铜鉴上房顶的正吻已经加工成为一只张开翅膀的鸟类,在汉代的画像石的房屋顶上,也看到展翅的凤鸟停在屋脊上,这种现象使我们想到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群中比较广泛地存在着对鸟类的崇拜,也就是鸟类成了当时百姓心目中的图腾形象,所以把这类被敬仰的凤鸟放在房屋最高处的屋脊上,自然也能起到敬仰的作用。




图片



图片

汉代画像石







03


缘起






 中国木结构的房屋由于材质的限制,存在着怕火、怕潮湿与病虫害的缺点,尤其是怕火,体量较大的宫殿,寺庙很容易受到天上雷击而导致火灾,历史上许多宫殿,庙堂都是为被雷击而烧毁的。当时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认识雷击的现象,因而也没有提出防止雷击的有效方法。西汉太初元年(104),柏梁台宫殿被火烧毁,据《汉纪》载:“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qiú),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压火祥。”

“鱼虬”为何物,古时称虬为无角之龙,龙很早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了,尽管龙的起源众说纷纭,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龙并非自然界的一种禽兽,而是古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神兽,早时居于水下龙宫,能够呼风唤雨,具有无比的神力。“尾似鸱”,鸱为传说中的一种怪鸟。总之这里所说的尾似鸱的鱼虬可以理解为一种包含有部分鱼形的神龙。







04


演变



 如今我们能见到的早期建筑已经是唐代的了。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屋顶上正脊两头的正吻虽疑为后代重制,但仍保持了唐代的形制。它的形象为一只龙头,张嘴吞衔着正脊,龙头之上方为向内翻卷的龙尾,沿着龙尾的外缘有一圈鱼鳍。




图片

由于唐代留存至今的实物太少,我们只能从以后宋辽时期的建筑上继续去寻找正吻的形象。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建于辽统和二年(984),这两座殿、门顶上的正吻都形象相似,都是龙头张嘴吞脊,龙尾向内翻卷,外缘有鱼鳍,整体形状较方整,与佛光寺大殿正吻不同的是正吻的表面多了些鱼鳞。




图片



图片

薄伽教藏殿内壁藏也是同时期建造的,壁藏屋顶的正吻也属这类造型,只是正吻整体拉长而成瘦长形,吻身满布鱼鳞,而且向内翻搓的尾部变为鱼形了。




图片

我们从上述自唐代至宋、辽、金时期为数不多的实例中可以看到,这些屋顶上的正吻应该是当时流行的形象,龙的头,吻身包含鱼鳍、鱼鳞和鱼尾等鱼的部分形象,这就是古代工匠所创造的“尾似鸱”的鱼虬,因此也把这样的正吻称为“鸱尾”,因为它张着嘴吻衔着屋脊,所以也称“鸱吻”,它们被置放在房屋的最高处,起着“激浪即降雨……以压火祥”的作用。




图片

元、明、清时期留存至今的建筑很多,使我们可以见到许许多多正吻的形象,综观这时期的正吻,虽然整体造型仍由龙头与龙尾上下结合,吻身仍有鱼鳞纹,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在上面的吻尾向内卷后至顶端又向外翻卷。这种正吻发展至清代,已经很成熟,北京紫禁城诸座大殿上的正吻应该是这时期的正统样式。以紫禁城最重要的太和殿为例,它的正吻外形略呈方形,依然是龙头在下,张着大嘴衔着正脊,龙尾在上,向外翻卷,吻身上有鱼鳞纹。值得注意的是,吻身上除鱼鳞之外还多了一条完整的小龙,和一条龙腿的装饰,这说明这时期的正吻,龙的形象加多了,龙与早期的鱼虬相比,其神功威力当然要大得多,所以被称为龙吻。但它的形象并不是一只完整的龙体,因此在以龙象征皇帝的紫禁城,它与散布在石台基、梁枋、天花中的龙装饰相比,只能称为“龙子”,并有了“螭吻”的名称,还由于它身居屋顶,便于四方瞭望,又张嘴吞脊,所以还被赋予“好望、好吞”的特性。




