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教你正确做法,轻轻一碰就脱壳

 常熟老李jlr5mr 2024-04-06 发布于江苏

很多人都爱吃煮鸡蛋,口感鲜嫩美味,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而且煮鸡蛋好消化,做法也简单,几分钟就搞定,作为早餐再合适不过了。

图片

然而一些人做的做鸡蛋吃起来很干,有点噎人,另外蛋壳也很难剥,就是没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你觉得“直接把鸡蛋放进水里煮熟就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煮鸡蛋虽然能煮熟,但并不好吃。

煮鸡蛋看似简单,也是有技巧的,比如用冷水煮还是开水煮?煮几分钟?等等。下面我就和大家说一说如何煮鸡蛋,掌握几个技巧,保证鸡蛋鲜嫩,轻轻一碰就脱壳。

图片

根据我的经验,煮鸡蛋要记住这几点:

一、用新鲜鸡蛋

新鲜鸡蛋的水分充足,煮好后口感才鲜嫩。如果是放了很长时间的鸡蛋,流失了大量的水分,煮好后就会发干,还容易粘在蛋壳上,不好剥壳。

图片

二、用清水浸泡

鸡蛋下锅前,用清水浸泡10分钟,可以给鸡蛋补充水分,这样煮好后口感更加鲜嫩,不会发干。

图片

三、蟹眼水下锅

煮鸡蛋用冷水还是开水?冷水下锅,鸡蛋煮的时间长,导致口感变老,吃起来发干,时间越长流失的水分越多,就会噎人。开水下锅温度高,鸡蛋能快速凝固,但鸡蛋容易破壳,结果被煮爆了。

正确的做法是蟹眼水下锅。什么是蟹眼水?就是锅底出现螃蟹眼大小的小泡泡,此时水温在70-80度,就可以煮鸡蛋了。鸡蛋凝固的温度就是60~70℃,蟹眼水的温度正合适,鸡蛋能迅速凝固,也不会因为翻滚而破壳。

图片

四、加食盐、白醋

煮鸡蛋时只加清水,肯定能把鸡蛋煮熟,但想要口感鲜嫩好剥壳,还要加2样调料,就是鸡蛋、醋。蛋壳的成分是碳酸钙,遇到醋后会被软化,不容易破壳,而且好剥壳,鸡蛋还比较嫩。食盐进入鸡蛋后会生成谷氨酸钠,味道更加鲜美。

图片

五、牢记煮的时间

鸡蛋煮的时间不同,口感也完全不一样。很多人喜欢吃溏心蛋,水开后煮5分钟即可,蛋白凝固,蛋黄还是液态;煮8分钟,蛋黄刚刚凝固,此时的口感最为鲜嫩;煮10分钟,蛋黄完全凝固,口感也比较鲜嫩;煮12分钟以上,鸡蛋的水分大量流失,吃起来很噎人。

图片

六、煮熟后要泡冷水

刚煮好的鸡蛋,直接剥的话很烫手,而且很难剥,会粘下来很多蛋白,非常浪费。要放进冷水里浸泡一会儿,不仅给鸡蛋降温,也是利用“热胀冷缩”,让鸡蛋和蛋壳分离。

正确做法是,把煮熟的鸡蛋磕破,放入冷水中,水会进入蛋壳内部,起到润滑和隔离的作用,让鸡蛋和蛋壳分开,然后用手轻轻一抠,就能把蛋壳剥下来,剥出完好无损的鸡蛋。

图片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鸡蛋到底怎么煮,下面就给大家告诉大家详细的步骤,照着做保证一次成功。

【煮鸡蛋】

1、挑选新鲜的鸡蛋,洗干净后放入清水里浸泡10分钟。锅里加入清水,大火加热,等到锅底冒出蟹眼大小的气泡时,放入鸡蛋,加入适量食盐、白醋。

2、煮开后小火煮8分钟,捞出鸡蛋,把蛋壳敲破后放入冷水里浸泡5分钟,等到鸡蛋不烫手后捞出,剥掉蛋壳后就能吃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