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奇书《格言联璧·从政类》:原文+译文

 昵称503199 2024-04-07 发布于湖北

采莲曲 2023-08-08 06:05 广东

图片

《格言联璧·从政类》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须尽些父母恩情。

【译文】

为官者要把百姓看做自己的儿孙,不要认为百姓就能任自己欺压,要为自己的子孙留有余地;衙门大堂里的官被叫做父母官,不要说这官好做,一定要尽到父母对子孙的责任和照顾。

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广行阴骘事,以能保我子孙。

【译文】

为官者善于体察民情,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为官者暗地多做好事,这样能保佑自己的儿孙。

封赠父祖易得也,无使人唾骂父祖难得也。

恩荫子孙易得也,无使我毒害子孙难得也。

【译文】

凭自己的功绩使父辈封官进爵很容易做到,但不让别人唾弃辱骂自己的父辈很难做到;凭自己的功绩使子孙得到财富权势很容易做到,但不让别人毒害自己的子孙很难做到。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译文】

自己清明廉洁才能不失本性,爱护百姓关键在于能亲近体察民情。

朝廷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译文】

国家制订法规,不能不严格;官员执行法规,不能不加以宽恕。

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极于扬善而勇于去奸。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

【译文】

严格约束官兵,而宽容体恤百姓;极力彰显善行,而勇于铲除恶行;温和平缓征税,而勤勉安抚众人。

催科不扰,催科中抚字。刑罚不差,刑罚中教化。 

【译文】

催收租税不能扰民,征税时要安抚体恤百姓;执行刑罚不能有错,行刑时要注重教导百姓。

刑罚当宽处即宽,草木亦上天生命。

财用可省时便省,丝毫皆下民脂膏。

【译文】

执行刑罚应该宽大的地方就该宽大,因为即便是一草一木都是上天赋予的生命,不能轻易践踏;花钱能够节省的时候就要节省,因为即使一丝一毫都是百姓的财物,不能够中饱私囊。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

做官为衙门人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译文】

在家里被妻妾怜爱,朋友一定会非常不满;做官时左右逢源官官相护,百姓一定会有抱怨之声。

官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君亲。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 

【译文】

做官不一定要尊贵显达,只期望不要辜负君王和父母。恩德不一定要广泛地施与,关键在于有益民生。所得的俸禄难道一定要丰厚吗?够养老就应该退休。不需要等到年老力衰,生病了就该辞官归故。

天非私富一人,托以众贫者之命。天非私贵一人,托以众贱者之身。

【译文】

上天并非私心让个别的人富有,而是托付给他众多贫困之人的性命;上天并非私心让个别的人有权势,而是托付给他众多卑微之人的命运。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译文】

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好人;做官一天,就要做一天的好事。

贫贱人栉风沐雨,万苦千辛;自家血汗自家消受,天之鉴察犹恕。

富贵人衣税食租,担爵受禄;万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责更严。

【译文】

穷困潦倒的人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自己的辛苦钱自己用,因此上天看到后会宽容地对待他; 富有显赫的人衣食都是百姓的租税,吃得是朝廷的俸禄,万千百姓的辛苦钱由一个人享用,因此上天对于他们的监督和责罚会更严厉。

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有事于民,无不应矣。

平日诚以事天,而天信之,则凡有祷于天,无不应矣。

【译文】

平时真诚管理百姓,百姓就会信任为官者,那么当有求于民时,就不会没有响应;平时虔诚地信奉上天,上天就会信任为官者,那么当向上天祈祷时,就不会没有回应。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底卿相。士夫徒贪权希宠,竟成有爵底乞儿。

【译文】

普通百姓如果愿意积德布施,就是没有官职的高官;为官之人如果只贪图权势博取恩宠,就是有官职的乞丐。

无功而食,雀鼠是已。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译文】

对于百姓没有功劳却享受着俸禄的官员,是老鼠、麻雀之类的害虫;肆意残害百姓却享受俸禄的官员,就是老虎、豺狼之类的恶兽。

毋矜清而傲浊,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终。

【译文】

不要孤芳自赏目中无人,不要只注重大事却忽略小事,做事不要开始积极到最后却消极。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译文】

后天的勤奋可以弥补本性的笨拙,勤劳节俭能够培养廉洁公正的品行。

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为锡福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约已裕民者,后代不昌大耶?居官浊,人以为百姓受害,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瘠众肥家者,历世得久长耶?

【译文】

做官清明廉洁,别人都觉得百姓有福,但我认为他为自己的子孙积福不少,你曾经见过自身节俭而厚待百姓的官员,他的后代却不繁荣昌盛的吗?做官贪污徇私,别人认为是百姓受害,但我认为他留给自己子孙的害处不少,你曾经见过欺压百姓以中饱私囊的官员,他的后代却恩泽绵长的吗?

