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株行距配置对塑料大棚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笑大 2024-04-08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摘  要:为了探索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大棚黄瓜栽培模式,以黄瓜品种'硕丰218’为试材,在3500株/667 m2左右栽培密度下,以传统大小行栽培(大行距0.80 m,小行距0.40 m,株距0.315 m)为对照,研究了T1(大行距1.0 m,小行距0.40 m,株距0.27 m)、T2(大行距1.20 m,小行距0.40 m,株距0.235 m)、T3(大行距1.40 m,小行距0.40 m,株距0.21 m)、T4(大行距1.60 m,小行距0.40 m,株距0.19 m)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黄瓜植株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距增大、株距减小,黄瓜株高和叶面积呈升高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叶片色素含量、果糖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T2处理最高,产量方面以T2处理折合667 m2产量最高,且与CK相比增产4.26%。综合本试验结果,大棚黄瓜可采用大行距1.20 m、小行距0.40 m、株距0.235 m的栽植模式。

关键词:株行距配置;黄瓜;生长;产量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中国设施主栽蔬菜,管理以人工为主,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高[1],难以满足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要求,亟需向轻简化、机械化转型[2]。但是,设施黄瓜种植茬口多,栽培方式多种多样,缺乏标准化栽培模式,是目前制约机械化推广的重要因素[3]。人们普遍认为,加大行距、减小株距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较为有效的方式[4-5];并且研究表明,合理的株行距配置可以有效调节作物群体结构,改善群体环境,增加植株群体光能捕获率,促进生长,增加产量[6-8]。为此,本试验开展了大棚黄瓜适宜株行距配置研究,以期探明大棚黄瓜机械化生产的标准化株行距配置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于济南市莱芜区安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跨度外保温塑料大棚内进行,大棚长度50 m,跨度20 m,脊高6.5 m。黄瓜嫁接苗 '硕丰218’'合力二号’购自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2月移栽,高畦种植,生长期常规管理。

1.2   试验设计

在栽植密度为3500 株/667 m2的条件下,设置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CK(大行距0.80 m,小行距0.40 m,株距0.315 m)、T1(大行距1.0 m,小行距0.40 m,株距0.27 m)、T2(大行距1.20 m,小行距0.40 m,株距0.235 m)、T3(大行距1.40 m,小行距0.40 m,株距0.21 m)、T4(大行距1.60 m,小行距0.40 m,株距0.19 m)。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面积约50 m2。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生长指标

每个重复选择长势一致的6株植株挂牌标记,于定植后25和75天分别测量其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

1.3.2 生理指标

盛果期每重复选择长势一致的3株植株,于晴天 9:00—11:00采用CIRAS-3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生长点下方第4片功能叶的光合参数,同时采用TTC法测定根系活力,采用乙醇浸提法测定叶片色素含量[9],采用间苯二酚显色法[10]测定叶片果糖和蔗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11]测定叶片淀粉含量。

1.3.3 产量及品质指标

每个重复选择长势一致的6株植株挂牌标记,记录每次采收果实数和单果重。每重复于盛果期选取植株相同叶位的3个商品果,测定品质。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 G-250 染色法、维生素C含量采用 2,6-二氯酚靛酚法[9]。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和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行距配置对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2.1.1 株高、茎粗和叶面积

由表1可知,随着行距的增加、株距的减小,定植后25天的黄瓜株高和叶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茎粗以T4处理最低,与CK相比显著降低8.58%。定植后75天的黄瓜株高和叶面积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T4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叶面积方面,除T1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CK,但在T2处理之后,植株叶面积的增长趋势也随着行距增大、株距减下,逐渐减缓;茎粗呈降低的趋势,以T4处理最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图片

2.1.2 叶片色素含量

如图1所示,株行距配置对黄瓜叶片色素含量影响显著。随着行距的增大,叶片Chl.a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2处理Chl.a含量分别比CK、T1、T3、T4处理高7.6%、1.6%、7.6%、17.6%;Chl.b及Car.含量与Chl.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均以T1处理最高。

