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

 高参88 2024-04-09 发布于上海

高桥镇上曾经有过一条长长的“高桥北街”,如今从石家街到王家街这段主要的北街已殆尽在历史的尘埃里。从前的小浜路已拓扩为季景北路,曾经的弹格路上跑起了公交车,两侧翠绿的行道树刷新了小镇几百年来的旧痕。不起眼的路边巷口,应该就是从前北街里的支弄吧?那些深藏在七转八弯里的历史老宅还在吗?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恭寿堂为高桥季景北路816号,原来是高桥北路196号,旧宅为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房屋,原为四进二庭心,其中前两进已经被拆毁。第三进的主体建筑正面厅面阔5间,约22.6米,进深6架,约8米,采用抬梁式结构。一层采用方砖铺地。楼梯位于两尽间的西侧。建筑的格子门和支摘窗保存较为完好,月梁上有精美的雕花。两侧山墙做成五山屏风墙形式。正面内轩为磕头轩,形式选用了一支香轩。廊轩采用了弓形轩。正房与厢房相连对称布置了两个天井,分别设门开向三进院与外弄。厢房二层有天井处的走道与正房二层相连。第三进建筑的阶沿石为金山石,院落采用小青砖铺地。第四进的建筑为一层高,其面阔7开间,约25米,进深6步架,约9米,亦采用抬梁式结构,建筑内部均采用方格铺地。第四进的阶沿石为金山石,院落采用小青砖铺地。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高墙外晾晒着成批的被子,被子的海洋中让出了一条小道直通院门。多年前到过这里,那块已经显得猥琐的“恭寿堂”的牌子,还是围着那条褪了色的红绸,还是那样固执地悬在堂楼外,从外相看,却早已窥探不到一点与恭寿堂相称的迹象。楼外木雕已残破,从对称的木刻倒挂上,还能端倪出一点从前的富气。后宅一片零乱。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高桥季景北路816号,原来是高桥北路196号恭寿堂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江南大型民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由当时的宝山县高桥乡孙叔馨、孙干才(又名孙尔枚)兄弟二人出资建造。孙氏住宅是四进深的中式民居,占地共有8亩2分。其中房屋占地约4亩,建筑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现存约1300平方米)。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建筑正中高挂“恭寿堂”匾额。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号称咸丰年间建造的恭寿堂,内部已经是大杂院。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区级文保单位/文保点的铭牌,高桥的老宅还会挂有镇上做的这种保护铭牌,可见当地对历史建筑保护还是比较重视的。铭牌上的产权归属一栏,很有价值。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修缮后的住宅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恭寿堂是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用料讲究,至今在廊檐上还保存着弯椽船形顶和精美木雕的掛落及木雕花篮。天井有150平方米,被誉为高桥第一大天井。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北街196号恭寿堂,围墙约有9米高,建造如此高的围墙有防火墙功能,在上海地区很少見。原屋主人是高桥乡乡董孙叔馨和工商界人士孙才干兄弟俩,孙家是夲地官吏,孙才干开始在镇上公泰典当行当经理,后来开办往返于高桥和上海之间浦江航线的同济轮船公司,有2艘火轮毎天来回对航。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

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
廊轩采用了弓形轩。
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
曾经的第一进,面临北街(今为季景北路)街面,为五开间平房,约150平方米。据高桥当地老人说,当时的墙门间内两侧,竖有8块红漆金字的木牌,俗称“头王牌”。上有“布政司”和“按察使”等官衔,由此证明孙氏祖上是做官的。这些物件现已不存。

 第二进曾是五开间两厢房的楼房,约700平方米,平时不住人。上世纪20年代孙干才的长孙孙贯吾,在这幢楼内办了一所小学堂叫“育英小学”,聘请当时有名知识分子连友三任校长,孙贯吾在此任教。可惜的是第二进楼房早已被拆除了。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第三进是住宅的主楼,为五开间两厢房的楼房,约有800平方米,上下共有20间房。楼上10间是四代主人的卧室。楼下中间一间是60平方米的大客堂,名曰“恭寿堂”。客堂南北两侧称“头次间”,“头次间”一侧的房屋又称“二次间”,作为接待贵宾、用膳和孩子读书写字的地方。在第三进主楼的南北各设有楼梯,屋内还有两口水井。第三进房屋前面有一个大天井。在主楼之后,也就是三、四进房屋之间还有小天井,种有花草。

第四进为一排共七间的平房,约有270平方米。中间是小客堂,两旁为厨房、储藏室和用膳室。南北两侧各有后门通向南面的菜园,园内有水桥和河浜,河内养鱼,园地种菜,竹园有笋,还种有一些果树。高桥季景北路816号恭寿堂高桥不足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60多处属于保护文物或不可移动文物,可发掘的潜力和规模惊人。但是,当你信步在高桥镇上,面对眼前那一番半新不旧的景象,一定会深叹:历史风貌区的真正建成恐怕还不是那么一件易事。只有尊重历史,懂得爱护文化遗产,才有可能把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镇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季景北路对马路就是高桥中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