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文阅读

 凌蝶影 2024-04-07 发布于江苏
中国针灸 2007,(04),306-308

不同针刺手法调节体温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CAJ下载 PDF下载

永久保存本文,请下载至本地

季淑梅 阎丽

燕山大学西校区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燕山大学西校区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秦皇岛066004,秦皇岛066004

    要:

目的:介绍近年不同的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效应的研究,并探讨其产生体温效应的机制。方法: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穴位的作用及其疗效,随着手法引起的温度变化而不同,针刺补法引起体温升高,而泻法则引起体温下降。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不同的针刺手法引起的皮肤温度变化与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有关。

作者简介:季淑梅(1964-),女,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生理学。e-mail:jsm110@sohu.com;

收稿日期:2006-09-08

Mechanisms ab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methods on body temperat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eedling manipulation methods on the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in recent years,and to probe the mechanism.Methods It is reviewed from clinic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and other aspects.Conclusion The function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re changed with temperature changes induced by different needling manipulations.Reinforcing method of acupuncture can increase body temperature,and the reducing manipulation can decrease it.The temperature of body surface is decided by blood circulation,excitement extent of the sympathetic nerve,and metabolic state of the tissues,and other aspects,which are 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of skin temperature induced by different needling manipulation methods.

Keyword:

Method of Reinforcing-Reducing;Acupuncture Therapy/methods;Body Temperature /am eff;

Received: 2006-09-08

针刺手法是指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是促进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针刺补泻法是根据《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施治原则而确立的两类相对应的针刺手法。凡是有助于振奋人体正气,使减弱的功能恢复旺盛,称为补法;凡是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转向平和,称为泻法。本文介绍近年来有关不同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1 不同针刺手法体表温度效应的临床研究

1.1 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体表温度的影响

李平等[1]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使用石氏捻转补泻针法、传统捻转补泻针法、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针法及平补平泻法对其合谷穴进行针刺,并于实施手法后的即刻, 手法后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各测试拍照1次,动态观测各操作手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同泻法实施后,所有时相都表现为降温效应;各补法都可使皮温升高,且与其相对应的泻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留针无手法在针后即刻表现为降温,从针后10分钟到针后30分钟之间各点表现为升温,与针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平补平泻手法在实施手法1分钟后,所有时相表现为微弱的升温,与针前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李平等[2]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动态观察针刺健康人的足三里穴后捻转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对人体胃脘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使胃脘部的皮肤温度产生不同的效应,即补法升温,泻法降温。王艳君等[3]以30名健康学生作为受试对象,采用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对健康人左侧曲池穴进行针刺,观察针刺前及针刺后1、5、10、15、20分钟不同留针期间的同侧商阳穴和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结果显示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在同侧商阳穴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针刺后5、10、15分钟与针刺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侧少商穴,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升高,针刺后5、10分钟与针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针刺手法尽管也有一定的穴位温度升高的趋势,但与针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循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许金森等[4]对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针刺,并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记录这些志愿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发现,在基础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针刺可使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上的皮温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在基础皮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针刺可使沿该经脉的皮温升高或诱发出连续不断的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针刺对部分受试者体表IRRTM的影响不大,但可使之变得更加连续、规整。另外,针刺的影响有时是双侧性的,针刺时对侧同名经的皮温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

1.2 不同针刺手法对患者体表温度的影响

程宇等[5]以8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为受试对象,并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针刺组操作手法:人迎穴用雀啄手法直刺进针33~54 mm,然后使用捻转补法3分钟;极泉穴针刺进针16~33 mm,施提插泻法;太渊穴直刺10 mm,施捻转补法3分钟;心俞、膈俞、脾俞、肾俞4穴均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33~54 mm,并施以捻转补法1分钟;风池、完骨、天柱3穴直刺进针33~54 mm,并施捻转补法1分钟。西药组及中药组分别使用地巴唑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结果表明针刺组治疗后患者患侧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临床疗效明显;针刺组治疗后患者患侧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治疗前后变化幅度(P<0.05或P<0.01),且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张学勋等[6]对30例单纯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观察患者面部迎香、巨髎两穴的皮肤温度变化。其方法是取位置在内踝上3寸处胫骨面上的“腿面颊”穴,针刺时针尖向上平刺,得气即可,然后用红外线测温仪对面部温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针刺“腿面颊”穴患侧的表面温度是呈上升趋势的,其次经过针刺治疗48小时后,也可以看出患侧的温度比治疗前温度升高了4 ℃以上。针刺“腿面颊”穴治疗面瘫时其面部温度升高,从而取得显著疗效。Manabu Maeda 等[7]使用温度热像仪测量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人(简称硬皮病)在电针刺激治疗后其皮肤温度变化。此试验以11例硬皮病(PSS)患者、6例光谱混乱型硬皮病(SSD)患者以及7个健康人作为试验对象,用低频电流的电针刺激他们的一侧手臂30分钟,并用温度热像仪记录病人的皮肤温度和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结果发现,9例PSS患者和5例SSD患者,在针刺时两侧的手部温度都升高了,但是7个健康人温度没有升高。

2 不同针刺手法体表温度效应机理的实验研究

由于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针刺后引起的表面皮肤温度变化与针刺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的作用有关。下面着重从这3个方面阐述其机理。

