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将的15位劲敌:1韩2乌2难敌,4萧4勇2耶律,他们谁更厉害?

 秋有凉风 2024-04-05 发布于广东

在评书《杨家将》、《杨家将九代英雄传》及其相关的一系列评书演义中,杨家将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单就杨家本身就涌现出了很多让人念念不忘的英雄角色,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九子十八凤”。

“九子”一般指的是火山王杨衮、金刀令公杨继业、三关大元帅杨六郎、杨七郎、杨宗英、杨怀玉、杨士瀚和杨金豹等九位武艺超凡的杨家将英雄。

“十八凤”一般指的是杨门女将中的佘赛花、花解语、张金定、柴郡主、杨八姐、杨九妹、杜金娥、王兰英、杨排风、穆桂英、姜翠屏、焦月娘、杨金花、吴金定、曾风英、杜月英、孟九环和陆云娘等十八位巾帼英雄。

关于“九子”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九子指的是杨家将九代英雄传里每一代的代表,如果按这样来说的话,那“九子”就是第一代火山王杨衮、第二代金刀令公杨继业、第三代三关大元帅杨六郎、第四代少帅杨宗保、第五代少令公杨文广、第六代太平王杨怀玉、第七代金锤无敌杨士瀚、第八代力杀四门杨金豹、第九代除奸少年杨满堂。

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因为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既然杨家将这边有这么多英雄,难道他的对手那边就没有高手了吗?那是肯定——不对的!

其实,在评书中,杨家将的对手还不少,其中最厉害的当属“一韩二乌二难敌,四萧四勇二耶律”这两句话中的15位!那么,这15位杨家将劲敌分别是谁,他们谁更厉害呢?为何说其中有‬一个单凭个人作战能‬力根本无法战胜他,而且这‬样‬说相信‬大‬家都‬十‬分赞‬同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杨家将的这15位劲敌吧!

“一韩二乌二难敌,四萧四勇二耶律”指的是哪15个杨家将劲敌?

一韩:韩昌

韩昌,又名韩延寿,他是韩德威的儿子,韩德让的侄子。他自幼就被家族有意培养,为此,他的父亲和伯父给他请了很多名师来指点他的武艺。后来,他又得到了高人提点,高人还将他带到高山学艺。因此,下山后的他,文成武就,不管是兵书战策还是十八搬兵器,可谓样样精通!尤其擅长三股托天叉的功夫。

再说韩昌下山时,刚好遇到辽国在开武科考,韩昌想看一下自己在高山数载究竟练得怎样,于是便报名参加了比试。最终,他不但风光地战胜了108位来自辽国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三十六小部落的英雄好汉,赢得武试的冠军;而后在文采比试中,他又写出了一篇精彩的《帅论》,充分地展现出他是一个能文能武、智慧过人的帅才,他因此被封为辽国文武双状元和兵马大元帅。

萧太后见他高大威武的气质,遂将大公主圆镜嫁给他为妻,他也因此成为了萧太后的驸马爷。

韩昌是《杨家将》评书中,杨家将最大的敌人!因为,很多场大战都是由他挂帅发起的。

韩昌多次挂帅征宋,曾在幽州城外将宋皇围困了快一个月,幸得呼延赞诓出重围到雄州请来了杨家父子救驾。也曾在幽州城外差点扎死杨七郎,好在杨六郎及时赶到,杨六郎一枪将他的左耳金环给挑没了,吓得他赶紧溜之大吉。

韩昌多次被杨家将打败,但是他屡败屡战!后来,他又在金沙滩搞事情,结果害得杨家父子伤亡惨重,“大郎替了宋皇死,二郎替了八王亡,三郎马踏入泥桨,四郎、八郎落了马,被辽国公主活捉到番邦;五郎一怒破红尘,五台山上当和尚!”,这还不算,他后来又趁杨继业受伤来挑战他,幸好杨六郎和杨七郎提前完成老潘交待的任务及时赶到,哥俩一起冲出才将韩昌打跑。未曾想,老潘这次交给杨老令公的任务竟然是活捉韩昌,他们没有办法,明知前面是两狼山容易中埋伏,他们也只能追了。最后,他们果然被韩昌困住了,最后杨七郎搬兵被害,杨继业碰死在李陵碑上,杨家父子九人出征,只有杨六郎一个人活着回到京城

