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学生在栖霞寺佛学院搞图书馆本职工作

 奎林说 2024-04-04 发布于江苏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采茶不是采野草那么简单,常常需要翻山越岭到深山高崖那里去,身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时正是春风吹拂的时候,山林里的树叶荆棘密密麻麻,令人行走艰难;等到采满箩筐,太阳已经西斜了。那是一条以前就知道的前往深山古寺的遥远小路,经常需要借住在山野村民的深山人家里。真想问问这个犹如王孙草一样令人挂念的茶,要经历多少的艰辛,才能盛开在茶碗里。

杏花春雨江南,微风栖霞烟岚。

最近几次去栖霞寺佛学院都碰上了雨。绵绵细细的春雨,淅淅沥沥,在带着寒气的微风中飘落,在栖霞寺佛学院古朴的楼宇间飞舞。院子里静悄悄的,十分安静安详,我透过窗子,看着晶莹的水珠一个个从对面法师所住泛黄屋子的飞檐翘角上滴落,低缓的佛音从耳边飘过,自己的内心逐渐沉静了起来。

天地万物,轮回如斯。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寺。1982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南京栖霞寺设立中国佛教僧伽培训班。1984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复,正式成立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任院长。

一座栖霞山,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集六朝文化、红叶文化、宗教文化、帝王文化、名人文化、地质文化、中草药文化、茶文化、长江文化等于一体,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古迹,在南京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版图上都占有一席之位。

这也是名句“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来历之一。

佛学院图书馆藏有大量珍贵的佛经书籍,也购置了很多图书,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对,就是“扫地僧,藏经楼”的那个僧,那个楼。

南大图书馆和栖霞寺、佛学院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有交往,特别是一些古籍、文献、艺术品等方面的交流,南大一些院系的师生和佛学院的师生也有很多来往。机缘巧合,南大馆里相关的领导和部门谈起了佛学院图书馆的建设问题。

身处信息社会,佛学院也十分注重软件、系统、科技方面应用的引入;僧人们闲余时间也是手机不离手,推文、小视频、搜索引擎...各种手机上的花活也玩得溜呢。古的旧的、新的鲜的,都是信息的来源,大家都要与时俱进。

我们图书馆组团去了两次佛学院,2021年1月4号第一次去谈了总体规划和愿景,第二次敲定了具体做什么事情。后面就开始了具体的操作。这个过程比较长,加上2022年整年疯狂的疫情态势,详细做的一些事情就不描述了。

只说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图星LSP管理纸书电子书和借还、超星歌德机汇聚佛教典籍和其他相关电子书、远望谷RFID管理系统和自助借还机等、图书编目、条码打印、书标打印、RFID芯片粘贴、数据转换写入RFID芯片、整理图书上架排放图书、读者信息录入和维护等等。当然,这些里面涉及到的软件和设备较多,有卖的也有捐送的,小的不说了,LSP和歌德机就是捐赠的,功莫大焉!

当然,我们具体干活的人也很高兴啊,觉得这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好事。经过不短时间的工作,佛学院图书馆的很多图书都处理得差不多了,RFID管理的设备也做了一部分工作,还剩读者借书卡的对接。其实后续,还有不少琐碎的事情需要去做。

佛学院要了一栋古色古香的小楼,用来做专门的图书馆,要从现在的地方搬过去,搬到新馆,相信一切都会焕然一新的。

上学期信管学院谢欢老师找我给图书馆学的学生做一次讲座,我讲了智慧图书馆相关的一些知识,他觉得非常好,就和我商量让我给学生带一门图书馆实务课。课程安排在春季这个学期的星期三,上课时间是8:00-12:00,14:00-14:00,吓我一跳,这么长时间,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还发愁要怎么上这个课,紧张的心态过去之后,我把图书馆所涉及到的工作理了一遍,抽出能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来把当代图书馆的一些业务都能练一下。学生实践的机会真不多,我这次要带他们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操演一番。