图片

由于宫殿屋顶都采用琉璃瓦件,所以正吻都由琉璃瓦件拼装而成,为了加强它的整体性,都有竖向和横向的铁杆从上下、左右穿连,于是又有了套住竖向铁杆的剑把和横向铁杆的背兽。




图片

在太和殿屋顶上的正吻,由十余块琉璃构件拼装而成,它高居屋顶,负有消免火灾之责,但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之后,第二年即被火灾烧毁,之后在明清两代又多次被火吞没,可见,这龙吻只能起到象征的作用。




图片



图片






一、 构架制(图二)
即“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榑,直至最上为脊榑,故可有五榑,七榑至十一榑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每两榑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四柱间之位置称“间”。
图片

                 图二  木制构架

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3、5、7、9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11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Curtain Wall),非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所异者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谚语“墙倒屋不塌”也正是这种构架制的真实写照。
二、 古建筑的“三分”(图三)

是指建筑在立面上划分成三个部分,即屋顶、屋身、台基(或称阶基)。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图片

图三  建筑之三分

三、屋顶的制式(图四——图二十)
在中国古代,屋顶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肩负了很多等级礼制的使命。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各有其使用的规则。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图片

图四 屋顶

图片

图五 一个庑殿重檐顶,四个四角攒尖重檐顶   

图片

 图六  歇山重檐呈曲尺形平面,卷棚歇山抱厦

图片

图七  五个四角攒尖顶       

图片 图八  正脊为三段歇山,屋顶五重,三层歇山
图片

图九   八角攒尖重檐顶        

图片

                                   图十   藏式平顶、歇山顶

图片

  图十一   两个歇山屋顶呈“工”字形布列     

图片

 图十二   三个歇山顶从前至后抬高,前后两个重檐

图片

图十三   两个歇山屋顶呈“工”字形,布列,庑殿形檐顶   

图片

 图十四   四个歇山顶屋脊相交、重檐

图片

图十五   重檐歇山顶        

图片
                  图十六   重檐盝顶
图片

图十七   重檐歇山,屋脊呈丁字形相接    

图片

     图十八   藏式平顶,歇山顶

图片

图十九   三个歇山卷棚顶相连,形成“勾连搭”形式  

图片

图二十  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呈现万字形

四、屋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图二十八)
屋顶两坡面相交隆起之处,一般用瓦条和砖垒砌而成。最初是一种防漏措施,后演变成优美的曲线轮廓和活泼的屋顶装饰。屋脊的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正脊、垂脊、戗脊、博脊。
1、正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
图片

图二十一    屋脊

2、垂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在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建筑上自正脊两端沿着前后坡向下,在攒尖顶中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
图片

图二十二  屋脊

3、戗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在有不同方向的承梁板的屋顶中,其两个斜屋面交接处所形成的外角。又称岔脊,是中国古代歇山顶建筑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重檐屋顶的下层檐(如重檐庑殿顶和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的檐角屋脊也是戗脊,称重檐戗脊。对庑殿顶自正脊两端之房檐的屋脊,一说也称为戗脊,但另一说为垂脊。戗脊上安放戗兽,以戗兽为界分为兽前和兽后两段,兽前部分安放蹲兽,数量根据等级大小各有不同。
4、博脊(图二十一):位于山花下的屋脊。
五、屋顶装饰(图二十三——图三十三 )
1、吻兽(图二十三):包括有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套兽。常见的正吻和仙人走兽。
图片

 图二十三  鸱尾 

鸱尾:即螭吻、祠尾、蚩吻、龙吻、正吻、,龙的九子之一,平生好吞,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也就是殿脊上的兽头之形。在古建筑中,“五脊(庑殿)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
图片

                   图二十四  山花

2、山花(图二十四):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3、悬鱼(图二十五、图二十八):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大多用木板雕刻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成为“悬鱼”。“悬鱼”一词初是官吏廉洁的代名词,后在发展过程中,渐渐抽象简单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图片

