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七、民主式教学中没有差生(4)(二十八)

 魏书生研究院 2024-04-08 发布于山东

第五、民主式教学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理论以培养人的一切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

七、民主式教学中没有差生(4)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自由呼吸的空间。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种天然的差异正是教育的基础性资源正因为学生之间个性差异的存在,才需要我们整合全部的智慧和才华,把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来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才使得我们的工作充满了魅力和挑战。

对于多元化的世界来说,每个人都是人才,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牛存,在未来社会上的立足,是靠他的个性特长而不是靠他的弱点和缺点,发现、发展学生的长处比纠正学生的错误更重要。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什么都好,我们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天才来欣赏,才会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创造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构筑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能跑的就让他跑起来,能跳的就让他跳起来,是牡丹就让他尽情展示他的富丽华贵,是小草就让他尽情舒展生命的翠绿和顽强。这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理解和沟通。教师和学生不仅有语言层面上的你问我答,而且有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师生双方真诚地交流意见,实现知识、经验和意义上的共享,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自主人格的生成。

学生在未人学时,有对学校美好学习生活的,也有着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憧憬和积极性不长时间就被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满堂灌"打击殆尽。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是由教师的拙劣的教学方法造成的。

教师培养学生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不允许教师墨守成规也不允许教师一味地面于个人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开拓创新,依据学生的情况,不断地寻找适合于学生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保持一种奉献的精神,把知识、智慧和爱心奉献给每一个学生。要深人挖掘教学中的智力潜力和审美价值,并把它们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认为,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可以使人的需要感到满足,引导肯定性情感,能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使兴趣易于产生和巩固,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成功感,成功次数越多,兴趣会越浓,动力就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在教师看来微不足道,学生也会像完成一个重大科研课题一样,由衷地感到高兴,继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以及成功感或成就感。

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树立信心、巩固兴趣。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原有水平,提一些基础性的简单性的问题,使他们调动原有知识就能回答,讲授的内容和设计的作业要形成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着。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严格控制总量,要有精品意识,如果一味追求数量,容易使学生丧失做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虽然迫于压力作业也能完成,但采取消极应付办法,导致作业效能低下。

教师要教育自己的学生:“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一股劲儿做好一件事可以做;一下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就是365个一点点,进步就是向前,今天就是对昨天的突破,每天都进步将使每一天都在收获中充实和饱满。

现实中的学生永远是我们认识学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他们是有个性的、发展的、有差异的和拥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他们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也是教育活动过程中复合主体的一办。这个问题解决了,作为教育者才可能树立一个抛弃浮躁、远离功利、健康科学的学生观,才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发现并挖掘他们身上的巨大发展潜力,才能从他们身上那些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的行为中找到亮点并看到明天的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