此外,韩昌战胜过精疲力尽的杨七郎,也战胜过花刀岳胜;打败过孟良和焦赞,也赢过呼延赞、高君保和杨宗保。他还在黄土坡和杨六郎大战三天三夜,最后仅仅输了一招半式。直到后来,穆桂英下山、王兰英出世,韩昌才多了几个对手。

二乌:乌铁头、乌铁背

  • 乌铁头

乌铁头是乌铁背的哥哥,他善使一杆长柄金刀,威力非凡。

乌铁头和弟弟乌铁背自小在部落中长大,都擅长摔跤和拥有惊人的蛮力。而且,他的武艺和弟弟乌铁背比起来,还要厉害很多。

在当年辽国的比武大会上,乌铁头表现卓越,他击败了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的九十八名猛将,最终夺得了冠军。虽然他勇猛无敌,但唯独杨七郎令他胆寒。曾经在幽州城外,乌铁头和杨七郎大战数个回合,在他知道自己无法战胜对后手,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为弟弟报仇的想法,拔马掉头就跑。

杨七郎不在场时,那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他曾经一个人迎战呼延赞和高君保,不仅没有落败的迹象,反而越战越勇。杨六郎在一旁边看到两位大将久战不下乌铁头,便叫他们回来,自己一催战马,出到阵前换下了他们,与乌铁头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两人枪来刀往,大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也是上下难分。

后来,押运粮草归来的杨七郎接替了他的兄长,直面乌铁头。乌铁头一见杨七郎,立马惊慌失措。他心里已对杨七郎产生了阴影,他不敢再与杨七郎交手,因此,再次拔马就走。

后来证明,乌铁头躲避杨七郎是对的,他也因此两次在杨七郎面前死里逃生。再后来,当他再一次在战场上碰到杨七郎的时候,他决定要克服对杨七郎的恐惧心理,所以他不再逃了,结果被杨七郎用回马枪给杀了。

  • 乌铁背

乌铁背是乌铁头的弟弟,他的武艺和哥哥乌铁头比起来,稍逊下风。不过,在辽军中,他的勇猛也是非常知名的。他从小和哥哥乌铁头一起在部落长大,擅长摔跤和拳打脚踢,有一身的蛮力。由于力大,他觉得什么都不称手。

后来,乌铁头给他找了一对上百斤重的大锤,他拿到手上一试,正好合适。从此,便将双锤随时带在身边,有空就比划练习。

有一天,海外教主金壁峰传人颜容看到他练锤十分投入,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便赠送了一本无双锤谱给他。

乌铁背非常喜欢这本书,他天天按谱练锤,要不是他虎头虎脑,以他的努力定能练出无敌锤艺。饶是如此,他也练就了一身上好的锤艺。

后来,他哥哥乌铁头在辽国比武大会上获得冠军,成为韩昌帐下的第一虎将。乌铁头又将自己弟弟乌铁背推荐给了韩昌。韩昌看过乌铁背的锤技之后,非常满意,就封乌铁背为虎威大将军,让他在乌铁头帐下听令。

两军阵前,乌铁背艺高人胆大,他锤法超群,杀法骁勇,很快成为了辽军中知名的猛将。

在围攻幽州的时候,乌铁背和老驸马高怀德激战三十多个回合,最后以一招“反手锤”击杀了老驸马。

后面,乌铁背遇上了到幽州救驾的杨七郎,面对比自己厉害十倍不止的杨七郎,乌铁背奋起神威,勉强在杨七郎手下走了七八个回合后,终因技不如人,被杨七郎忽然一枪,挑落马下。