开始几节课的细节就不说了,直接说些干货。我找图星的张雪生工程师给同学们专门开了一个LSP环境,里面内置了一两百万的数据,建了几个管理员账号,对应各种模块,配置了很详细的操作教程。这个环境里的数据是随便可以处理的,随便点、随便测试,完全是一个自由的数据海洋。

在这个过程中,我请了同事朱亚栋、王园和丁东给同学们讲中外文图书的采访、电子资源的采访等知识,请了人天的小陆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图书编目及其相关工作,请图客的郭晓磊讲了RFID管理图书的知识。

我们实践的场地就是佛学院图书馆。事先我和静极法师沟通了原先一些工作的进度和还需做的工作,静极法师非常高兴我能带学生去他那里实习和工作。

古朴幽静的佛学院工作起来非常可心,有时候遇到下课的年轻僧众们,看到他们很活泼,活力十足,和地方大学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我们中午在佛学院的食堂(五观堂)吃素斋,说实话,真好吃。我带的这几个零零后大学生都很爱吃,菜不多,但个个味道都不俗。

我们在佛学院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图书编目、书标和条码打印、读者信息管理、数据转换,这几个学生很聪明,经过培训,上手很快,遇到难点他们几个商量讨论,很快就能解决问题。

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院子里工作,我们很是开心,希望这个实务课能给学生们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也能给图书馆切切实实的业务帮助。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在结一种善缘,善哉善哉。

工作之余,我们跨出佛学院大门,一步之遥,就到了风景名胜、佛教圣地栖霞寺景区,这里的故事传说和美景难以讲完。我们第一次去,静极法师当导游,带我们在栖霞寺周围和寺院里转了个遍,有解说,游得自然是收获满满,估计几个学生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听法师如此讲解。

春日蒙蒙细雨里,有一些微寒侵入脊背,静极法师的棉绒绒的大披风瞬间让我暖了起来;雨水滴滴答答,春风透过窗缝和门缝,别有一番心境。

透过窗户远望,栖霞山在蒙蒙水雾中若隐若现,栖霞寺掩映在各色花儿之中,树叶摇曳,用“杏花春雨江南,微风栖霞烟岚”,再也贴切不过了。


学院门口合个影。

建设中的连廊。

佛学院的一栋楼。

佛学院的大礼堂。

隆相大法师给的福字。

大法师提供的小吃。

古老的栖霞寺一角。

大法师赐福,麦兜吃火龙果。

舍利塔。

吃素斋的碗。

法师的住处。

隆相大法师送我的字和福。

给佛学院图书馆配置系统。

佛学院到处是字,一个比一个好看。

现场考察,设计方案。

堂,就是指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吃饭用膳的地方。五观堂,出家人吃饭有一定的规矩。过堂中国汉传寺院生活方式之一。即上斋堂用餐,此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在丛林之中,依据常规,用餐时自方丈到沙弥,全体皆到斋堂用餐,此即'过堂饭’。进餐前,须列队鸣磬念佛以进斋堂,然后安静进食。食毕,又列队鸣磬念佛以出斋堂到大殿回向。饭菜很简单,一碗白米饭、一碗素菜、一碗清汤、一小碟咸菜、一小碟花生、一小碟辣酱、一双木筷。过堂饭讲究用饭时安静,不得讲话,添加饭菜都是以手势示意,不得剩下饭菜,因为许多人为了这顿饭菜都花了不少血汗,所以不能浪费,要以感恩的心用膳,配合悠扬的音乐声慢慢用餐。

王园老师和丁东老师讲解采访相关知识和软件模块。

参观图书馆古籍特藏部和古籍修复中心,时文甲老师讲解。

在超星集团学习和交流,王跃经理介绍超星。

在超星集团学习和交流,顾荣荣老师在讲解图书馆相关系统。

学生发现亮点,认真提问。

参观超星集团各个场景。

在佛学院,晓磊郭总在讲解。

静极法师在讲述栖霞寺和佛学院。

实践操作读者管理模块。

陆英英老师在培训中文编目。

够气派的方丈院子。

我的教学大纲和周历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