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本放榜,为什么很多孩子高分低录?

 留学攻略 2024-04-09 发布于上海

2023-2024美本放榜结束,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很多家长疑惑:为什么高GPA、标化,多门AP满分,甚至获得竞赛大奖的孩子最终没有被排名较高的大学录取?

其实,每年都有很多高分低录的案例,只是大家只关注藤校或者TOP30的数枚录取或者被低分高录这种小概率的案例吸引,却忽略了高分的孩子最终被惨拒的事实,也许是因为录取失败的家长和孩子不希望被作为反面宣传案例,还有一个方面是大部分机构都不会告诉家长,因为这将影响到机构新一届的招生,我们极少有机会能听到录取失败的案例,而这些案例确实最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

比如今年上海B机构的一名学生,来自NY,SAT 1540,托福114,GPA94.5,5门AP满分,IYPT 特等奖以及诸多头部奖项,各种活动也很多,还有含金量较高的夏校,最终只收获UIUC和牛津录取;还有一个孩子,SAT1560,托福114,GPA满分,加权4.67,4门AP满分,USABO&BBO银,HOSA 化学national top 10等一众奖项,其中一项科研获得丘成桐南方二等奖,钢琴10年以上,活动列表填满,最终只收获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早申)以及圣母和UVA(RD),这个孩子还算录取结果相对好一点的......

每年高分低录的案例不胜枚举,只有少数能展示出来,却又消失在各个家长微信群里。写到这里大家不禁会问,为什么会高分低录?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美国大学不是“择优录取”吗?我思考总结了一下,高分低录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盲目选择冷门专业,听信机构“曲线救国”的神话。选择冷门专业其实风险很大,很多不良机构建议孩子避开热门专业,选择相对“冷门”的专业,以冲刺排名靠前的大学。真实情况是,现在已经不再有什么冷门专业了,这几年机构已经把TOP30的大学所谓的“冷门专业”基本研究透了,无论申请哪个专业都会有一堆人挤在前头,不太可能像5-10年以前那样,可以找到一个申请人数较少的冷门专业

而且,如果孩子对物理专业很感兴趣,高中3年几乎所有的选课、竞赛、夏校、科研、课外活动都是围绕物理专业来准备,而到了申请季,刻意选择哲学这些所谓的冷门专业或者小众,想冲刺排名更靠前的大学,招生官也会怀疑,除非孩子在物理的同时也对哲学产生兴趣,文书和活动中也体现了对哲学的热爱,否则一味选择冷门专业,刻意去靠,高分低录就再正常不过了。冷门专业也需要孩子真正热爱才行!

2.文书,很多孩子高分低录,可能是机构的文书出了问题。文书至关重要,是美本申请最难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容易让孩子出彩的部分。很多孩子SAT分数达到1530以上或者托福110以上,也有几个国际类的或者全国级的竞赛大奖,社团里面学生会,报社,社会环境相关的奖项,学生项目、科研项目、夏校、AP等这些都参加了,只要不是刻意包装或者可以选择冷门专业,那么最终没有被TOP30的院校录取,大概率是文书出了问题。

现在平均每个中国学生申请10-12所以上的美国大学,大大小小至少需要几十封文书。文书是申请季至关重要的一步,机构文书顾问的指导和精细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文书的最终质量。上海有一家机构,创始人一个人指导几十位,甚至40位学生的文书,一篇文书如果细细摊开来解刨,至少需要2个小时,再加上数次的推翻重来,需要的时间估计这位创始人不休不眠都完不成,文书质量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小工作室,文书服务外包给外面的顾问老师,除了对学生不了解之外,仅仅指望通过一些文书的写作技巧来获取招生官的芳心,如果是一些写作能力强的大牛学生还可以,如果只是资质平平的普娃,基本上文书除了稍微有写作技巧,根本无法深挖孩子深层次体现潜在特质的一些素材,就算最终完成一篇漂亮的作品,但可能与体现孩子的特质相差甚远,多名孩子同样的写作技巧,甚至导致文书模板化。美本招生是综合审查,文书与其他申请材料是综合关联的,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的特质的挖掘也不仅仅是通过字面申请材料的理解或者仅仅几次沟通就能了解的,需要与孩子数月甚至数年的了解来做判断。

如果选择机构辅助申请,一定要了解机构文书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以及机构是否有自己的文书顾问,这一点在申请季至关重要。

此外,如果准备DIY的美本家庭,大家不要一提到文书,就和写作画等号。有不少孩子,校内就有很多的写作课程,但相对来说,包括考试托福也好、SAT也罢,都只是学术类写作, 很少涉及到太多创意写作,就算有,也可能只是文本分析类的这样一些写作。中国孩子真正地去自由表达或者发挥写作才能的方面的练习,其实很少。招生官比较注重学生如何对新知识进行探索,更希望读到有趣的,有色彩的,能体现出真实人物形象的文书,希望看到学生个性的一面,而不是一些没有特点的罗列和陈述、或者体现你的写作技巧。

