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为什么要反复谈论死亡?

 我的书海601 2024-04-04 发布于广西

图片


清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我们慎终追远、扫墓祭祖

借此时节,我想和大家侃一先民的生死观,聊一聊清明祭祖的意义。

我一直认为,生与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果你说你不想面对,就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土中一样,这什么用呢?

生死伦常,自然之序。我们敢于论生死,才是一种健康的生命教育。

古希腊伊壁鸠鲁认为,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就不在;当死亡来临的时候,生命就不在。

而庄子《知北游》有云:“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端,死亡内在于个体生命,这是一种深刻而又通透的生命哲学。

古人认为生与死在整个人生间是个流转的过程,因此死亡并不恐怖。

现代的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可以说既是古人生命观的继承,也是古人生命观的发展。它们把这种健康的生命观,通过一种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九歌图》,刻画屈原的作品《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等十位神灵。其中,大司命是掌管人之生死的正神,威严甚至有点傲慢。

我们可以从《九歌·大司命》中,思考有关“生、死、寿、夭”的话题。

图片

九歌·大司命

图片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图片
宋·张敦礼《九歌图之大司命》

大司命一出场,“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赶快把天门给老子打开,我要驾着乌云下来。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九州大地啊,这些芸芸众生们谁个长生,谁个短命,统统由我决定。

最后两句“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这里的离合不指悲欢离合,而是指死生别离。意思是本来人的寿命就各有长谁又能奈何得了别离呢?

屈原的《九歌》其实就是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大司命》则是为祭祀命运之神而作。

可见,我们古人对生命心存敬畏,这种敬畏不仅仅是藏于内心,也颇具仪式感。我们可以从两千年前楚地独特的祭祀活动中,窥视楚人浪漫的幻想与生命的思索。

既热爱生,也不害怕死,坦然地面对生命。生命如此绚丽多彩,死亡的来临也不阴森恐怖。

现在的社会学说,人要经历两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学上的死亡,即心脏停止跳动;第二次死亡,则是当你被所有人遗忘。

图片
我们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在清明节上坟祭祖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清明节给先人上坟祭祖,既能见到自己生命的渊源——历史,又能预见自己生命的归宿——未来,自己人生的此时此刻,就是历史与未来的节点。

这时我们才明白,要把握此生,把握当下,让此生活得精彩。

唯有珍惜当下,方能归而无憾。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