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文新政,齐泰和方孝孺策划的文官政变

 暮云umhe6mcn7b 2024-04-0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朱允炆继位的当月,兵部左侍郎齐泰升尚书,太常寺卿黄子澄兼翰林学士,并参与军务。这两个人抓军权,削藩。然后六月从汉中召回了方孝孺。

图片 

十一月,朱允炆又非常凑巧地病倒了,将朝政都交给了大臣。

掌握权力之后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个人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我列举了七宗罪。

图片 

第一,撤掉了陕西兴州、辽东营州、内蒙开平等北方的卫所,军队直接遣散回原籍。明朝只要文官掌权,必撤部队,就和宋朝一模一样。

图片 

第二,裁掉了朱元璋设在各府衙门中的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奉闻”,这说的就是检校的职责,是朱元璋设立专门监督官员的,文官把检校称为特务,就和后来的锦衣卫一样。检校一撤,文官就彻底自由了。

图片 

第三,定保举法,命文臣五品以上及县令各举贤才。这就是恢复了宋朝的荐举制,不用科举,官员推荐官员。宋朝文官泛滥成灾,就是这个原因。

图片 

第四,提高文官的品级,进六部尚书正一品,布政使正二品,给事中七品,等等等等,又增加了左右侍中,佥都御史等乱七八糟的岗位,文官皆大欢喜,但是朱元璋时期的文武平衡就被打破了。

第五,给朱元璋时期处理的官员,主要就是贪官翻案,流放的给人家弄回来,抄家的把东西还得给人还了。

第六,修改大明律,把贪官贪污的刑罚直接减轻。关于修改大明律这事,就能知道为什么文人要丑化朱元璋。

图片

朱元璋从明朝开国就开始修大明律,到第三版的大明律诰完成是洪武三十年的五月,就是他去世前的正好一年,朱元璋一辈子都在修法律。

但是自古修法律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秦始皇修大秦律,人一没,秦朝六年被推翻;隋炀帝杨广修大业律,十四年,连人带大业律一起被消灭。因为法律对士大夫阶层的限制是最大的。

图片

洪武三十年的三月,就是在大明律诰还有完成的时候,刑部尚书夏恕和都察院的御史,认为对造反的量刑太轻,应该提到夷三族,但是被朱元璋就直接给否决了,因为这一条是针对百姓的。

在明朝百姓造反只处理本人,不株连任何人,但是这个待遇官员没有,官员如果结党谋逆,还是夷三族,可见朱元璋的大明律针对的还是官僚集团。

更让文官痛恨的就是朱元璋还要把大明律诰发给所有百姓,就是他要给人民群众普法。

中国自古皇权不下乡,乡绅自治实际上成了某些不法官员的福利,这个乡绅都是退休的官员,人家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回家就想欺男霸女,占点田地,你老百姓要是都懂法了,他下不去手。

第七,给南方省份减税,不用说就是江西、江苏、浙江、福建这些明朝官员的主产地。

方孝孺为什么在明史中被吹得那么的好?因为他真给文官争福利。明史就是在给方孝孺洗白,就他的这些政策,如果不是朱棣靖难成功了,明朝就和南宋一模一样。

建文新政本身就是明史中一种美化的叫法。齐泰这些人害朱元璋,立傀儡朱允炆,修改大明律,这就是文官的一次政变。

但是他们那动作太大了,他们要抢军权。这个时候明朝开国的功臣宿将还都健在,军队不受文官节制。明朝的文官控制部队,那应该是土木堡之后的事。

齐泰方孝孺折腾到第四年的时候,部队的这些老将实在就忍不了了,他们和朝中一部分江西籍的官员支持朱棣,朱棣这才当的皇帝。

君如玉公众号点评

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六国之士何以对秦国趋之若鹜?循名责实,法度彰明,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所以君权是法治社会的保障。想要在中间垄断法律解释权,让百姓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任人鱼肉的群体,是组织之癌细胞、社稷之蠹虫、人民之公敌。自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我们要开始见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窃位小人们如何将一个王朝拖进油尽灯枯万劫不覆的绝境。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杀人无过于诛心。诸君与其纠结于明太祖朱元璋是否实际死于人手,不如看一看那些朱元璋暴毙后的既得利益者是如何上下其手改弦易辙的,答案还不显而易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