2.1 针刺对血液循环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国祥等[8]采用超声测定技术对电针刺激过程中大鼠髌骨腱血流状态进行观察,并利用药物阻断外周血管运动神经末梢神经递质释放的方法,对其血流状态的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针刺能影响大鼠髌骨腱血流状态,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局部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共同调整来实现的,缩血管神经纤维活动优势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体表温度降低;舒血管神经纤维优势时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体表温度增高。日本学者小田刚[9]以后肢阻血、外周血液循环障碍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探讨针刺对骨骼肌血流量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未处置)、阻血组、阻血加针刺组、阻血加电针(EA)组,分别测定各组的骨骼肌血流量。结果表明阻血组较对照组肌血流量明显降低;留针5小时后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血流量无明显变化;EA 1小时、EA 15分钟组骨骼肌血流量与阻血组相比有增多倾向;但EA 5小时组及EA 1小时×5次组, 较阻血组和留针组肌血流量显著增加;EA 15分钟×5次组,骨骼肌血流量较EA 5小时组增加,呈明显高值。由此表明,短时间反复电针刺激能增加阻血肢的肌血流量。

2.2 针刺对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为民等[10]用电刺激麻醉大鼠的外周神经传入纤维可诱发躯体-交感神经反射。另外,用直径为0.34 mm的毫针刺入大鼠的后肢背外侧(相当于环跳穴的位置) 约4~5 mm深,以大约2次/秒的速度捻转毫针,发现针刺能抑制躯体-交感神经反射。其结果提示,针刺可影响交感神经的反射活动。董泉声等[11]观察了电针对兔皮肤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此实验以兔股后皮神经所含感受性单位为对象,将9类皮肤感受器组合为有髓低阈机械感受器、有髓高阈机械感受器和无髓纤维感受器等3类。结果表明不同的感受器电针阈值不同,表现为无髓纤维感受器电针阈值最高,其次是有髓高阈机械感受器,有髓低阈机械感受器的电针阈值最低。刘里远等[12]研究发现大鼠皮肤中存在纵贯全身的系列交感物质分布线,连续清晰,左右对称,在头部和肢体末端形成环路。在沿物质分布线经过的背上部切断皮肤,可以显著阻断针刺“足三里”产生的针刺效应,表明这些交感物质分布线就是针刺信号的传递线。以上实验说明皮肤传递针刺信号的通道及其实质是交感神经敏感线,而血管本身是体内最典型的交感神经敏感通道,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血管壁上,严格控制血管壁的张力和血管的血流量,通过针刺能影响皮肤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进而调节血管收缩与舒张,使温度发生相应改变。

2.3 针刺对组织新陈代谢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琴玉等[13]发现针刺可以使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收缩因子血浆内皮素下降和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刘丹等[14]发现针刺能够使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的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前列环素(PGI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血管壁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强烈扩血管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半衰期仅3~5分钟,迅速代谢生成6-Keto-PGF1。孟智宏等[15]以脑梗死鼠为实验模型,针刺后检测出血液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能荷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ATP酶是影响基础代谢下产生热能的主要酶,酶促释放的能量除用于机体生理过程外,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因此,针刺可通过调节血液中ATP的含量来改变生物体表温度。

3 小结

安静状态下,人体的热量借助血液循环由体内传至体表。如果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则体表温度增高;反之,则体表温度降低。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受着皮肤血管口径的影响,血管管径的调节是血流量调节的直接的先决条件,而血管管径的改变则受交感神经控制。针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紧张度来控制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状态,进而控制血管管径的大小、血流量的充盈程度、血流速度,从而导致患者体表温度的改变。针刺补法可使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管径增大、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人体表的温度升高;而泻法则效果相反。其次,针刺还可使一些能控制血管收缩与舒张状态的代谢物质含量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调节体表温度的作用。总之,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状态发生相应改变,从而达到调节体温、提高疗效的作用。

按神经生物学观点,针刺效应始动于穴位感觉传入系统,不同针刺手法作用的感受器类型、针刺信息的上传通路及对相关中枢的具体作用、中枢间的相互联系、整和后调控信息的下传途径及各个环节的传递因子等机制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刺引起的温度变化的机制涉及感觉传入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及中枢发热介质、中枢解热介质的活动,应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应用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化学和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等方法,系统地探讨针刺手法导致体温变化的内在原因和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对其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32

[2] 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脘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天津中医,2002;19(4):51

[3] 王艳君,蔡辉.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1):42

[4] 许金森,胡翔龙,汪培清,等.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针刺研究,2002;27(4):255

[5] 程宇,石学敏.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中国针灸,2003;23(9):506

[6] 张学勋,钟非,陈冬,等.针刺“腿面颊”对面部温度影响的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37

[7] Manabu Maeda,Hisayo Kachi,Naoki Ichihashi,et al.The effect of electrical acupuncture-stimulationtherapy u-sing thermography and plasma endothelin(ET-1)levels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PSS).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1998;17(2):151

[8] 王国祥,刘殿玉.电针刺激对大鼠髌骨腱血流量变化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321

[9] 小田刚.针刺对大鼠后肢阻血后肌血流量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2):112

[10] 李为民,吴根诚,花冈一雄,等.躯体-交感神经反射:一种可用于研究针刺原理的实验模型针刺研究.针刺研究,2001;26(3):234

[11] 董泉声,董新民,李海明,等.电针对皮肤感受器活动影响的观察.四川中医,2002;20(2):9

[12] 刘里远,张慧,潘娟.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中国针灸,2003;23(1):23

[13] 王琴玉,唐巍.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上海针灸杂志,2003;22(3):6

[14] 刘丹,樊爽,慈玉莹.针刺对肾性高血压大鼠6-酮-前列腺素F1及血栓素B2影响的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69

[15] 孟智宏,杜元灏.针刺对脑梗死鼠脑心组织及血液ATP、ADP、AMP及能荷的影响.天津中医药,2005;22(3):233

CAJ下载 PDF下载

永久保存本文,请下载至本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