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密钥》:第3-8节 “七日来复”本义探源

 慧然 2024-04-0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3-8 七日来复本义探源



复卦“七日来复”在中国易学、医学等领域应用很广。先儒对于《周易》“七日来复”本义的探源历经两千余年,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即没有破译文王、周公、孔子的本义。笔者不揣谫陋,梳理并试图还原“七日来复”的本义,以求教于方家。

本文结论先民起初最崇拜的数字是“七”,这来源于北斗七星历法和日月五星七政。甲骨文与金文七字的写法见证了表示周期和期限的意思。周易》经文中的八卦配数,有乾九坤六(即爻题)、坎为三、乾为三、震为七、兑为八、坤为十,这些配数是北斗历法七进制演变为十进制的遗存。其中乾九坤六成为四象的太阳太阴,震七兑八则成为四象的少阳、少阴。


一、“七日来复”出处

“七日来复”是周易复卦的卦辞、《彖传》、《大象传》:

复,亨。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白话】

复卦,亨通。外出和进入没有疾患,朋友前来没有咎害。返转回复运行在轨道上,七天回归重新开始。适宜有所前往。

彖传说:“复卦,亨通”,是由于刚爻(自剥卦上九)返回(于初爻),震动而以坤顺运行,因此“外出和进入没有疾患,朋友前来没有咎害”。“返转回复运行在轨道上,七天回归重新开始”,这是天体的运行法则。“适宜有所前往”,因为刚爻在增长。复卦,从它岂不看到天地之核心吗?!

象传说:雷在地中,是复卦的象。先王由此领悟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商人旅客不得通行;君王也不去四方视察。
图片
二、先儒对“七日来复”的解读

先儒对“七日来复”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1.王弼曰: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意谓来复快速。

2.侯果曰:以十二消息卦为说,谓阳自姤卦消,沿剥至复,历七卦而复生,七卦原指七月,诗经有月称日者,故当七日。

3.易纬·稽览》以六十四卦中的坎、离、震、兑为四正卦,其二十四爻主二十四节气,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各主一日,中孚至复历六日七分,当七日。

4.李鼎祚曰:九月剥卦阳尽,十月纯坤用事,坤尽而复生阳,坤六爻加复初阳为七爻,当七日。
图片
三、“七日来复”本义探源

1.“七”的甲骨文

商代甲骨文比《周易》成书早,文王写《周易》时使用的文字介于甲骨文与金文之间,如果我们能还原甲骨文和金文“七”字的本义,那么对破译“七日来复”的本义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甲骨文和金文的七字现之字,只是横笔长一些,竖笔短一些,表示切断之意。字,最初初文,后借来表示七数,这说明古代”数表示某种周期和最后期限的意思。七,切,期,三字音近,义亦近也。

七,《说文》:“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xié]出也。”《说文》的说法可能源自纳甲数,震长男纳庚,数七,巽长女纳辛,数八,七为少阳,八为少阴。

图片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说:“'七’于横画加一小竖,会切断横画之意。”丁山《数名古谊》说:“'七’本象当中切断形,自借为七数的专名,不得不加刀于七以为切断专字。”故“七”是“切”字的初文。后因十字渐讹,为了区别二者,将竖画弯曲

2.复卦象与北斗七星

陈久金《北斗星斗柄指向考》认为北斗九星创建于四千年前,北斗七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北斗七星原先为九星北斗九星属于《连山易》时代,北斗七星属于《周易》时代。

北斗位于北方,按先天八卦为坤为北,按《说卦传》坤为釜,坤为大舆,坤为柄”,而北斗的斗魁似釜,似大舆,连接上斗柄(坤为柄)就是帝车了。坤卦之象与北斗形象如此若合符节,似乎见证了坤在北的先天八卦确实在古代使用过,我们也许从这里旁证了坤为柄等诸象的源头。

《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北斗在北夜空逆时针旋转,俨然是天体的指挥中心,这非常符合震为动的象。

根据内卦为贞,外卦为悔的原则,复卦内震外坤,震动表示北斗的周而复始的运行,而坤北表示北斗所处的位置。所以复卦有北斗在北天空循环往复运行之象。

3.复天地之心与北辰北斗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古人最重视天象。复卦卦辞和《彖传》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说得明明白白是天体运行,反复其道就是循环往复。太阳和月亮运动只能在地平线以上的部分能看到,没入地平线以下就看不到了。只有北斗七星永远处于北方夜空地平线以上,围绕北极星(也称天心)逆时针旋转,人们能够看到循环往复运动的完整轨迹。所以复卦讲的是北斗七星的运行。