图二十五  悬鱼 

图片

图二十六  蹲兽与傧伽

4、蹲兽(图二十六、图二十八):又称走兽,垂脊兽,戗脊兽等,是宫殿建筑庑殿顶的垂脊上、歇山顶的戗脊上前端的瓦质或琉璃的小兽。瓦兽的数量和宫殿的等级相关,最高为11个,每一个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
5、傧伽(图二十 六 ):在蹲兽前的仙人。
6、塔刹、宝瓶(图二十七、图二十八):位于屋顶正脊中间。剎、塔剎是塔顶端的饰件,有圆有尖,一般分剎顶、剎身、剎座三部分。
图片

图二十七       宝瓶

图片

图二十八    屋顶装饰

7、瓦作(图二十九、图三十):也叫瓦件,施于屋顶,用于遮挡雨雪的建筑材料。中国最早的瓦作出现在西周时期,均为陶瓦。琉璃瓦最早则出现在北魏时期。瓦作包括板瓦、筒瓦、勾头瓦、滴水瓦、帽钉。
图片

图二十九   瓦作 

图片

图三十   瓦作

(1)筒瓦(图三十一):用于大型庙宇、宫殿的窄瓦片,制作时筒装,成坯为半圆状,经烧制成瓦。一般以粘土为材料。
图片

图三十一  筒瓦

(2)板瓦(图三十二):覆盖屋顶用的一种大瓦,瓦面较宽,弯曲度较小。板瓦两侧称为瓦翅,瓦翅向上铺在屋顶为仰板瓦,其上可覆筒瓦,构成筒瓦屋顶,也可覆瓦翅向下的板瓦,构成仰合瓦屋顶。
图片

           图三十二  板瓦            

(3)瓦当(图三十三):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圆型挡片瓦,是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图片

图三十三 瓦当

(4)滴水(图二十九、图三十):板瓦每一列形成一条排水沟为“一陇”,每陇最下一块带有如意头状者叫做“滴水”。  
六、斗拱(图三十五——图三十九)

斗拱在宋代被称为铺作,它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结构构件,因其重要的作用,故而成为我国建筑学会的会徽。斗拱位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图二十八),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图三十六),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斗拱在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图片

 图三十五  斗拱主要构件名称

一是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是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檩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后来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成为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图三十七、图三十八)。
图片

图三十六   斗拱主要构件名称 

三是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是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抗震作用。
图片

图三十七  华拱四跳

斗拱的分类:头拱的分类很多,形制复杂。
按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还可分为柱头斗拱(宋称柱斗辅作)、柱间斗拱(宋称补间辅作)、转角斗拱(宋称角铺作)。其中,尤以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图三十九)。
图片

图三十八  华拱两跳

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的斗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到清代斗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因此,根据“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的特点,“每可籍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
图片

图三十九    转角辅作、補间铺作、柱头铺作

图释中国古建结构常识(下)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作为普通受众,在赞叹古建筑奇伟、感叹民族智慧之余,是否也应提高对古建筑艺术的鉴赏力呢?本文特遴选了一些在《中国建筑史》中经常出现的术语、名词编录如下,并配以图片,希望能借图达意,提高大家的人文知识。

七、构架
由柱、梁、枋、檩等构成的一种木制建筑结构,是木构架建筑物的承重部分,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属“大木作”。
 

1、柱

建筑中的垂直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比如屋檐的重量,是建筑的承重部分。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较小的柱,这些短柱不是置于地基之上,而是置于梁架之上,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把这重量透过梁架,传递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古代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为防水、防潮,在主柱与地基间,建有柱础,并在木柱的柱础之上,垫以石櫍。
图片

图四十  石质圆柱形檐柱

柱子分类方法很多:
或按截面形状分:方柱、圆柱、 八菱形柱、六菱形柱;
或按柱子的材质分:木柱、石柱、砖柱;
或按长细比分:长柱、短柱、中长柱。
或按外形分:直柱、梭柱;
也有按柱的功能、所处位置等分类的,不胜枚举,下面选列几种常被提及的柱子:
(1)檐柱(图四十、图四十一、图四十二):也称廊柱,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也叫外柱。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柱子有石质、木质之分,断面则有圆、方之分,通常为方形,且柱径较小。
图片

