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中的黄河,来看看会几首?

 地图帝 2024-04-08 发布于上海

每一位炎黄子孙心里,都有一条黄河。

黄河长约5464千米,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居世界第六。黄河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注入渤海。

青藏高原腹地巴颜喀拉山高耸入云的冰川脚下,水珠点点滴下,形成一曲曲涓涓溪流,慢慢汇聚成河流,出高山,入峡谷,飞流奔腾,一路咆哮,如同一条纵横驰骋的蜿蜒巨龙,昂首高歌,奔流到海。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源头河称为那扎陇查河。古代认为黄河源头是人类无法抵达之地,来自天上,或来自银河。

唐朝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朝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卡日曲和玛曲汇流后,一头扎入青藏高原上一对姐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

641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在鄂陵湖风吹醉人的岸边,吐蕃之君迎娶文成公主,唐朝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向历史承诺:“唐与吐蕃,亲为一家。”

黄河过鄂陵湖后,水势逐渐开阔,在青藏高原的松潘高原,受岷山阻挡,流向由西北-东南改为东南-西北。黄河绕着阿尼玛卿山,拐了一个180°的弯,几乎掉头。这里是“河曲之地”,水草丰茂,适合养马,盛产河曲马。

唐朝白居易的《羸骏》:“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白居易怀才不遇,将自己比喻为周穆王八骏之一的骅骝马,在河曲边踏冰、卧雪、长嘶。

黄河离开青海南山后,进入河湟地区,这里主要有三大河谷,从北往南包括大通河、湟水、黄河。河湟地区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之处,人口占到青海的八成。

西汉在大通河与湟水汇流处以西,设破羌、安夷、临羌、护羌等县,安置西羌降卒。从用词来看,破、安、临、护,有海纳百川、气吞山河之势。

宋朝刘挚的《路虞部得代还》:“边兵近日屯湟水,汉将何时入玉关。”

黄河从青藏高原下来,与洮河汇合,这里有刘家峡水库。

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从东北迁居到河湟及青海湖地区,唐朝与吐蕃曾在吐谷浑势力范围激烈交战。

黄河接纳洮河后,地势骤降,以气吞九天之势磅礴而下,直至兰州。古称金城的兰州位于青藏高原、河西走廊、陇西高原、秦岭之间的过渡带,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王祎的《兰州》:“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黄河离开兰州后,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奔流。宁夏中卫至石嘴山这一段,因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还有贺兰山作为屏障,称为塞上江南,即西套平原(宁夏平原),大致是贺兰山与黄河围成的区域,南为卫宁平原,北为银川平原,中间是青铜峡。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称帝。后来西夏也定都于银川,凭借黄河之利对抗宋辽金长达二百多年。

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吐蕃进攻灵州(今宁夏吴忠),为唐朝大将路嗣击败。杜甫闻之,作《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意思是黄河从青海卷塞而来,唐军从萧关、陇水杀到,河水与大军在灵州相会,足见金戈铁马宏伟气势。

北宋吕南公的《黄九游河州》:“黄河东背贺兰山,回望尘沙万里宽。”

南宋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黄河在河套地区受阴山山脉阻挡,流向由南-北改为西-东,角度约为90°,呈弧形拐弯。

明朝黄佐的《用兵河套》:“黄河屯地险,白草隔天骄。河套深藏马,阴山远射雕。

唐朝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河在河套地区的前套平原,受阴山山脉的支脉蛮汉山、吕梁山脉的支脉管涔山阻挡,流向由西-东改为北-南,角度约为90°,呈弧形拐弯。

在这数百公里长的晋陕分界线上,有几个知名地点:北边的是壶口瀑布,中间是龙门,南边是鹳雀楼。

晋陕大峡谷在火焰山与黄龙山之间有一处瀑布,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尚书·禹贡》:“盖河漩涡,如一壶然。”

唐朝温庭筠的《拂舞词》:“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壶口以下是山西河津的龙门山,相传为大禹治谁所凿。龙门下有禹门渡,地势险峻,汾河在此汇入黄河,“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李白的《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再往南就是山西永济黄河边上的鹳雀楼,唐朝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在关中平原东部,受秦岭支脉华山阻挡,流向由北-南改为西-东,角度约为90°,呈直角拐弯。

就是黄河最后一次大拐弯的地方,也是渭水汇入黄河之地。关中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汉唐在此定都数百年。但关中要防御关东之兵,必须守住黄河南北的潼关和风陵渡。

南宋陆游的《记梦》:“黄河滚滚抱潼关,苍翠中条接华山。”

黄河向东,夹在中条山、王屋山和崤山、邙山之间,浩浩荡荡来到了古都洛阳。洛阳据山河之险,再加上靠近江淮的产粮区,成为东汉、曹魏、北魏后期、隋唐两京之一。洛水和伊水在洛阳附近汇入黄河,古人称为三川。

唐玄宗的宰相张九龄作诗称赞洛阳:“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960年正月,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北上御敌。后周军行至汴京东北陈桥驿(今河南新乡封丘县陈桥镇陈桥村),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兵不血刃登基,改国号为宋,仍定都汴京(开封)。

清朝查慎行的《汴梁杂诗》:“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宋徽宗在《宫词》中这样赞美汴梁与黄河:“乾崇来上新祥瑞,几夜黄河彻底清。”

北宋灭亡后,南宋人到黄河边,往往都要感慨,缅怀,甚至痛哭流涕。

南宋的朝臣北渡黄河去谈和,说不尽的慷慨悲歌。南宋杨万里的《送朝士使虏》:“诗成紫塞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南宋程俱的《答和江子我》:“黄河入海汴东倾,消息沉沉只涕零。”

图-韩信渡济水、灭齐国

古代“四渎”即“江河淮济”,“江”是长江;“河”是黄河;“淮”是淮河;“济”是济水。黄河进入山东后,走的时古济水河道,也就是说济水已经成为历史,不过我们从诗词中仍可想象,当年黄河浊而济水清的格局。

唐朝李商隐的《燕台四首·夏》:“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济南古代在济水之南,今在黄河以南,泰山以北。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在气势雄伟的泰山看黄河,北边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朝着大海滚滚而去。

唐朝王维的《榆林郡歌》:“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

黄河过济南之后,穿滨州、过淄博、东营,在黄河口汇入渤海。

唐朝李白的《赠裴十四》:“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落霞与孤鹜:先写这么多,大家有黄河相关的诗词,欢迎补充,历史与地理齐飞,诗词共黄河一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