二难敌:李存孝,王彦章

  • 李存孝

李存孝,晋王李克用的义子,也是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因为他曾打死过老虎,故又被称为“打虎太保李存孝”。

李存孝是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一的好汉,民间传说的“王不过项、将不过李”中所指的“将不过李”,说的就是大将中没有比李存孝更厉害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在评书中,比起“隋唐十八好汉”中的李元霸甚至还有过之而毫无不及!他手使一杆超重的禹王神槊,武艺超凡,马上无三合之将。残唐十六杰中的第二条好汉王彦章曾两次挑战于他,被他轻轻松松就打得心服口服。

话说当年中秋之夜,少年杨衮和师兄白马银枪高思继煮酒论英雄。高思继称天下的英雄好汉无人能与李存孝相提并论,还说李存孝有御赐的无敌金牌。

杨衮听得热血沸腾。后来,他独自一个人来到了太原城下,向李存孝发起了挑战。

晋王李克用和杨衮父亲金刀杨会是旧交,他一看到杨衮,就好像看到了故人一样。他有心招揽杨衮到他麾下,所以,当杨衮按挑战书约好的时间来到城外要大战十三太保李存孝时,他不让李存孝出去战他——怕李存孝出手太猛伤了他。

李克用叫手下的十二太保,先后迎战少年杨衮,没想到全部被杨衮战败。首先是大太保李嗣源被打得吐血而回,其次是二太保李嗣昭右臂被杨衮一枪刺中,三太保李存勖更是在交战中被杨衮一脚踢落下马。

接着五太保李存进出战,同样在短短的几个回合中就被杨衮的火尖枪扎进左肋,失败而归。四太保李存信出阵时,杨衮突然使出回马枪,幸好杨衮手下有留情,他将手往上一提,将致命一击化解为可避免的伤势,李存信才逃过了一死。随后,六至十二太保轮流出战,无一人能胜过杨衮。

晋王李克用对此是又喜欢又担心,喜欢的是看到杨衮武艺这么厉害,老友后继有人了。担心的是前十二个太保都打他不过,只能让十三太保李存孝出马了。可是他知道义子李存孝实在太厉害了,因此担心他会伤到杨衮。他又想,如果我能够劝他加入我麾下,我就有两员虎将了,何愁朱温不灭?

因此,在李存孝出马之前,晋王亲自出来劝杨衮。没想到少年杨衮死牛一根筋,他说这些以后再说,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挑战李存孝!

晋王没有办法,只好嘱咐李存孝叫他出手小心,不要伤到杨衮。正因如此,杨衮才能在李存孝手下破了李存孝的”马上无三合之将“这个先例,他在李存孝放水的情况下和李存孝打了快二十个回合。李存孝见杨衮枪法精妙,不下重手不行,只好拿出真本事,结果两招就将杨衮打败了。

杨衮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终于知道了“人外有人”这个道理,于是,他开始了二次学艺。艺成后,他经历过两次下河东和扶汉灭辽的洗礼,再次回到老家潜下心来研究天下枪法,最终创立名扬天下的杨家枪。

  • 王彦章

王彦章,人称铁枪王,又称浑铁篙。他是残唐十六杰中的第二条好汉,武艺仅次于李存孝。评书中说他身长一丈,力大无比。他之前还在黄河边的时候也像杨衮一样不服李存孝,只到经过两次挑战李存孝皆被李存孝轻而易举地战胜后,他从此就变得十分畏惧李存孝了。

听说李存孝被人害死了,王彦章这才敢出山投奔朱温。他的人生高峰很快就到来了,他日不移影地连挑李克用手下三十六员大将。

后来,“白马银枪”高思继被请去与王彦章对阵。高思继虽然在“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三,但他的高家枪在当时有“天下第一枪”的美誉,因此,王彦章也不敢轻视他。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兄弟王焕章和王汉章一起去迎战高思继。