图四十一  石质方柱形檐柱   

图片

图四十二   木质圆柱形檐柱 

(2)角柱(图四十三):位于建筑角部、与柱的正交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架柱。简单地说在建筑物四角的柱子。需要注意的是角柱可以看做是从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结构的薄弱部位给予加强。所以角柱在计算、抗震构造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
图片

图四十三    柱阵图  

(3)金柱(图四十三):也称老檐柱,在檐柱以内,中线以外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进深(进深:由门口向屋里延伸的深度)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另外,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4)山柱(图四十三):在硬山或悬山式房屋建筑的山墙内,正中支撑屋顶的柱子。
(5)中柱(图四十三):也称脊柱,在建筑物纵向定位轴线的中线上支撑屋脊的柱子。
(6)瓜柱(图四十四):立于大梁上用来支承上面梁架的短柱,称为瓜柱,有的称为“童柱”。其高度大于其直径。
图片

图四十四    瓜柱、蜀柱

(7)蜀柱(图四十四、图四十五、图四十六):又称脊瓜柱、侏儒柱,在屋脊部位的三架梁上,用来支撑脊檩的短柱,也叫“脊瓜柱或脊童柱”。
(8)驼峰(图十五):宋式建筑名词,系用在两层梁之间的垫块,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半驼峰比较少见。在清式建筑中,驼峰则称之为“柁橔”,其高度小于直径,当高度大于直径时,则称为“瓜柱”。
图片

图四十五  构架 

图片

图四十六  构架

(8)柱础(图四十七):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古代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在柱脚下添了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柱下的基础,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图片

图四十七  柱础

(9)柱櫍(图四十八):或称柱珠,它是柱身与柱础的过渡部分,因为柱子多为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櫍”一般呈扁鼓形,材质有石、木两种。
图片

图四十八  柱櫍(木櫍)

(10)梭柱(图四十九):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
图片

 图四十九  梭柱   

(11)垂柱(图五十):上端功用与檐柱相同,用于垂花门或牌楼门的四角上,下部悬空,端头上常有莲花雕饰,故常称垂莲柱。
图片

图五十  垂柱 

(12)牛腿柱(图五十一)在古建筑中,牛腿和雀替是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构件。雀替是指位于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它既可以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建筑中混凝土加腋梁中的加腋部份。牛腿有的地方又叫“马腿”, 也是指从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它一般只起装饰的作用而不起传承力的作用。但在有些地方和有些资料中,牛腿和雀替两者是混称的。
图片

              图五十一  牛腿柱

 

2、梁架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迭装成,用以支撑屋顶檩条。梁也叫做“柁”,宋则称之为“栿” ,是古建筑的主要木作构件,多指按开间(开间:柱间的距离)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是房屋中承受重量的水平大木。截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在宋式建筑中,显露在外,一眼能看见的梁,称为明栿,被天花板遮蔽,无法看见的梁,称为草栿。从外观上来说,梁分为直梁和月梁;而梁头的形状在宋元时期常用蚂蚱形状,在清代则多用卷云或挑尖形。根据梁的长度及位置不同,梁也有很多称谓,比如乳、平梁、牵等等。常提及的术语有:
(1)月梁(图五十二、图五十三):在南方地区,人们常把明栿(即“直梁”)稍加弯曲,加工成月芽形,故称之为月梁。
图片

图五十二  月梁

图片

图五十三   月梁

(2)九架梁、七架梁、五架梁(宋称“四椽栿”)、三架梁(宋称“平梁”)(图五十四):在清式建筑中,梁的称谓多由每榀梁架所承托的檩数来决定的,例如上承九檩者为九架梁,依次还有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这种梁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图片

图五十四 构架

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脊瓜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斗拱时,通过斗拱传到柱上)。这种木结构建筑形式,在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常见,室内少柱甚至无柱,空间大,所以更为皇家建筑所选,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因为是在立柱上架梁,且梁上又抬梁,这种梁架被称为“抬梁式”屋架,或“叠梁式”屋架(图五十五)。
图片