从天文学上可知,北斗七星具有观测便利、实用准确的特点。在古人看来,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于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运动而观阴阳,定方位,明四时,并且衍生了“斗为帝车”的政治星占观念。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总结道“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6500年前的伏羲时期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星图就有北斗,处于原始社会的祖先由于左脑数学逻辑尚不发达,出于对北斗星的崇拜,七这个数字最先成为最神秘的数字,七就是天数。伏羲时期也产生了四象理论的雏形。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曾经出土一件西周时代的铜镜,年代约为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此镜自下逆时针旋转顺序为雀、龙、鹿、虎之四象(北宫玄武原为鹿麟,后来演化为龟蛇)。二十八星宿一定是四象与北斗七星相乘的结果,因为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即四象,每组是七个星宿,这显然是按北斗七星的数目划分的。

赵永恒研究员、李勇副研究员于《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30卷第1期发表了《二十八宿的形成与演变》一文,使用天文计算的方法,以二十八宿与天赤道符合的程度、月行宿度和对偶情况,确定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年代为公元前5670年左右。

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左右)漆箱盖的中央写有篆书字,代表北斗七星。围绕斗字写有二十八宿的名称。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二十八宿文字实物。漆箱盖上中央那个特别大的字,分别向东西南北特意延长了四笔(即四象),而这四笔正好指向二十八宿四宫的四个中心宿。这幅图案意义重大,因为二十八宿代表整个天体,而北斗处于它们中央,正是“天心”。

《彖传》的最后一句就更说明这个问题了: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因为人们只有在北斗处看到了唯一的天体循环运动的轨迹,所以完全可以说是见到了天地之心,北极,又称天心,即是源于此也!

《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说的是:在正月吉日,舜在尧的太庙接受了禅让的帝位,立即观察北斗星,列出日月与五星七项的位置,然后向上帝报告自己登位。帝王又称天子,掌握了天文,是做天子的标志。

“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中的“璇玑玉衡”是指北斗七星。其顺序名称为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或谓瑶光)其中一至四为“斗魁”,又名“璇玑”;五至七为“斗杓(biāo”,“斗柄”,又名“玉衡”。

孔颖达 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北斗七星和日月五星(七政)是天空中的运动变化不息的主角,其他所有恒星则是相对稳定的恒星。古人以北斗确定四季(时间)和方位(空间),日月是阴阳理论的基石,五星则是五行的基准,阴阳乘五行就是十天干:甲乙木,甲阳木,乙阴木;丙丁火,丙阳火,丁阴火;戊己庚辛壬癸仿此。

总结“七”的天文意义:“七”是古人天文知识中最先成熟的北斗七星和日月五星七政的数字。所以“七”成为天体计数最神圣的数字。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居于北辰的北斗共有七颗星,而居于南天空的日月五星也是七个,这样古人自然就联想到“七”就是最大的数,自然序数到七的时候就是一个节点,一个期限,一个周期。于是有了“七”字甲骨文的写法。
4.《易本命》《连山易》八卦纳甲数

图片

《易本命》八卦与数字对应:

一、为乾、二、为坤、三为艮、四为兑、五为坎、六为离、七为震、八为巽。

详见《周易密钥》第6-7节:发现纳甲与《连山》之谜——以《易本命》为中心。
5.七进制与八卦配数

古人基于北斗崇拜,最初以七为万物的基数,并且以七数占卜。

朱彝尊《经义考》:

吴莱曰:易占以变,故其数但用九六而尚老,《连山》、《归藏》占以不变,故其数但用七八二尚少。《连山》七而首艮,《归藏》八而初坤,亦不过伏羲之旧,及推其取用之策,《连山》三十有六,《归藏》四十有六,《易》则四十有九,又若不相为用者。

《连山》筮策36,《归藏》45(取一不用),《周易》“天地之数”55的数字原理如下:

1+2+3+4+5+6+7+8=36,对应夏《连山易》;
1+2+3+4+5+6+7+8+9=45,对应商《归藏易》;
1+2+3+4+5+6+7+8+9+10=55,对应周《周易》。

北斗历法早于虞夏,之前的筮策或止于七:

1+2+3+4+5+6+7=28

二十八星宿说属于北斗七星历法。

伏羲时期的历法是七进制的二十八宿历法,所以七进制必然与八卦之数有密切关系。

根据陈独秀先生拟定的八卦与七进数的关系,(《周易密钥》:陈独秀论《周易》八卦数与大衍之法)作图表如下(七进制演变为十进制):