王焕章和王汉章先后出战,结果均不到三个回合就死在高思继的枪下。

王彦章十分生气,催马上来大战白马银枪将。一开始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后来,高思继使出“高家枪”的精华招式,王彦章就有点难以招架了。打着打着,王彦章拔马就走。

高思继本来还想用“回马枪”将王彦章打落下马活捉他的。现在看他要败走,心想那就用不上“回马枪”了,追过去伸手把他抓住就行。

没想到,王彦章见高思继枪法厉害,也想用“回马枪”。他拔马就走是装出来的,他一看高思继追来了,心中大喜。他一边跑,一边偷偷往后看,等高思继快追到了,他突然使出了“回马枪”,高思继根本没想到王彦章也会这一招,他一时大意,结果因此丢了性命。

杨衮知道师兄死在王彦章之手后,坐不住了。他再次离家,来到了宝鸡山,单挑王彦章!两人两杆枪,枪来枪往,好比二龙抢食,又似二虎相争!

杨衮使出“一枪三点头”,王彦章用“一马三枪”给化解了;王彦章使出“枪枪如飞刀”,杨衮又用“枪起梨花开”破了他这招……

两人枪法巧妙,一个枪法娴熟,一个枪法凶猛。不知不觉已大战上百个回合了,都难打胜对方。

杨衮见一时打不赢老王,又使出岳父金良祖教的“走线铜锤”,这下终于打了王彦章一个措手不及了。只听“扑”的一下,正打到王彦章的后背上,打得他一口鲜血当时就从口中喷出。

这时,高思继的儿子刚好赶到,他一看义兄杨衮正在大战自己的杀父仇人,立马也冲了过来,两人合战王彦章。

那观阵的刘知远、李存勖、李嗣源、石敬塘、郭威五人一见合战果然更有效果,已经憋了好长时间气的他们,也纷纷冲了过来,一起围战王彦章。王彦章一看这种阵势,知道决无生还之理,于是,抽出随身佩剑,自己杀了自己。这就是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的典故。

四萧:萧天佐、萧天佑、萧士达、萧靖辉

  • 萧天佐

萧天佐,辽国萧太后的弟弟,同时也是萧天佑的哥哥。他和弟弟萧天佑是萧太后最信任的左右手之一,他是辽军的左路元帅,他擅长使用大马关刀,刀法娴熟。

宋太宗被困幽州城,左军元帅萧天佐负责攻打东门,高怀亮老王爷出东门迎战,被萧天佐十多个回合斩杀下马。

在老版《杨家府演义》中,萧天佐被描绘成一个上天神龙转世,刀枪不入的主。后来,辽国在飞虎峪设置了天门大阵,萧天佐成为了迷魂阵的阵主。穆桂英知道萧天佐难缠,为了对付他,只能派孟良前往五台山请求杨五郎的帮助。

杨五郎下山,带兵攻打迷魂阵,在阵中使用由降龙木制成的长斧,一斧将萧天佐砍成两段。

  • 萧天佑

萧天佑,萧太后和萧天佐的弟弟,他和兄长萧天佐是萧太后最信任的左右手。他手使一杆长柄大铁锤,锤艺精湛。

当宋太宗御驾亲征到幽州城时,他负责攻打北门。在曹彬老王爷出北门迎战的时候,他展现出其精湛的锤艺,仅用二三十个回合便将老王爷爷锤杀落马。

后来,他在追杀智盗萧太后宝马的孟良的过程中,遇到了花刀岳胜,两人大战十几个回合不分上下。然而,当孟良回过头来帮助岳胜时,萧天佑背部虽然被孟良一斧头击中,还发出了“当”的一声闷响,溅出了四射的火星便却砍他不进、并未伤及到他。

孟良将这怪现象告诉了元帅杨六郎,杨六郎不信,亲自前来战他,交手之中发现,发现他果和他的哥哥一样,练就了刀枪不入的本领。

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再次派人到五台山请杨五郎下山帮忙。最后,还是五台山杨五郎下山,才收拾了他。