图五十五  抬梁式 屋架 与穿斗式屋架的比较

 (3)单步梁(挑尖梁、抱头梁)、双步梁(图五十六):清式建筑木构架中,梁的长度是以步架来计算的,即以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作为一个'步架',也简称步;在宋《营造法式》中则称之为“架”,或“椽架”。九架梁长为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以此类推。单步梁长仅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一端置于檐柱之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
图片

图五十六  单步梁、双步梁

在大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由5间多至11间,进深则可多至11桁)中也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5架为限)中则称抱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双步梁两端下置柱,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上承单步梁。在硬山建筑里,贴山墙的梁架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往往用山柱,山柱从地面一直通到屋脊且支持脊檩,把梁架从中分为两段,使五架梁成为两根双步梁,三架梁变成两根单步梁。
 (4)角梁(图五十七、图五十八):角梁指庑殿顶、歇山顶或攒尖顶屋檐转角处沿分角线布置的、随椽子向外伸挑的梁,由上下叠合在一起的两根木构件组成,后尾交于金檩(桁)相交处,或插入角金柱中,中间搭在相交的檐檩或正心桁、挑檐桁上。老角梁,宋称大角梁,随檐椽挑出;仔角梁,宋称子角梁,随飞椽挑出。
图片

图五十七  角梁

图片

图五十八  角梁      

图片

图五十九  额枋(阑额)、普拍枋 

 

3、枋

较小于梁的辅材,也是主要的木作构件,截面为矩形,是方柱形的横木。枋的位置不同,称谓也不同。常提及的有:
(1)额枋(图五十九):位于檐柱之上,是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时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它有时为两根并用,上面的一根叫“大额枋”(清代称谓),下面的一根叫“小额枋”(清代的称谓,宋称为“由额”),两者之间使用垫板(宋称“由额垫板”)。在内柱中使用的额枋又被称作“内额”,位于柱脚处的则叫做“地栿”。
图片

图五十九  额枋(阑额)、普拍枋 

(2)金枋(图五十四):沿屋面坡度逐层安排的枋子都叫做“金枋”。按金枋所处的地位差别,又有“上金枋”、“中金枋”、“下金枋”之别,比如位于在五架梁上的金枋称为“上金枋”。
(3)脊枋(图六十四):位于脊瓜柱上,脊檩(桁)下面的枋子。
(4)老檐枋(图六十四):置于金柱之上的枋木。
(5)柱头枋(图六十、图六十一):在清制中则称“正心枋”,它处在斗栱中心位置,檐桁(檩)下面的枋木。因为斗栱的主要作用是承担悬挑檐口的屋顶荷重,该荷重由檐桁(檩)传递到枋木,再由枋木落实到斗栱上,正心枋就是将荷重传递到中心栱件上的枋木。
图片

图六十  柱头枋、罗汉枋等 

(6)罗汉枋(图六十、图六十一):在清制中称“拽枋”,处在正心枋前后,在内外跳慢拱上者,其上没有桁(檩)的枋木,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的作用。“外拽枋”指处在斗栱中心外挑部分的枋木;“里拽枋”是指处在斗栱中心内挑部分的枋木。
图片

图六十一  柱头枋、罗汉枋、撩檐枋 

(7)撩檐枋(图六十一):在清制中称“挑檐枋”,处在令栱之上,挑檐桁下面的枋木。一般在斗栱的最外端位置,是屋顶最边沿的承托构件,是斗拱附属构件。
(8)随梁枋(图五十四):在檐口梁前面,按进深连贯两柱头间的横木,位置功能与额枋相同,在大木小式建筑里,常见梁而没有随梁枋。顺着梁安装的那块雕花木枋,就叫随梁枋。起稳固梁的作用,是个联系构件。
(9)普拍枋(图三十九、图五十九):位于阑额之上,用来承托斗拱的木结构。始见于唐代,“然至北宋末,尚有省而不用者”。后世在阑额与普拍枋的尺寸上又不断的演变,“其用普拍枋者,则早者扁而宽,……与阑额在断面上作'T’字形,其后渐加厚……普拍枋阑额所出无几。至明清则普拍枋竟狭于阑额矣”。普拍枋在南方称为“平板枋”,北方人误听成“普拍枋”,故致。
(10)雀替(图六十二、图六十三):又叫“角替”,在宋代叫做“绰幕枋”,置于坊下与柱交代处,加固梁坊与柱的衔接,分担柱头承重压力,借以减少梁枋的跨距。并起加固构架和装饰的作用。至清朝,雀替渐渐变化为柱梁间的装饰。雀替有很多类:比如大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花芽子、龙门雀替等等。
图片

