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难度是不是大了一些?

 奉啸敏 2024-04-09 发布于湖南

家族群里有人发了一个小视频。

是那个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外甥女在背课文。

我打开看了一下,课文内容是一首谜语诗。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打一字)

我的眉头皱了一下,这样的课文内容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是不是大了一些?

跟家里于老师聊起了这个问题。

她也有类似的困惑,且别说孩子能否猜出这个谜语,哪怕直接给出谜底,他们能够理解吗?

这个字谜的谜底是,秋。

右边的火,孩子们还算有所了解,红的最怕水来攻也不难理解。

左边的禾,对于小朋友来说,就不太形象了。城里孩子少见,现在的农村孩子见过的可能也不多。

为什么左右相遇就起凉风?

禾是绿色的?喜欢及时雨?说得夸张一点,可能一些年轻的老师都未必了解禾苗。

如果不能了解某项事物,自然就不能理解课文内容,要做到理解记忆,难度显然较大。

果不其然,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外甥女来家里玩,我问起那个字谜课文,她能够从容背诵出课文内容,却忘记了谜语答案。

于老师告诉我,跟这则谜语一起的课文一还有另一则谜语。

那则谜语是: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打一字)

各位看官,给你一分钟,你知道这则字谜的谜底吗?

不绕弯子了,谜底是青字。言来为请,心至为情,日出天晴,水到清澈。合情合理。

问题是这则谜语的难度比第一个还要大,让孩子们怎么去理解?

我不是孩子们的老师,也许理解角度不同。

其实,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单是猜字谜。

比方说“相”和“遇”这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比方说左和右是什么结构,还有猜谜的方法,猜出谜底的快乐心情等都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孩子能否理解记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有过这种猜谜经历,孩子能够机械记住这两首谜语诗,孩子能够认识禾字和火字,进而知道秋字,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

难能可贵了。

仔细想想,这种思维角度也没毛病。我们当年也是这样。

我们的小学时代学过一首诗: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不怕出糗,一直到若干年之后,我才明白过来这首诗是一则谜语。

当年老师没有告诉我们这是谜语,我也没有往谜语方面想。

我只是背诵下来了这首诗,当时并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春去了花还在,为什么人来了鸟不惊。

但我记得,这首诗绝对不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应该是三年级时才学的吧。

对比一下,当年这个关于“画”的谜语诗比现在关于“秋”和“青”字的谜语诗,难度似乎还小一些。

外甥女他们却在小学一年级就得去理解、记忆和背诵。真的难为他们了。

难为他们的还不止这些。他们要背唐诗,课内课外一共有20余首。

《杂诗》《悯农》《春晓》《清明》《宿建德江》……

如果把所有的诗都背下来,他们的诗歌水平应该会超过不少的成年人。

难怪以前有句俏皮话,上学了,快乐就丢了。

这么小的年纪,这么高难度的学习内容,你让孩子们怎么去快乐?

虽然也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一说,但是对孩子们来说似乎太苦了一些。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家都在卷,比你更有天分的人也在努力,我们这些没伞的孩子再不奔跑,岂不成了深度落汤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