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渎古镇——江苏东部游之四十一

 贵州游侠 2024-04-04 发布于贵州

江苏东部游

                                               贵州游侠

                                         四十一、木渎古镇

  

乘坐公交车只用了3元钱就来到了木渎古镇,吃饭后住宿。

28日一早,购半价票39元,来到了木渎古镇的严家花园.

  

第一厅为“怡宾厅”厅内的牌匾和两幅对联都是白色的,似乎进入了庄严的灵堂,迎面是一幅很大的画幅,不知道是什么画风或品种。

  

  

  

室内介绍:嘉庆年间,洞庭东山严徵祥在木渎经商,后由其子严国馨迁徙定居木渎西街,建严家支词。光绪年间严家经商致富,富甲一方,与郑、徐、蔡合称“四大富翁”。严氏发迹不忘桑梓,修桥补路,乐善好施,乡里有口皆碑。

其后人严家淦1975——1978年任台湾副总统。另有多人在各个领域颇有成就。

光绪28年(1902年)严国馨聘著名工匠姚承祖率良工精细重葺,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以乾隆玉兰树为春景区,一路朝北取冬,夏、秋季节及地形,配以不同的植物和建筑。突出各季之特色,历夏、秋、冬三个景区,再折回春景区,让人于方寸之间体悟天地之博大、岁月之幽深,游走斯园恰巧走过了人生四季,轮回往复,生生不息。

轿厅中有一乘雕刻精细、十分豪华的轿子。

  

一堵长墙上有许多在木渎拍摄的影视剧剧照。其中有《李卫当官》、《康熙王朝》、《欢喜因缘》、《包公盛世劫》、《关汉卿传奇》、《满意不满意》《早春二月》、《乔老爷上轿》等。

  

  

  

二堂为“尚贤堂”,为明代建筑,柱础石雕刻精美,独树一帜。上有楠木直柱,应该是主人会客的地方,挂有许多字画,还有两块圆形的天然石花。

  

  

  

  

  

一个花园的地面是用小块鹅卵石拼接而成的花卉图案。

  

假山曲径通幽,奇石林立,树木生长其中,狭窄水道贯穿。

  

  

  

  

一座厅堂中有很宽的木雕座椅,上面有七幅天然石画。

  

  

游走于各个季节的花园,有许多假山奇石、亭台楼阁、林木盆景、水池小桥。以我的水平根本分不清哪是春夏秋冬。

  

  

  

  

  

  

  

  

  

  

  

  

  

  

  

  

  

  

  

  

  

  

花园中有“海棠书屋”,有很大的玻璃窗。

  

  

一座门头上有精细的砖雕,还有“桂馥兰芬”大字,其上有砖雕坊木斗拱。

  

走出严家花园。不远处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名为“永福桥”,这座桥较新。

  

附近还有一座沧桑的单孔石拱桥,名为“永安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了“明月古寺”,这里的大殿正在塑造菩萨,先用木棍组成骨架,然后用黄泥敷上。大殿的门窗都是用细木条构成。屋顶为二层,上有泥塑图案和详兽。

  

  

  

  

  

  

  

  

  

  

殿内两侧有非常庞大而密集的佛像雕塑,正中有一尊胸饰“卍”字的慈眉善目的菩萨,其身后有许多小菩萨和飞天图案,顶上有“光寿无量”红底金色大字。

院子里路两旁各有一口古井。

  

河边有一座古老沧桑的石亭,亭中有一口古井,名为“怡泉亭”,该亭建于明崇祯二年,为全花岗石建构。明朝冯翼有诗曰“遗全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今日翼然谁肯构,怡泉亭畔说怡泉”。此亭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行来到了“虹饮山房”,这里是乾隆年间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主人是木渎文人徐士元。虹饮山房“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他园林,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必到木渎虹饮山房,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刘墉、纪晓岚、和珅等随臣也数次下榻于此,留下了一个个传奇而动人的故事。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清末小隐园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故居。

  

  

  

进门后的第一座大厅为“舞彩堂”,系乾隆皇帝当年接见地方官员的议事厅,亭堂上的横批“程子四箴”为刘墉所书,厅堂后半部分是乾隆看戏的地方。

  