图六十二    大雀替 

图片

图六十三   骑马雀替

图片

图六十四    构架详图

1.檐柱 2.老檐柱 3.金柱 4.大额枋 5.小额枋 6.由额垫板 7.挑尖随梁 8.挑尖梁 9.平板枋 10.上檐额枋 11.博脊枋 12.走马板 13.正心桁14.挑檐桁 15.七步梁 16.随梁枋 17.五架梁 18.三架梁 19.童柱 20.双步梁 21.单步梁 22.雷公柱 23.脊角 24.扶脊木 25.脊桁 26.脊垫板27.脊枋 28.上金桁 29.中金桁 30.下金桁 31.金桁 32.隔架科 33.檐椽 34.飞檐椽 35.溜金斗栱 36.井口天花

图片

图六十五   宋代构架详图

 1.脊榑 2.叉手 3.顺脊串 4.平梁 5.上平榑 6.托脚 7.颵峰 8.四椽伏 9.中平榑 10.六椽伏 11.八椽伏 12.十椽伏 13.下平榑 14.牛脊榑15.月梁(六椽伏) 16.顺伏串 17.屋内额 18.由额 19.压槽方 20.飞子 21.檐椽 22.撩澹方 23.遮椽板 24.平棋方(祘程方) 25.乳伏(月梁)29.柱头铺作 27.补间铺作 28.拱眼壁 29.阑额 30.剳牵 31.平暗 32.照壁板 33.门额 34.副阶檐柱 35殿身檐柱 36.地伏 37.殿身内柱38.合? 39.承椽方 40.燕颔板

 

4、檩、桁

也称“桁条”、“檩条”、“檩子” ,在宋式建筑中称“榑”。
图片

图六十六  檩、椽

檩是与梁架正交,两端搭于梁柱上且沿建筑面阔方向的水平构件,一般均为圆形截面,属古建筑中小式建筑的大木构件。其作用是直接固定、承托屋面椽子,并将其荷重传递给粱柱。宋《营造法式》称为“榑”。清《工程做法则例》在带斗拱建筑中称为“桁”,在无斗拱建筑中称为“檩”。檩条根据建筑物承重大小,有用一根的,有用两根并用的、三根并用的。两根并用的,下面的一根叫檩枋,如脊枋(图六十七)。
图片

图六十七    构架

三根并用的,处于中间的多为方条,称为垫板,如脊垫板(图六十七)。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如:
(1)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宋称“下平榑”(图五十四);
(2)在金柱之上的统称“金檩,宋称为“上平榑、中平榑”,金檩有上中下之分(图六十七);
(3)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也称脊椼,宋称脊榑(图六十七);
(4)挑檐桁,宋称“牛脊樽”,(图六十四)等等…………
(5)此外还有檩垫板,它是清式建筑中,填补檩木与枋木之间空隙的木板,起装饰作用。檩垫板依其位置可分为檐垫板、金垫板、脊垫板等(图六十七)。
 

5、椽

也叫椽子、椽条。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屋顶都有挑出的屋檐,目的是保护檐口下的木构架及夯土墙少受雨淋。屋檐的主要构件就是椽子,它密集地排列于檩上,并与檩成正交,是支撑屋顶盖材料的圆形木条,其功能是承受屋顶的望板和瓦等材料。
图片

图六十八  椽条

 它按屋面坡度铺砌,所以和地面形成角度,而不是水平的。椽条位置不同,称谓不同,主要有:
(1)檐椽(图六十九):架在下金桁与檐桁(正心桁)间的这段椽子,是木构架中最外侧一步架上的椽子。
图片