以林皋安乐懒散心做官,未有不荒怠者。

以在家治生营产心做官,未有不贪鄙者。

【译文】

用在林间闲适享乐的心态做官,没有不荒废政事的。以经营自家产业的心态做官,没有不贪婪鄙陋的。

念念用之君民,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

【译文】

心系国家和百姓的是能带来恩泽的官员,

处事因循守旧,拘泥古板的是没有才能的官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是窃国民的官员。

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今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古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译文】

古代的为官之人谋求百姓安居乐业,现在的为官之人追求以权谋私。古代的为官之人关注为百姓谋福,现在的为官之人关注谋求上司的恩宠。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分。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分。

【译文】

在家的人不知道有官,心中坦荡,才能安守自己的本分;做官的人忘记自己的家,不谋私利,才能进到做官的责任。

君子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济人,故动辄成功。

小人苟禄营私,只任便安;而意在利己,故动多败事。

【译文】

君子做官不在乎事情难做或者好做,志在有益于百姓,因此一做事就能成功; 小人贪图利禄、以权谋私,随意做点事就心安了,只在乎谋求私利,因此事做多了就会败露。

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

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译文】

自己的本分是应尽的,每天做都还做不完,不要把这当做是假的;权力地位是偶然得来的,有一天还是会失去,不要把它当做是真的。

一切人为恶,犹可言也,惟读书人不可为恶;读书人为恶,更无教化之人矣。

一切人犯法,犹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更无禁治之人也。

【译文】

所有人做坏事,都能谅解,只有读书人不能做恶,如果读书人都作恶,就没有能教化百姓的人了;所有人违反法律,都能谅解,只有为官者不能违反法律,如果为官者都违反法律,就没有能执行法律的人了。

士大夫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

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译文】

士大夫助人利世,应该做实事,而不应博取名声,博取名声就会损害德行;

士大夫忧国忧民,应该牢记于心,而不该夸夸其谈,这样的空谈会遭到诋毁。

以处女之自爱者爱身,以严父之教子者教士。

【译文】

像未嫁的女子般爱惜自己的名节,像严厉的父亲教育孩子般教导学生。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译文】

执法严明像高山般岿然不动,保持自己的名声得像玉般洁白无瑕,爱护百姓像爱护自己的儿子,铲除侵害国家利益的人像对待仇人般狠绝。

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何别?释一大憝,与纵虎伤人者无殊!

【译文】

陷害一个无辜的人,和拿着刀杀人有什么区别?释放一个大恶人,和放老虎出来伤人没有两样。

针芒刺手,茨棘伤足,举体痛楚,刑惨百倍于此,可以喜怒施之乎!

虎豹在前,坑阱在后,百般呼号,狱犴何异于此?可使无辜坐之乎!

【译文】

针尖扎手,野草伤脚,全身都感到疼痛,刑罚的惨痛要比这些强百倍,为官者怎么能凭自己的喜怒随意对百姓施刑呢? 眼前有虎豹,身后有陷阱,人们百般呼号求救,大牢里的折磨和这情境有什么区别,为官者怎么能够让无辜的人遭受残酷的折磨呢?

官虽至尊,决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

官虽至卑,决不可以己之名节,佐人之喜怒。

【译文】

虽然位高权重,也绝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喜怒而草菅人命;虽然官职低微,也绝不能为了满足别人的喜怒而牺牲自己的名节。

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

【译文】

判断案情的官员,一定不能心有偏见;处理事务的官员,一定不能不深思熟虑。

无关紧要之票,概不标判,则吏胥无权。不相交涉之人,概不往来,则关防自密。

【译文】

不重要的案件,也不随意判决,那么官吏就不会乱用职权;没有交情的人,一律都不来往,那么想托关系的人就找不到门路。

无辜牵累难堪,非紧要,只须两造对质,保全多少身家。

疑案转移甚大,无确据,便当末减从宽,休养几人性命。

【译文】

无辜的人受到牵连很难为情,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案件,只要双方当堂对峙即可,以多保全几人的性命; 疑难复杂的案件,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应该从宽处理,这样就能多保全几条人命。

呆子之患,深于浪子,以其终无转智。昏官之害,甚于贪官,以其狼籍及人。

【译文】

愚笨的人带来的祸患,比放纵的人带来的祸患更深,因为他最终也不能变得聪明;

无能的官吏的危害,比贪婪的官员的危害更大,因为他的杂乱事物会牵连别人。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译文】