  • 萧士达

萧士达,萧仁贵的后人,他力大非常,善使一根八十八斤重的熟铜棍,有万夫不当之勇。

话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后,宋辽之间得到了一段时间的太平。然而,不久,在北国有一个叫泥雷国的小国,他们的国王左冷在八宝将铁雷的劝说下,竟然胆敢兴兵侵犯大宋。皇上见此龙颜大怒,他派太平王杨怀玉带兵去扫灭他们。

杨怀玉带兵一路收复了不少失地,后来就有点大意了,结果被对方兵困泥雷城。于是,皇上又派杨怀玉之子杨世瀚前去搭救。

杨世瀚带兵快到泥雷城的时候,遇到了北国大将萧士达。杨世瀚刚想出马,他手下偏将焦能战抢先冲了出去要立头功,结果被萧士达两棍打死。

偏将王能打和焦能战是非常要好的兄弟,他一见大哥被人打死在马上,就冲过去要给大哥报仇。结果打不到五个回合,又被萧士达一棍打死。

先锋杨世亮一看,十分生气,他不等弟弟杨世瀚说话,直接挺枪冲了出来大战老萧。杨世亮的枪法不错啊,可是打了二三十个回合还是战不下萧士达。

杨世瀚见杨世亮久战不下萧士达,大声叫道:”二哥回来,让我来收拾他!“

杨世亮虽然是哥哥,但杨世瀚是扫北的二路元帅啊,他哪敢不听,于是,他只好拔马退下。

萧士达在阵前连赢宋军三阵,不由趾高气扬起来,他将手中大棍冲杨世瀚一指:“你是什么人,快快报上名来,萧爷不杀无名之辈!”

杨世瀚骄傲地道:“你还不配知道我的名字!”

萧士达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当下也不顾得自己说过什么话了,心想,你这是找死,今天不杀了你,我就不姓萧!想毕,使一招“横扫千军”向杨世瀚拦腰打来。

杨世瀚多厉害啊,他在清风寨锤震群雄,那是何等威武?他怎么怕区区一个萧士达!虽然光听“呼”这一声,就知道老萧这一棍势大力沉,但杨世瀚还是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只见他突然举起擂鼓瓮金锤向着萧士达的大棍就砸,只听“当”的一声巨响,萧士达的大棍瞬间被砸飞三丈开外。

再说萧士达根本料不到杨世瀚的力气竟然如此之大,他硬刚了杨世瀚这一锤的后果就是双手彻底报废了。

杨世瀚看了他一眼:“还不快逃?以后别让我再看到你!”

萧士达一听,忍痛道:“是,谢将军不杀之恩。”说完,一拨战马,落荒而逃。此后,再没有人在战场上看到过他。

  • 萧靖辉

萧靖辉,萧玉姣和萧月姣的父亲,辽国新的兵马大元帅。萧靖辉自小曾在崆峒山上跟名师学艺,武艺非凡。他长得人高马大,阵前的形象就是座下一匹万里追风驹,手中一把青龙斩月刀,刀刀见血。

话说宋徽宗时,北宋势弱,萧靖辉趁机兴兵,他在阵前用暗器打伤了杨金豹。边关急报传入京城,杨满堂母亲郭彩云巾帼不让须眉,再次领着杨门女将挂帅出征,她的儿子杨满堂是为先锋。

最后,几经波折,杨满堂不仅打败了萧靖辉,还娶了他的女儿萧玉姣为妻。

四勇: 沈达、薛德礼、张荣、铁雷

  • 沈达

沈达,天门阵一百零八阵中铜光阵的阵主。沈达是北国某部落的猛将,据说他的祖父还是北汉战将沈兴,后面因为北汉不在了,就逃到了部落里娶了当地姑娘为妻,生下了沈达。

沈达从小就长得比一般人壮,力气也比很多人都大。沈兴又将自己的本事全部传授给了他,后来部落的族长见沈达武艺还不错,就叫族中的能人指点他更好的武艺。长大后,他又遇到了一个经过部落用狼牙棒的老师,那人见他长得像汉人,分外亲切,于是就在部落中住了三年,将自己的狼牙棒武艺全部传授了给他,连他自己的兵器——一把近百斤重的狼牙棒也送给了沈达。