图六十九   椽条构架

(2)飞檐椽(图六十九):在大式建筑或较大建筑物中,为增加挑出的深度并使瓦沟水流远,在圆形断面的檐椽末端,并附着于檐椽之上,还要加钉方形断面的椽子,从而加长了屋檐挑出的深度,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叫“飞椽”。
 

6、叉手(图四十四、图四十五)

叉手:支撑在蜀柱两侧的木构件。北魏石室中用;唐、宋、辽、金、元建筑中仍用;明代偶有应用,但断面尺寸很小;清代几乎不用叉手。

附:欧洲建筑史

整个欧洲,不管我们聊什么都可以说:先有希腊文明起其先,后有罗马文明承其后。整个欧洲都是建立在希腊、罗马文明之上。

图片

欧洲建筑按照年代来划分第一个就是希腊式建筑。


希腊式建筑

图片

图片

希腊式的建筑非常容易辨识,三角形的门楣,下面一根根的希腊柱。就像古希腊先贤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图片

支点有了(三角门楣),棍子有了(希腊柱)。

这就是希腊式建筑

图片

图片


罗马式建筑

图片

图片

小贴士:罗马人对建筑工程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一种被称为“黏浆”(Caementum)的万用材料,这是一种用火山灰岩、石灰和水拌成的石浆,再加上碎石或碎砖,用之于建筑业,非常坚固,又增添色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足以支撑大跨度建筑的混凝土。罗马人发明了混凝土,从此大拱门、大圆顶、大拱顶就都能独立,而无需像古希腊建筑那样靠许多柱子来支撑了,从而成为世界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古罗马诗人霍雷斯说过,我们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可是文化上却被希腊所征服。所以罗马人的的建筑也就是在希腊建筑基础上加上拱。

我们看看如果在希腊建筑后面加个包子(拱)就变成了这样

图片

如果在上面加个包子(拱)就是这样的

图片

也有单独放个包子(拱)的

图片

还有把包子(拱门)放盘子里的

图片

于是因为各种拱,造就了罗马式的建筑。

图片
图片


拜占庭式建筑

图片

图片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分成东、西罗马帝国。而东罗马帝国随着东进,与东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形成了与罗马式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建筑。

如何辨认拜占庭风格,主要是看它的顶。和罗马式一样,在建筑上加一个大圆顶,但风格又有所不同。罗马式直接加个半圆,而拜占庭式则是在半圆的底部略微内收,就像是一个洋葱头。

像这个--洋葱顶

图片

还有这个--洋葱顶

图片

更东边的俄罗斯人喜欢吃洋葱,他们觉得一个洋葱不够,所以就放了好多个。

图片

小贴士:因为帝国的分裂而导致两个宗教产生最后影响各自建筑形式的发展。所以在欧洲罗马式建筑与拜占庭建筑可谓泾渭分明。我们把欧洲切一半,罗马式的在西边(像法国、意大利),而跑到东边就都变成了拜占庭式建筑(像捷克、波黑)。

图片


哥特式建筑

图片

图片

罗马帝国覆灭了,基督教却在欧洲生根发芽,到了中世纪天主教成为了西欧的唯一宗教。神权时代来临。

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天主教在西欧一家独大之后,所谓的神权大于皇权。出现了赎罪券、十一税等为天主教搜刮了大量的财富。

图片
图片

原来希腊式、罗马式风格通通不要。什么三明治、包子、洋葱,都站一边。天主教的风格就是----

图片

为什么要高?天主教徒相信人生最后要面临的四件事:一、死亡。二、审判。三、天堂。四、地狱。(这是所谓的万民四未)。

好,第一件事,死亡。人死后要葬在墓地,欧洲人的墓地就是教堂。

死了之后由神灵对你审判。要是身前是个坏蛋,直接下地狱。要是个好人,恭喜你,你就可以与耶稣、玛利亚、天使和圣人相聚。他们组成天上的教会,在那里看到天主,与至圣圣三生活于爱的共融内,并为我们转祷。(圣经原话,不是赵导瞎编的)

那么,问题来了。下地狱的话还容易点,棺材原本就是埋在地下的,带个锹,往下挖挖就到了。可是好人要咋办?他们可是要与耶稣、玛利亚、天使和圣人相聚的。

在哪聚?