为官者愿意花一分心思,百姓就能获得十分的好处;君主能吃一点苦,百姓就能受到万分的恩惠。

礼繁则难行,卒成废阁之书。法繁则易犯,益甚决裂之罪。

【译文】

礼节繁复就会难以施行,最后就会束之高阁、没有实效;法规繁复就会容易违犯,这比死刑的危害更大。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

善移易风俗者。 当困其所易而渐反之,毋强矫其所难。

【译文】

善于教导百姓的官,应该用渐进的方法因势利导,而不能强迫众人明白;

要改善风俗的人,应该从容易处渐渐引导,而不能用强制手段去矫正难以改变的风俗。

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

【译文】

不会给百姓带来极大不便的政策,就不要轻易变更;不会给百姓带来极大好处的举措,就不要轻易实行。

情有可通,旧有者不必过裁抑,免生寡恩之怨;

事在得已,旧无者不必妄增设,免开多事之门。

【译文】

情理上可以说得通,

之前已有的制度就不用过分裁剪、抑制,免得滋生指责刻薄少恩的抱怨;

事情能够解决,就不要在原有秩序的基础上随意增设,免得产生许多事端。

为前人者,无干誉矫情,立一切不可常之法,以难后人。

为后人者,无矜能露迹,为一朝即改革之政,以苦前人。

【译文】

作为前辈,不要违背常情以求名誉,制定一些不易施行的法令,为后来者增加困难;作为后来者,不要为了夸耀才能、显露能力而在短时间内推进改革的政令,使前辈难堪。

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事在当革,无使后人长不救之祸。

【译文】

应该因袭的制度就要沿袭,不要给后来者开无缘无故更改政令的先河;应该改革的规则就要改革,不要给后来者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患。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译文】

只能为自己一人带来好处的事不要筹谋,要谋划能为天下人带来好处的事;只能带来一时利益的事不要筹谋,要谋划世世代代都能带来益处的事。

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

【译文】

不要做出小孩般的姿态,要有大人的气量。不要只为自己谋划,要有胸怀天下的志向。不要只为自己打算,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用三代以前见识,而不失之迂。就三代以后家数,而不邻于俗。

【译文】

运用夏商周三代之前的见识,而不陷入迂腐的困境;应用夏商周三代之后的治国策略,而不落入鄙俗之中。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译文】

有大智慧的人使国家兴旺,不过是善于汇集众人的智慧;十分愚蠢的人妨害国家,只因为他们喜欢刚愎自用。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译文】

我的地位越高,我的志向就越谦逊;我的官职越大,我的私心就越小;我的俸禄越丰厚,我的施赠就越多。

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察吏者何?无求于吏,则吏察矣。

【译文】

怎样安抚百姓呢?不要从百姓那里求取事物,百姓就安乐了。怎样监察官吏呢?不要向官吏索求财物,官吏的优劣就可以察视清楚了。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译文】

不可以借助公共法律来报个人仇怨,不可以借助公共法律来报答私人恩惠。

天德只是个无我,王道只是个爱人。

【译文】

上天的德性只是在于无私忘我,君主的统治之道只是在于仁爱百姓。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译文】

只有有主见,对待天地万物才能有我自己遵循的原则;必须要舍弃私心,才能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一切。

治道之要,在知人。君德之要,在体仁。御臣之要,在推诚。用人之要,在择言。理财之要,在经制。足用之要,在薄敛。除寇之要,在安民。

【译文】

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君主的德性关键在于体恤仁爱,管理臣子的关键在于推诚布公,任用人才的关键在于听取谏言,管理财务的关键在于精心计算,丰衣足食的关键在于减轻赋税,消除盗贼的关键在于安抚民众。

未用兵时,全要虚心用人。既用兵时,全要实心活人。

【译文】

战争没有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谦逊地任用人才;战争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以真心待人、减少人员伤亡。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故夷齐非汤武,明臣道也。不然,则乱臣接踵而难为君。

天下不可一日无民,故孔孟是汤武,明君道也。不然,则暴君接踵而难为民。

【译文】

天下一天都不能没有君主,因此伯夷、叔齐指责商汤和周武王,以此来明确做臣子的正确方法,不这样的话,乱臣贼子就会不断产生,使君主痛苦;天下一天都不能没有百姓,所以孔子、孟子肯定商汤和周武王,以此来明确君主的正确方法,不这样的话,暴戾的君主就会不断出现,使百姓痛苦。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译文】

朝廷之上,要把培养刚正之气作为首要工作,国境之内,要把培养人力物力的工作视为根本。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译文】

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是精神气,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