话说颜容老道为了摆好天门阵,走遍了辽国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当他看到沈达后,对棒法超群的沈达十分满意,于是,将他请到飞虎峪让他镇守铜光阵。为表诚意,他还将自己从未用过的如意金钩也送给了沈达。

后来,穆桂英登台拜帅,对天门阵发起了总攻,她派杨宗保、杨宗英和杨宗勉三兄弟一起去攻打铜光阵。穆桂英认为他们三兄弟联手肯定可以打败沈达的。谁曾想,杨家这“宗”字辈的三个小英雄实在是“太实在”了!他们在阵前“众不暴寡”,硬是一个一个地上,等前面那个战死了,后面那个才上。就这样,最年轻的杨宗勉先上去挑战沈达,杨宗勉虽然枪法还算不错,但力量欠缺。几个回合下来,他的枪就被沈达磕飞了,最终被沈达打死在马下。

杨宗英看到弟弟杨宗勉被杀,顿时气冲牛斗,一拍战马就挺枪冲了上去大战沈达,誓要为兄弟报仇。杨宗英不仅武艺高超,力气也不错,但见他一枪更比一枪猛。

沈达见杨宗英这般厉害,心知再打下去自己恐怕要败,便偷偷使出如意金钩暗器。杨宗英当时太生气了,所以没有防备,被突如其来的如意金钩打个正着,“啪”的一声便从马上摔了下来。沈达又走马过去,一棒砸下,将杨宗英砸死在了铜光阵里。

杨宗保一见自己的两个弟弟都被沈达给杀了,伤心欲绝的他举枪就往沈达拦腰扫去。沈达忙举棒相迎。两人打了不到五个回合,杨宗保手中的枪也被沈达给磕飞了。没办法,只能逃出铜光阵。最后,还是杨宗英的妻子姜翠平出马才将沈达给干掉。

  • 薛德礼

薛德礼,西夏猛将,西夏国兵马大元帅。他自小拜名师在高山学艺,座下一匹夫花斑豹,善使一把金背大砍刀,勇冠三军。

他曾在阵前二十回合大胜焦廷贵,杨宗保又命张忠、李义出马,皆敌他不过。

第二天,杨宗保亲自带兵出来要大战薛德礼,两军阵前,随行在侧的郎千儿子郎成抢先出马,不到五招被打伤了肩膀。柴干的儿子柴兴冲出去,只两三个回合,又被打败而归。孟定囯上去,也战他不赢。

杨宗保见此,喝住要还要上去的其他将领,他自己亲自上去迎战薛德礼。彼时,杨宗保虽然年纪偏老,但凭借厉害的杨家枪法,在与薛德礼大战三十多个回合后渐渐还是占了上风。

薛德礼见杨元帅枪法超群,于是用出暗器浑元锤。不曾想,杨宗保也有法宝——走线铜锤。薛德礼见浑元锤在杨宗保这占不到便宜,于是,又使阴招,突然发出喂过毒的飞刀一把,打到了杨宗保的胁下。

杨宗保忍痛出枪,一枪扎到薛德礼的大腿上。当下,两边受伤,只好各自收兵。

未曾想,薛德礼的飞刀之毒,非常厉害,杨元帅自知难逃一死,临死前力荐狄青为帅。

后来,狄青再次出城迎战薛德礼,这回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薛德礼有两样暗器,一早做足了准备。因此,他并不怕薛德礼,最终于,他刀砍薛德礼,也算为杨元帅报仇了。