图片

于是,乾九坤六的源头在这里找到了。

不仅如此,《周易》卦爻辞中的诸多难解数字之谜也找到了答案:

震为七《易本命》《连山易》八卦纳甲数相同

复卦贞震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震卦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既济卦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六二与初九,组成小震象)

兑为八:
临卦贞兑: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乾为三:
贞乾,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讼卦悔乾,上九:终朝三褫之

坎为三:

《周易》系辞“三”有21例,其中中有19例以坎为三释读,只有2例以乾三连释读。盖坎数11,减八卦余数为三也。乾坎互借(详见:《周易诠释》:论《说卦传》的“借象”和“逸象”。下“离坤互借”同),乾为三,故坎为三。古音并隶侵部,音近义通。(详见:《周易密钥》:周易》中的数字”与坎象)
坤为十《易本命》《连山易》八卦纳甲数相同
坤卦总是位于终结之数,《周易》成书时早已是十进制了,故《周易》系辞以坤为十。离坤互借,离为十,故坤为十。
于省吾释“坤为十”,坤十乃是音训,甲骨文“十”作“丨”,丨[gǔn],《说文》“上下通也”,《集韵古本切,读若衮。象数之纵也。”丨与昆,上古音都是文部见母;坤,上古音文部溪母,二者音近义通,故“坤为十”。
《周易》卦爻辞之“十”皆是坤象,如:

屯卦二至四互坤,六二: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复卦上坤,上六:至于十年不克征。

颐卦三至五互坤,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损卦五至三互坤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益卦二至四互坤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

6.参天两地而倚数
《说卦传》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正义曰:先儒马融、王肃等解此,皆依《系辞》云:“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为五位相合,以阴从阳。天得三合,谓一、三与五也;地得两合,谓二与四也。
按:
天数有五:一三五七九,地数有五:二四六八十。故先儒马融、王肃等解似不合古义。今按:易有太极,一者,道之本体也,故不用。天用三而地用二,即阳爻三数、阴爻二数,以此标记阴阳爻符号。得出乾九太阳数,坤六太阴数,震坎艮少阳七数,巽离兑少阴八数。

图片

7.“七日来复”在其他文化轴心经典

《黄帝内经》有一个与“同构”的论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14岁)而天癸(月经)至,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黄帝内经》中曾有以七日为疾病转归之关戾点的论述。《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伤寒论》第八条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言病气在经络中循行到了尽头,故其主证头痛到七日可以自愈。黄帝为归藏氏,故《黄帝内经》与《归藏》有渊源,《伤寒论》源于商朝《汤液经法》,与《归藏》有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六气每七月重合: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
《圣经》以上帝七天内创造万物,因此以七天为一周。现在七日为一星期(一周)在全世界使用。七日周而复始,成了“七日来复”的现代版。
数字普遍存在于道藏、佛经、《圣经》、《古兰经》等全世界文化轴心经典,这说明人类智慧的共通性,更说明七是万法运动的一个基本周期
图片

【参考文献

1.男儿:有此一说:说

http://tongzi.blog.hexun.com/52105593_d.html

2.王长红:由七日来复解谈卦气说之弊端(《中州学刊》2010年第2期)

3.束景南 刘金明:《周易》七日来复与大衍之数(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7月)

4.刘道超:大衍之数其用四十九之我见(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5.赵建永:《周易·复卦》初爻的诠释进路(周易研究2004年第2期(总第六十四期))

6.“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数之文化学、美学意味(一弦一柱思华年——文学博客)

http://tongzi.blog.hexun.com/52081539_d.html

7.桑东辉:数字的文化意蕴与《西游记》的七子模式(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23卷第4 期)

8.孟庆云:七日自愈将经验上升为理论(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七日来复的说法

http://www./ZhouYi/HTML/ZhouYi_953.html

10.汤锡文.晋侯苏钟铭文再认识 —— 兼小论商周历法

http://tongzi.blog.hexun.com/30982961_d.html

11.舒大刚,钟雅琼.《周易》复卦卦辞“七日来复”新诠[J].周易研究,2014,(第2期)

12.庞朴《“火历”初探》,载《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4期;《“火历”续探》,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3月;《“火历”三探》,载《文史哲》1984年第1期;《火历钩沉———一个遗失已久的古历之发现》,载《中国文化》1989年第1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