图片

2.1.3 叶片光合特性

如表2所示,随行距的增大、株距的减小,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T2处理时达最大值,与CK相比提高13.56%,但差异不显著。黄瓜叶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趋势一致且均以T2处理最大,T4处理最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浓度则与净光合速率呈相反的趋势,以T4处理最大,T2处理最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图片

2.1.4 根系活力

由图2可知,不同株行距配置处理下对黄瓜根系活力的影响,随行距的增大、株距的减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T2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与CK相比显著提高12.99%。

图片

2.1.5 叶片糖含量

由表3可知,不同株行距配置下对黄瓜叶片果糖、蔗糖含量随行距增大、株距减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果糖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与CK处理相比提高了22.52%;蔗糖含量以T3处理最高,与CK相比提高了17.46%;淀粉含量则与果糖、蔗糖含量呈相反趋势。

图片

2.2   株行距配置对黄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2.2.1 果实品质

由表4可知,随着行距增大、株距减小,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可溶性糖及维生素含量以T3处理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2.70%、10.95%,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8.12%、18.75%。

图片

2.2.2 产量

由表5可知,随着行距的增加,株距的减小,黄瓜单果重呈下降的趋势,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及折合每667 m2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T2处理最高。除T4处理外其他各处理折合每667 m2产量均高于CK,其中T2处理与CK相比增产4.26%,T1、T3处理与CK相比分别提高2.41%和1.67%。

图片

3.

结论

研究表明,株行距配置的优化可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情况,提高植株光合能力,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12-13]。但过度的加大行距、减小株距,会导致植株间遮荫严重,株间竞争加剧,造成植株徒长、茎杆细弱等,影响植株生长发育[14]。本试验中,相同的栽培密度下,T2处理的黄瓜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说明T2处理的株行距配置更为适宜。因此,可将大行距1.2 m,小行距0.4 m,株距0.235 m作为大棚黄瓜推荐栽培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牧野, 李建平, 李俊杰. 成本收益视角下中国设施蔬菜生产效率研究——以黄瓜、番茄栽培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12): 170-183.

[2]  王江, 李浩, 马志伟, 等. 国内外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 44(1): 124-130. 

[3]  陈玉梅,李治国,张武斌,等. 设施农业宜机化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J]. 农业工程,2022,12(s1):22-24.

[4]  宋卫堂, 李明, 宋坚利, 等. 基于“农艺-农机-设施”融合的设施番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构建与验证[J].农业工程技术, 2022, 42(4): 47-50.

[5]  陈先知, 苏世闻, 雷大锋, 等. 基于农机农艺融合的浙南设施番茄宽沟窄畦栽培模式研究[J]. 中国蔬菜, 2022(8): 73-77.

[6]  Amare G, Gebremedhin H. Effect of plant spacing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L.) in Shewarobit, Central Ethiopia[J]. Scientifica, 2020(3): 1-6.

[7] 王强. 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7.

[8]  邹豪, 孙明琴, 田永强, 等. 农艺农机融合的设施番茄栽培参数优化研究[J]. 中国蔬菜, 2022(2): 63-68.

[9]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汤章城.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11] 高俊凤.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2] 伏文卓, 李涛涛, 高艳明, 等. 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塑料大棚番茄果型分级及冠层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20, 29(11): 1677-1685.

[13] Edgar O, Gweyi Onyango J, Korir N. Plant row spacing effect on growth and yield of green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in western Kenya[J]. Archives of Current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7,7(3):1-9.

[14] 陈真真, 李仪曼, 栾恒, 等. 垄向和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番茄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3): 63-67.

*项目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济南市农业应用技术创新计划项目(济农财〔2020〕31 号)。

作者简介:程小芸(1999-),女,安徽宿州人,研究方向:设施蔬菜栽培。

**通信作者:魏珉(1968-),男,山东济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设施蔬菜与无土栽培。

图片

  2024年出版12期,刊号:CN11-5436/S。

  邮发代号:82-133

  订阅方式: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邮编:100125

  订阅电话:010-591970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