  • 张荣

张荣,西夏第一勇将,自小就有名师指点的他,武艺十分厉害。他手使一柄超过百斤的大马金刀,有力拔千钧之力。

话说张荣率领西夏军围困雄州城,穆桂英带着杨门女将前来搭救。她们刚到,张荣就前来叫阵。

作为主帅的穆桂英身先士卒首先出战,一路奔波、年过半百的她与张荣在大战五十多个回合后,渐渐感觉有些吃力了,身后的单阳公主一见,连忙冲出来帮忙,两人一起合战张荣。

不料这张荣武艺确实厉害,穆桂英和单阳公主两人打他,他仍能游刃有余, 反而单阳公主一个不慎还被他的大马金刀砍伤了她的坐骑,那马受惊从地上崩了起来,差点没将单阳公主震落下马。

七夫人杜金娥见此,右手一扬发出一把小飞刀,这飞刀射得又快又准,正中张荣的左眼,痛得他哇哇大叫。罗氏女趁机发出喂过麻药的锈花针一把,张荣顿时动弹不得,单阳公主飞马过去一刀砍了他的人头。

  • 铁雷

铁雷,杨世瀚扫北时,北国最厉害的高手,人称“八宝将铁雷”。

铁雷之所以得了这个称号,那是因为他下山时,他的师父玄机喇嘛送给了他八件宝物:

其一是:他身穿的刀枪不入宝甲,

其二是:他头戴的刀枪不入宝盔,

其三是:他手拿的兵器禹王神槊,

其四是:他背上挂的开山神弓,

其五是:他箭筒里放的穿云箭,

其六是:他肋边佩的削铁如泥的宝剑,

其七是:他腰上扎的绿纱鱼皮蚕丝捆仙带,

其八是:他胯下骑的血盆大嘴怪叫驹!

铁雷出生于泥雷国,在九野川跟随玄机喇嘛学艺十几年的他由于他的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神力和精湛的武艺。

铁雷回到泥雷城后,参加了泥雷国的比武大会,最后战胜了103个好汉,夺得多项武术冠军,被封为泥雷国武状元和兵马大元帅。

铁雷成为泥雷国大元帅后,想起了先人铁风、铁雨皆死于杨家将之手的往事。对此,他愈发仇恨杨家将。

为报爷爷和父亲的仇,他决定利用自己身份鼓动泥雷国国王左冷造反,并联合北方十七个小国组成联盟南下侵宋。

为此,他先给左冷画了侵宋成功的蓝图,在左冷同意后。他又周游附近的十几个小部落游说大小番王,由于他能说会道、口才极佳,最后成功说服大家加入联盟。

最终,在誓师大会上,他还被大家一致推举为“十八国联合反宋大军”的主帅。

铁雷目的达成后,便率领二三十万北方联军南下侵宋,由于他们来的突然,很快就给他们占领了不少城关。

皇上派杨怀玉领军来扫他们,一路上虽然收回了不少失地,然而,最后因为大意,被铁雷围困在了泥雷城里。

后来,杨世瀚奉师父之命下山为国报效。这个锤震群雄的好汉不负众望,他闯过铁雷的连营,从北国联军身后忽然冲出,吓得正和杨怀玉的兵马在城外交战的北国联军一大跳。

杨士瀚从北国连营冲出,正听到铁雷对杨怀玉说的那些刺激杨怀玉的话,他听到铁雷杀了他哥哥杨士奎,气得快要炸了,一拍战马就往铁雷奔去。

杨士瀚的宝马明白主人的心意,如飞一般,一下子冲到了铁雷的面前,由于速度实在太快了,所以,让人感觉如从天而降一般。

再说杨士瀚人到锤到,一锤就把铁雷的禹王神槊砸落在了地上。

杨世瀚叫铁雷去捡回兵器,给他公平对决的机会。

铁雷也以为自己是被杨世瀚出其不意的一招打了个措手不防,然而当他捡回兵器再战杨世瀚的时候,他才知道这个手使擂鼓瓮金锤的人真的太难对付了。两人打了不到两回合,他的禹王神槊再次被杨世瀚砸落到地上。

