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图:莱山区冶头村檠山“圩子墙”掠影

 胶东故事会 2024-04-05 发布于山东

在晚清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曾两次进攻胶东半岛。为加强防御、躲避战火,当地曾修建了大量的圩子墙。山区村镇大多依托地形,将圩子墙修建于高坡上;平原村镇则一般环绕村庄筑墙,留出若干门洞以供正常出入。

随着历史的变迁,平地上的“村圩”如今在胶东已经所存极少,而高坡上的“山圩”则保存很多。此前我们陆续给大家展示过一些,接下来这组图片也是一处山圩的实景,它具体位于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冶头村附近的檠山上。

“檠”,音qíng,在字典中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指“灯架”或“烛台”,一指“辅正弓弩的器具”。根据地方史志资料的记载,檠山之名,系因山体形如灯座而来。

檠山圩子墙,面朝冶头村方向(南)修建,共有上下两道,总体保存还算完好,不过部分墙体已被草木遮挡,视觉效果一般。

这些圩子墙虽然到跟前看并不起眼,但墙借山势,向下俯瞰,险要之感一目了然。除了易守难攻之外,这些圩子墙的视野也相当开阔,站在其上远眺,数十里外的巫山、岿山乃至昆嵛山等大山,均可辨认。一旦有烽烟之警,这边就可以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冶头是个大村,人手相对充足,因此当时修建的圩子墙也比较多。除了檠山上的两道圩子墙外,旁边的杏山上亦有相应建筑。对于这些圩子墙的详细历史,杨杰慈先生等当地研究者曾有具体考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询搜索。本文以看图为主(场景均为檠山圩子墙),下面就不再赘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