天堂。

天堂在哪里?

天上。

于是当时的人们就想把教堂建高,造的高,才能越加的接近上帝。原来希腊、罗马、拜占庭式哪些大圆顶通通不能要。因为顶重,就要用又厚又重的石墙去支撑,从而导致建筑高不起来。改用尖塔,为了让建筑更高,还发明了飞扶壁。

飞扶壁(英语:Flying buttresses)是一种起支撑作用的建筑结构部件,凌空跨越下层附属空间(如走道、小祈祷室等)连接到顶部高墙上肋架券的起脚部位,用于平衡肋架拱顶对墙面的侧向推力。由于飞扶壁通常以半个拱券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飞券。

图片

既然是宗教建筑,哪当然会与上帝息息相关。上帝说了啥?

图片
图片

哥特式建筑上的玻璃百花窗其功用主要有三:

1、减轻建筑的整体重量,使得可以建的更高。

2、透光。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玻璃着色主要以蓝、红色。蓝色代表天堂,红色代表基督之血)

3、教化百姓。

小贴士:古时欧洲和我们中国一样,读书识字只是贵族们的权利。老百姓不识字怎么办,好在每个星期都要去教堂。于是就用彩色玻璃在花窗上拼出一幅幅的圣经故事。教徒可以根据图案来理解圣经。

图片


文艺复兴式建筑

图片

图片

文艺复兴。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复兴文艺,复兴什么时候的文艺?罗马、希腊时期的文化,艺术。

文艺复兴这四个字从背景、起因、发展等又是一个专题,赵导以后有机会和朋友聊。今天我们只讲建筑。

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特点很简单----左右对称。

从中间一分为二。左边一根柱,右边一根柱。左边一扇窗,右边一扇窗。左边一扇门,右边一扇门。

图片

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像一本书

图片

图片


巴洛克式风格

图片

请朋友们注意,这次的小标题上赵导没有用建筑二字。巴洛克式是个统称,更应该把它叫做风格。风格之下有巴洛克式的建筑、巴洛克式的家具、巴洛克式的服装等等。

巴洛克式风格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为意大利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也权势。于是意大利人原本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从而形成了巴洛克

关于如何辨认巴洛克式风格,赵导给朋友们四个字----无金不巴,没有金色就没有巴洛克。如果你看到一样东西(建筑、家具、服装等等),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是金光闪闪,Bling Bling的。巴洛克就是他了。

巴黎歌剧院

图片

凡尔赛宫

图片

再来一个超级巴洛克晃瞎你。。。图片
图片


关于洛可可

洛可可式是巴洛克末期风格的代表。洛可可风格其实更应该算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我们可以把洛可可看做巴洛克2.0版本。更加的奢华、更加的金碧辉煌。

所以我们就用一张图解决它

图片
图片

最后再说两句:

在欧洲除了上文所说的哪些皇帝、教皇、贵族们建的“高大上”建筑之外,还有平民式的建筑风格。下面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
德国山形墙

以前的老百姓可没有皇室贵族这么有钱,他们的房子多数都按照当地的气候地形所建。例如德国山形墙建筑,中间高,两头底。它外立面像我们汉字的山,顾得名----山形墙。

图片

哪为什么德国人要建这种山形墙的建筑,原因很简单,我们来看一下德国气候。

图片

德国的气候类型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很像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就是冬天冷夏天热。冬天一到德国入目所见,白雪皑皑。如果把房层建成平顶的话,以前也没有现在的建筑科技,雪越压越厚,直接就把房子压垮。于是德国人就发明了山形墙,便于雪的滑落。

小贴士:山形墙这种建筑风格并不是德国独有,世界上只要冬天下雪的地区都会出现这种风格,例如中国的东北、欧洲的瑞士等等。

☆°

地中海式建筑

图片

圣托里尼岛

在地中海沿岸,我们看不到像德国山形墙之类的建筑。其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终年无雪,所以古时候人们选择平顶式建筑,并在外墙漆以冷色调(多以白色、蓝色为主)。用来反射阳光,降低室内温度。

图片

图片

来源:轶游未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