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一个阿米巴长的自述(3)往下讲。 王经理的自述: 在降本增效方面,首先是原材料费的经费削减。这个原材料费是从其他上海工厂购买五金加工用的原材料锆棒的经费,所以,从对上海工厂提出降低锆棒购买价格的要求开始了这项工作。但是,出于锆的材料价格降不下来这一原因,所以,只得到了不能降价的回答。这时,成员中有人建议,一根锆棒如果能从原来做出17个零部件变为能做出18个的话,每一个的单价不就变得便宜了吗?于是,对于多做出一个的问题开始了讨论。 如果能把锆棒的长度加长20mm的话,就可以多做出一个零部件,就此向上海工厂提出了要求协助的请求。与此同时,还对能否使切割锆棒的金刚石刀的刀刃厚度变薄进行了讨论,这是事业部技术部门的工作。如果想利用现有的锆棒长度多做出一个插芯,则必须使现有的切割刀刃的厚度1mm 薄到0.6mm。于是,找到了能够制作0.6mm刀刃的厂家,几经周折终于引进样品进行了试验。最初的样品发生了切不断、断裂、弯曲的现象,完全无法使用,尽管进行了多次反复试验,最终也没能成功。 从台湾的厂家那里也拿到样品进行了鉴定,也是不能完成理想的切割。经过多次失败,最终了解到,如果是厚度 0.8mm的刀刃的话,厂家则有能力完成。关于探讨加长锆棒长度的工作,技术部门方面进行了不断的研究,通过改善成型、烧制工序中发生的弯曲问题,结果成功地加长了10mm。通过两个方面的改善,即导入厚度为0.8mm 的切割刀刃、使锆棒的长度加长10mm,终于实现了从一根锆棒中做出18个插芯的设想。其结果,2022年度实现了一年削减1000多万 RMB的经费。 下一个是关于削减零件费的经费活动方面。 零件是在电子器件中使用,尽管好不容易找到了可以加工电子零件的厂家,但是,因为质量不稳定,购买后也总是退货。另外,电子零件几乎都依靠来自日本的进口。为了降低成本,无论如何必须筹措国内生产的产品。我很早之前就进行了零件的国产筹措工作,但是,没有发现能满足规格要求的加工厂家,因此,技术负责人与材料负责部门一起进行了较长期的艰苦奋战。当时很多零部件加工厂家的状态是,当给他们看零件的图纸问能否加工时,回答说没问题,但是,对于报价的回答和样品的交货期,却到了约定的日期也不提交,在反复催促下,好不容易到手的样品,在质量上根本无法使用。在开始时,技术负责人随便碰到什么厂家都跑去进行样品鉴定,后来意识到这是浪费时间,于是改变了方式,先审核厂家,即确认生产线、质量管理状态和现场环境,在与合格供应商进行比较并感觉还可以之后,再进行报价、样品鉴定。 费尽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拿到了能够满足的样品,能作为电子零件使用的SUS304终于完成了,大家十分高兴,还做了认定,在就要进行批量生产之前,为了安全起见进行了材料分析,结果发现其材料是SUS303,与SUS304 是不同的材质。令人愕然的是,尽管从零件厂家那里得到的材料证明书上写明是SUS304,而材质却不是。经过追问原因得知,从材料厂商那里买来时就出现了差错,而零件厂家也全然不知。通过此事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当采用零件厂家时,不要相信厂家提出的数据、资料等,一定要自己亲自确认。之后,再次委托这个厂家用SUS304做加工,结果因无法加工而辞退了这个工作。后来得知,关于 SUS、铁镍钴合金等难切削材料的加工,如果不培养零件厂家则不能完成,于是,在技术部门的协助下,开始了对加工机械的种类、工具的材质、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指导。 由于得到了日本方面多次的反复指导,终于实现了难切削材料SUS304的批量生产。2023年度取得了筹措率为65%、金额为一年2900多万元的效果。现在,零件的合格率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几乎已经达到了100%,带来了零件大幅度的成品降低。我认为这是一个以负责人为中心,毫不放弃地在全体人员参加下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 最后,对本次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为了单位时间核附加值的提高,需要阿米巴负责人在向阿米巴全员注入灵魂的状态下,采用单位时间核算表,通过全体员工参加经营使经费最小。全体员工参加经营,就是要以实现经营的原点,即“销售额最大,经费最小”为目标,最终实现阿米巴经营模式在企业中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