铁雷知道单凭自己武艺和力气不是杨世瀚的对手,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宝马“血盆大嘴怪叫驹”上。只见他突然大力往马背上的一个凸起的肉鼓包上狠狠的打了一拳,只听那怪叫驹“麻啊啊”一声震天的怪叫,附近的战马纷纷受惊乱跑乱跳,那些骑在马上的人全被马突然的晃动摔落下地。

铁雷正想着要走过去将摔倒在地的杨世瀚是活捉呢,还是一槊打死?当他抬眼再看,杨世瀚在马上还坐得好好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不还知道杨士瀚的厉害,杨士瀚曾在清风寨上展示惊人锤艺,锤震群雄。他的马也是他师父万里挑一选来的上好宝马。因此,“怪叫驹”的怪叫能对普通人和马产生作用,但对杨士瀚及其马那是一点用也没有的。 铁雷还在疑惑,杨士瀚利用他分神时的机会,突然夹紧双腿,宝马立刻顿悟,瞬间冲到了铁雷身边。

杨士瀚挥动双锤,左起一锤将铁雷打下马,右起一锤狠狠地砸在了铁雷的头颅上,打得他脑袋开花。

二耶律:耶律德光、耶律休哥

  • 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在评书《火山王杨衮中》,耶律德光是辽国的大狼主。

耶律德光在沙场上屡战屡胜,是辽国重要的领军人物。手握一把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的大马金刀的他刀法精湛,勇猛无比,令人敬畏。

此外,耶律德光还有四件宝物,因此被称为“四宝将”。他的四宝分别是宝盔、宝甲、宝马和宝刀。有这四宝的加持,让他的战斗力直线上升。

在太原战役中,耶律德光战胜了刘知远的兵马并将其困于城内。后来,火山王杨衮率领火山军前来解围时,得知耶律德光有四宝加持不好对付,于是,小诸葛呼延凤设计派人连夜潜入辽营,将耶律德光的宝盔、宝甲、宝马和宝刀全部给盗走了。

第二天,杨衮他们看着耶律德光那不整齐的装扮时,大家发出了难以抑制的笑声。原来,耶律德光临出阵才发现他的四宝不翼而飞,又因为他身材十分高大,一时找不到合身的盔甲,只能穿着不合身的盔甲出来了,这让人看了不由得想要发笑。

耶律德光误以为杨衮他们是在嘲笑自己,于是他忿怒异常,持刀猛砍向杨衮。然而,杨衮机智地闪开了。两人随即在阵前展开激战,杨衮战意高昂,越战越勇。而耶律德光则因为装备不合身,新骑的马也不好驾驭,更要命的是他惯用的大马金刀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现在随便拿来顶用的才三四十斤,哪里用得习惯,所以越战越恿。很快,杨衮便完全占据了上风,打得耶律德光手忙脚乱,疲于招架,最终败在了杨衮的火尖枪下。

  •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耶律德光的大太保,辽国著名的将领。他曾因征宋有功,被封为辽国的南院大王。在宋辽征战期间,他被萧太后委派为二路元帅,率领耶律奚底和耶律沙等将领前往辽国军营助战。

耶律休哥才到军前,便上阵一个回合将潘仁美震落下马,后又率大军将宋军冲乱,欲活捉宋皇。宋皇幸得杨六郎和杨七郎拼死护驾,方得平安脱险。

以上15位杨家将劲敌,他们谁更厉害?

关于“武力谁更厉害”这个话题,不同人心目中的排名自然不同。由于他们每个人的大概详情,以上已有详细介绍,所以不再赘述。至于“以上15位杨家劲敌谁更厉害”这个话题,姑且简单地带过一下吧:前2为李存孝和王彦章,我相信这应该没有争议吧?第三到第五应该是耶律德光、韩昌和乌铁头,第6到第10应该是张荣、铁雷、萧天佐、耶律休哥和沈达。具体的排名除了肯定排第一的李存孝,别的怎么排,就看大家怎么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