文书一定要提前准备,当所有的申请条件都已经成为定局的情况下,文书就至关重要。认识有些家长的孩子在大家聚焦今年的美本放榜时,已经在放榜的前两周就开始准备2024-2025申请季的文书素材准备、挖掘。今年早申包玉刚首枚被加州理工而且是CS专业录取的女生,资质并不算特别拔尖,但孩子很努力,在早申放榜之前,已经把RD的文书都写完了。

一篇好的文书是告诉招生官以小见大,告诉招生官“你是谁”,“你是怎样的人”,“你做过什么记忆深刻的事”,“这些事情对我的成长有影响”,“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这个专业”以及“你最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选校失误,没能选到与孩子匹配的大学。哈佛录取的学生不一定能够被普林斯顿录取,同理,普林斯顿录取的学生哈佛不一定看得上。有些大学“分控”,又注重学生的学校背景,比如普林斯顿、UCLA;有些大学喜欢录取有大奖的学生,但又不太注重学校背景,比如加州理工、MIT,每所大学的特质不一样,所以至少要保证录取的学生能够和其他学生融入到一起。比如二三线城市的学生,录取UCB的概率会比UCLA大很多,UCLA比较喜欢集中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十几所高中定点招生,比如北实验、人大附中、武外英中等等,UCB的录取则更为灵活,每年收获录取的学校变化也比较大,以至于有些家长觉得UCB“乱招生”。

有些大学是“Party School”,有些学校注重学术,不同的学校特点不一样,选校不能只盯着排名,也不能只盯着文科或者理工科学校,要在对学校的了解上狠下功夫,除了排名、专业、毕业走向、地理位置、安全之外,还要考虑大学的“录取偏好”,如果不敢轻易相信机构,那不如家长和孩子自己也多做一些功课,“知彼知己”,获得录取的机会才能更大一些。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美国大学,而美国大学也希望寻找适合他们的学生,录取能够帮助学校实现目标的学生。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孩子在同校竞争,同一家机构竞争,每所TOP30大学在某个国际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有限的。在越来越卷的美本申请环境下,适当降低预期,选择更为谨慎的申请策略,避免盲目崇冲高,保底校也适当更保底,最终避免无校可选。

4.刻意参与课外活动或过渡包装。如果孩子,GPA、标化都优异,奖项很多,文书也没有致命失误,但最终录取结果是“全聚德”,或者只被TOP50左右的大学录取,则可能是活动刻意包装。课外活动是国内孩子最缺乏的,也是最容易导致低分高录的情形之一。大家一味抓成绩,等成绩提升了,才反过来准备活动,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名校招生官会更愿意看到孩子因为热爱长期沉浸到某项课外活动中,而不是只有一两周或者一两个月的短暂行为;鼓励学生从细微之处去关爱他人和为社区做贡献,而不是跑到山区支教,或者花费数万元参加一个一到两周的科研项目,以及不远万里跑到美国去参加一小半中国学生的夏校。大家一定要不要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还没搞清楚孩子喜欢什么就跟风做一堆乱七八糟的活动,极大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很不可取!

有的孩子同时参加5-6个俱乐部,甚至自己创办一个假大空的俱乐部,也很容易被招生官识破套路。机构或者家长对孩子的活动过渡包装,反而促使招生官质疑中国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的真实性。有些孩子活动没有体现出与专业兴趣的关联,东一榔头,西一棒椎,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做,觉得什么都擅长,没有一项真正拿得出手的亮点,而且活动缺乏主线,最终录取结果也会差强人意。实际上,活动不在于多,不用把10项活动都填满,MIT申请也只需要填写四项活动。

美国大学招生官更在乎你在活动中如何利用有效的资源和团队,去影响他人,为群体造福。而且,什么活动是孩子真心热爱,什么活动只是为了申请而准备,有经验的招生官一眼就能分辨。大家也不用刻意一味寻找小众的,不为人知的活动,就算大家常见的志愿者活动,有的孩子也能做出不一样的特色。“我觉得孩子应该打竞赛”,“这个科研项目听上去高大上”“我觉得让孩子参加夏校更好”……但招生官真的会看重这些吗?

刻意的规划和包装,一味跟风,让孩子去做并不热爱的或者毫无意义的同质化活动,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美本申请其实是孩子进行自我剖析和探索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太过于看重那些成功录取的孩子的活动,甚至是把这些活动作为申请和规划的模板,其实最终未必对孩子的申请和成长有益。

所以,与其让孩子10项活动拉满,还不如带着孩子去真正研究并试图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与其让孩子蜻蜓点水般地在各种活动中疲于应付,还不如让孩子数年一日去专注某一项真正热爱的活动,不管活动是高大上还是不起眼。

