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磊:家宴菜谱

 常熟老李jlr5mr 2024-04-08 发布于江苏

这册35年前的旧书,一尘不染,不知道前主人有没有跟着菜单做过家宴?

图片

于昆明旅行的途中,某个午后,十分偶然地,拜访了大观书屋,与书屋女主人子涵小姐一见如故,从她手里,得到了一册《家宴菜谱》。

陈年的菜谱,如今在旧书市场上非常抢手,大观书屋内,收藏着相当数量的旧菜谱书籍,同去的饮食界友人,如获至宝,几乎一举扫空了人家的书柜。

这册《家宴菜谱》出版于6月89年19,中国食品出版社出版。我手里这册,是出版第一个月里的第三次印刷,数量达到21万册,售价1.85元。那是一个大家还在读书的年代,真令人怀念。

作者王柏春,跟滑稽戏泰斗周柏春先生同名。柏春这种名字,有着显著的年代感,如今大概一万个男人里,挑不出一个叫柏春的。王柏春是北京美味斋饭店的老厨师,数十年经验的老法师,搁在今天要人称大师,写这样一本小册子,自然不在话下。

《家宴菜谱》一共写了20桌家宴,开了20份菜单,分成三档,普通家宴、中档家宴和高档家宴,咬文嚼字一下哈,三档里,没有低档,是普通,真好真体面,我喜欢。每张菜单八道菜,并没有分冷碟子、热碟子、汤、主食和点心,如今我们已经习惯如流的宴请模式,当年似乎并没有科普到家庭。整册书,通篇是那个年代的动足脑筋,花样百出。那个年代距离今天是35年,沧海桑田并不需要千百年,35年足够沧桑一轮了,叹叹。

图片

一点读后感。

当年的家宴,用相当多的肉丁、肉丝、肉片,肉还是很珍贵的食材,需要切丁切丝切薄片,来炒个体面的待客佳肴,花生肉丁,菜心肉片,银丝肉丝,肉丝海带,冬笋肉片,韭黄肉丝,咖哩牛肉片。读读书,想到我自己,也是吃这些肉丝肉丁肉片长大的,教包子学习做菜,最基础的,也是教他熟练掌握肉丝肉丁肉片的猛火快炒,最快手、最省能源、最绿色环保的一路菜,中国人民最擅长的国技,换其他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人民群众,你请他或者她,炒一个碟子来试试,基本都是滑铁卢。这一路菜,也是食堂菜的主力,大学毕业之后,不太有机会吃到食堂饭菜,不知如今的大学生是不是也经常吃肉丝肉丁肉片?说远了,肉丝肉丁肉片,现在连家常菜大概都算不上了,家宴待客,就更不可能上台面了。

而大块肉,或者说大份肉,始终是家宴上的必备体面,这个倒是万古长存的一个好习惯。比如,菜谱上的大白蹄汤、樱桃汁肉、元宝肉、东坡肉、海带红烧肉、生煎肉饼、粉蒸肉、走油肘子、红焖肘子、炸猪排、腐乳汁肉等等,基本上,至今也是拿得出手的。

鸡和鸭,也是要紧的,芝麻鸡,芙蓉鸭球汤,红烧鸡块,红排鸭酥,香酥鸭脯,干菜焖鸡块,竹笋腌鸡汤,黄焖鸭块,清蒸全鸡汤,熘鸡脯,铁排童子鸡,纸包鸡,脱骨母油船鸭汤,等等。当年的食材,鸡和鸭,差不多就是天花板了。好在那个时候,鸡有鸡味,鸭有鸭味,鸡和鸭都有格调,跟今天不一样。

图片

至于鱼虾,是家宴上非常必须的角色,肉禽是男主角,鱼虾是女主角,而当年的鱼虾,选择是不多的,捕捞技术简单,运输工具简陋,鱼在水里,人在桌边,隔着千山万水。干烧黄鱼、糖醋黄鱼,黄鱼不值钱的黄金年代。连一碟赛蟹粉,也用到大黄鱼肉六两,鸡蛋黄二两五钱。搁在今天,是要尖叫的。还有软焖草鱼、青鱼煎糟、凤尾虾仁、铁排鲳鱼、红烧鲤鱼、松鼠鳜鱼。那个时候还不太看见东星斑、苏眉、青衣,一个海域附近的居民,就近吃家门口海里的鱼虾,东海的吃东海,渤海的吃渤海,跟现在的天地一家亲,是不同的。

肉圆在普通家宴菜单上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珍珠肉圆,菜心肉圆,炸肉圆,肉圆粉丝汤,肉圆是暖老温贫的楷模,读完书,掩卷叹息,去厨房泡糯米,晚上清蒸一盘珍珠肉圆,也叫蓑衣丸子。

酿青椒,列在中档家宴菜谱上,王柏春师傅的推荐语,写的是:椒肉肥浓鲜香。

虾仁吐司,王师傅说,虾仁香脆鲜嫩,佐酒佳肴。

虾子茭白,王师傅说,色泽金黄,咸中带甜,鲜嫩适口。

这几碟菜,是我童年,家里经常做的,难忘。

书看完,最想吃的、没有吃过的,有两道菜。

一道是慈姑扣鸡汤,慈姑也可以写作茨菰,这册书上写的是慈姑,符合江南的习惯,苏州人称慈姑是清朝姑子,拖一根长辫子。很爱食慈姑,又粉又清苦,回甘很正派,很高级的口味。这个菜,慈姑与鸡一起清蒸而已,并无机巧,王柏春师傅不知是自己创作出来的,还是苏浙哪个村落里挖掘出来的?总之,想吃。

另一道,是带鱼卷肉,列在普通家宴菜谱上。这道菜,是拿肥大带鱼,片出两条长肉来,切寸段,然后卷肉麋,成带鱼卷,滚满干细粉之后,油煎并红烧。想想都腴美不已,搁到今天,不妨像法国菜那样,位上,一人一卷,装个粉碟。除了红烧,还可以衍生多个版本,比如糖醋的、鱼香的,等等。

这册旧书,35年前的旧书,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跟新的一样。不知道这本书的前主人,有没有跟着菜单做过家宴?巧的是,书里居然还夹了一枚指甲盖大小的大头照,书的前主人忘在了书页里。我拿给子涵小姐看,子涵小姐说,照片上的女子,就是书的前主人,她认识她,这本书,是从她家里收来的,子涵小姐记得很清楚。照片上的女子,穿着当年的时代衣裳,干干净净,烫着体面的卷发,眉目清秀,一点点辛苦,一点点清寂。我把照片依然留在书里,让一种忘记继续忘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