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八、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学习目的教育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二十九)

 魏书生研究院 2024-04-09 发布于山东

第五、民主式教学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理论以培养人的一切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

八、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所作的概括,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解释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变化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明显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就是其中的一条。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同样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它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方面面。

一、学习目的教育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

“为谁读书”的争论至今回味起来仍觉得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因为它的背后牵涉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德育观念问题。“为谁读书"或为了什么学习实际上就是个学习目的问题。实施正确引导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而所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必须注意不能脱离社会变革的现实,不能只凭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行事。

改革开放前的学校教育历来是从小学开始就讲“为祖国学习”“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当时,从社会风气到社会个体,大都崇尚“螺丝钉”、“一块砖”精神,以服从祖国需要为荣,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为祖国学习”“做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思想教育深深地影响了那时的青少年一代。尽管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也受到“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然而,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大学生而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毕业生追求的是“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大学毕业生的口号是“到公司去,到国外去,到名和利最多的地方去”,这种口号至今仍有巨大的诱惑力。再看近年来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其中也没有多少人完全是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动机出发去考研的。

这种变化说明,改革开放后社会个体独立性增强,自主选择的空间扩大了。这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实,在遵纪守法、不违背社会道德的前提下,追逐物质利益,寻求个人发展,并不是什么坏事。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辛勤劳动来发家致富,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围绕个人利益、个体需要与社会利益、群体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社会、群体利益,忽视个人正当利益,只讲群体需要,不讲个体价值的“左”的思想、理论、观点正在被摒弃。“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还说:“人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们对切身利益的关注是天经地义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人毕竟是社会存在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而满足个人的需要。

事实证明,根据一定的法律制度,通过市场运作使人们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实际上也增进了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这要比简单地要求人们“讲奉献”“为国家”,直接去促进公共利益更有效一些。当然,我们不能把追逐个人利益、满足个体需求作为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唯一杠杆,因为那容易导致“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所以还应该重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精神力量的作用。

然而,多年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过去我们讲集体主义往往偏重于理想化,不能完全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挂钩”,“没有体现实践道德义务与谋求切身利益的统一(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编:学习江泽民同志“四个如何认识”论述辅导读本》),甚至于把只有少数社会精英分子才具有的崇高性、先进性的精神追求作为普通的社会道德规范来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包括青少年),其结果是不但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使人们变得更高尚,反而形成言行不一的伪善作风,造就了一些虚伪的人。

正如有的学者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建立起养成人们无私奉献和德性完善品质的环境和促进机制,不能尊重、理解和保护合理的个人利益,简单地强调无私奉献和德性完善,那么人们就只有一种选择:虚伪。”【选自:《中国企业家离比尔·盖茨有多远》(中国青年报》1999-10-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