  

这里曾经拍摄过《大屋下的丫鬟》、《地下航线》、《乔老爷上轿》、《桃李劫》等影视作品。

一座大厅中有龙椅,为虹饮山房的镇宅之宝,原为康熙皇帝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专用,后搬到了虹饮山房,供乾隆看戏时使用。采用千年紫檀木精制而成,上刻九条金龙,皆呈腾飞之势,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龙椅的背后有仕女骑马的画像。

  

  

修葺一新的古戏台称之为“春晖楼”,以孟郊诗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取名。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均到此听戏,被称为“御戏台”。戏台两厢都有二层看台。

  

房屋中悬挂有许多古代牌匾,这是“清代官家匾额展示”。

  

  

  

  

走到园林之中,亭、阁、廊、桥相互连接,水面平静,房屋与树木的倒影映入水中。假山迂回通幽。池塘水面漂着浮萍。

  

  

  

  

  

  

  

  

  

  

御宴厅在布置有菜肴和碗筷。墙上有某年某月某日某餐的膳食菜单。连某个菜品用什么餐具都详细标注。

  

  

  

一座厅堂是清代圣旨馆。介绍了清代圣旨的规格品级。还有许多清代圣旨的真品。

  

  

  

馆内有清代各位皇帝的画像和简介。

  

  

  

  

  

  

  

  

  

  

  

  

售票处有乾隆六下江南行程记事表。

走出虹饮山房,不远处有 “乾生元麻饼店”,据说乾隆皇帝一次微服私访下江南,宿于灵岩山下,每天总听到寺里和尚的念经声,有一天乾隆没有听到念经声,好奇地出去查看,原来是附近的麻饼刚出锅,香味飘到了庙里,和尚门闻到后,都走到门口去了。乾隆命人去买了些回来,品尝后果然好吃,遂赐名“乾生元”。意思是天下第一。

前行有中间为石梁,两侧有小石拱的三孔桥。走入古街,路面为石板横铺,下面就是排水沟。

一座大院叫做“古松园”,因园中有一棵500多年的明代罗汉松而得名,乃清末木渎富商蔡少渔旧宅,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砖雕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古松堂方橼上刻有八只琵琶,以喻“八音联欢”,凤凰楼为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后园小巧雅致,旖旎多姿。

  

  

  

  

  

  

  

一座精雕的木制二层楼四合院为“王立鹏美术馆”,由于本人没有美术细胞,就未进入参观。

沿曲折的廊道走到园林中,曲桥横跨水面,连接着假山、凉亭。树木有绿色、红色和黄色,高低错落。

  

  

  

一房间中有“中国刺绣皇后——沈寿纪念馆”,其从小就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光绪三十年其绣品作为慈禧皇后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写下“福”、“寿”二字分赠给余觉、沈雪芝夫妇,从此更名为为“沈寿”。

  

  



  

  

1911年 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了该国朝野。1914年沈寿担任南通女红传习所所长,1921年沈寿病逝于南通,终年48岁。

前行有冯桂芬故居,现在是吴中区“明德教育馆”

  

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家。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为善是从”的思想,继承了范仲淹、顾炎武、林则徐等先贤前哲的千古文脉。

堂屋中有冯桂芬的半身塑像。也悬挂着两幅石画。看来那个年代都喜欢这种天然的石画。

  

  

  

道光7年(1827年)冯桂芬中秀才,入学宫,道光12年(1832年),江苏巡抚林则徐对其大加赞赏,将其招至抚署读书,又将自己所撰北直水利书稿交给冯编校。同年江南乡试中举人,名列十六,是年其24岁。道光20年(1840年),冯桂芬第四次赴京会试,中一甲二名,俗称“榜眼”,是年,其32岁。后担任翰林院编修等职。

冯桂芳去世后,李鸿章亲自撰写了墓志铭。

故居中也有很大的园林建筑。

  

  

  

  

  

  

走到公交车站,乘车前往苏州市区,换车来到了平江路。

(游览日期:2023年11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