5.没有兼顾文理平衡,体现人文素养。很多时候两个情况差不多的学生申请同一所学校,他们的标化成绩和课外活动参与情况都差不多,但爬藤一个录一个拒,除了文书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可能是没有兼顾文理均衡。现在美本已经卷到这种地步,对于竞争激烈的美国大学来说,往往会收到很多申请材料类似的学生,适当的文理平衡,能够孩子的申请形象,为申请增加“筹码”。比如去年有个孩子申请语言专业,各科成绩都很好,他的数学老师给他写了推荐信,在学语言的时候,并没有局限在语言,而是拓展到了语言学的奥林匹克,语言学奥林匹克里面还会涉及到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并且在生物学的比赛中还拿到了奖项,成功打造了孩子文理非常均衡的底色,最终被布朗录取。

TOP10大学以及八大藤校都有很明显的一个特点——非常强调通识教育,招生官认为文理兼修的学生才能够应付接未来四年大学高强度的课程要求。文理科本质上也没有很清晰的界限,适当的文理兼修,更能体现孩子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同等学术条件的前提下,为什么美高的中国籍学生会比国内学生的整体录取更好?这得益于美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背景,更容易受到以博雅教育为特色的美国大学的青睐。

为什么大家觉得有些孩子是“高分低录说到底,是我们中国孩子或者家长原有的思维定式和美国大学的申请逻辑有偏差。“高分低录”的孩子很多除了机构申请策略的致命失误之外,可能也只剩下“高分”了。如果孩子努力之后,托福在115左右,SAT在1550分左右,或者ACT35分左右,AP-6-8门满分,再往上努力就很辛苦的情况下,没必要再找培训机构二刷、三刷,花十二分的力气提升寥寥几分,或者考十几门AP,要尽量均衡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美本申请,只有“高分”还远远不够当然也包括一些孩子的高分是“虚高”,比如学校的GPA管控比较松,托福和SAT造假、竞赛造假等等,这就另说了),美国大学要求孩子提供的课外活动和文书,本质上是招生官希望通过孩子在学术之外取得的成就来判断他是否能够拓宽思维广度、自我认知、领导力以及拥有不断学习、探索、冒险的驱动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孩子未来学业才会完成的更好。

美本录取也只是学习的开始,进入名校只是在人生的马拉松上起跑领先了一百米。这一百米的优势能不能保持到最后,还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努力。进了名校固然可喜可贺,没被录取也不必过度忧虑,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如,去年北京有个家长,孩子在某知名国际学校排名年级前三,也有非常优异的标化和竞赛成绩,因为某知名机构指导的文书出现问题,最终孩子只录到了当时排名38的UCD,不过孩子在UCD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开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家长就打消了原本想让孩子转学的想法。不用一味追逐排名,如果孩子是个人才,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

高分低录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抛砖引玉。高分是美本申请最基础的门槛,但拥有高分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调整传统的思维方式,真正清晰认识美本综合考察的实际现实。

中国孩子大都喜欢卷成绩,但活动和成绩完全可以并行,甚至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千万不要认为等成绩起来了再去准备活动,往往错过了最佳时间。

在高中初始阶段,甚至高中开始之前,保证孩子平时成绩或中考成绩的同时,尽早探索,多尝试,多了解,筛选出一两项孩子更为感兴趣的活动长期坚持,至少1-2年,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知识检索、筛选和写作的能力,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动性、获取知识的能力乃至录取名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业。

添加Jam爸爸微信
进入美本、美高
Jam爸爸建议阅读
美本放榜背后,哪些机构在晒假榜单?

2024美本早申录取结果分析,中国学生难在哪?

惨烈!加州大学发布2023中国高中录取数据!录取率跌破冰点...

Jam爸爸教你选机构:

1.花费100多万请留学顾问,连TOP30的门票都没拿到...

2.美本选机构,需要家长有一双“火眼金睛”...

3.美国留学找机构这点事儿,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4.美本爆冷放榜,我们需要选一家什么样的留学机构?

5.TOP30美本申请,高达20万到100万的申请服务真的这么值钱吗?

6.美本“内卷”之下,申请TOP30花几十万找机构,值得吗?如何选?

7.动辄三十万的美本留学顾问,要不要找?怎么选?

8.高端留学收费30万甚至200万,到底值不值得?

9.美本申请选择机构或顾问,会遇到哪些坑?

10.申请美国本科TOP50名校,到底要不要找留学机构?

11.美本放榜凉凉背后,哪些机构在晒假榜单?
12.美本申请:如何选择靠谱的留学机构和顾问?
13.美本申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留学机构?
14."签约前过度承诺,签约后拼命打压”,该如何选择留学机构?

15.耶鲁学生的家长,是如何选留学机构的?

选校参考

最新!US.News 2024美本工程专业及12个细分排名发布!

US News2024全美本科最佳CS专业排名发布

U.S.News2024美国本科经济学专业排名发布!

U.S.News2024美国本科心理学专业排名发布!

US News2024全美最佳综合大学排名发布

USNews美国大学近7年排名变迁!排名最稳定的是哪些牛校?

综合多年录取结果,美国TOP10大学偏爱什么样的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