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含上、下篇)是我的植物分类学学习笔记,记录了2023年7月31日-8月8日拍摄于新疆北部地区的205种植物,涵盖APG IV分类系统下的84科149属,共1063张照片、1.5万字。 此为下篇,包括107-205种植物。 到陌生地区观察记录植物是一种有效、有趣且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部分植物的识别过程、依据以及存疑之处,都在文中进行了说明,由于水平和时间非常有限,对新疆植物也不熟悉,鉴定错误之处恳请指正。此外,照片是旅行途中用手机随手拍摄,质量不高。 行程:乌鲁木齐-天山天池-富蕴(可可托海、五彩滩)-喀纳斯地区-禾木-魔鬼城-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独库公路-乌鲁木齐。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植物志》《新疆北部野生维管植物图鉴》《认识中国植物——西北分册》《新疆草原植物图鉴》、PPBC、植物智等。 107.胡颓子科-沙棘属-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摄于乌鸡植物园,是离开新疆前最后一天,幸好找到了。尝了一个果实……酸得我要原地投胎。 108.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千屈菜 Lythrum salicaria 摄于天池景区门口的小花坛。 109.柳叶菜科-柳兰属-柳兰 Chamerion angustifolium 110.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月见草 Oenothera biennis 柱头被花药包围,而不是高于花药,所以是月见草,不是黄花月见草。 111.大戟科-大戟属Euphorbia未定种 在喀纳斯景区随手拍的,现在很难定种了。新疆有39种大戟,主要根据总苞的腺体分类。 112.亚麻科-亚麻属-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113.无患子科-槭属-梣叶槭 Acer negundo 114.白刺科-白刺属-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摄于魔鬼城景区附近的野地上。 115.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丘陵老鹳草 Geranium collinum 摄于天山景区,只有一张远景照片,不过能看出来花梗比花长,应该是丘陵老鹳草。 116.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草地老鹳草 Geranium pratense 草地老鹳草与丘陵老鹳草新疆都有分布,且花都是紫红色,不太好分辨。后来注意到:草地老鹳草花梗与总花梗相似,明显短于花,看照片是明显比花短,而丘陵老鹳草的花梗与花等长或更长,凭这个特征,排除掉了丘陵,确定是草地老鹳草。且草地老鹳草花药和花丝都是紫色,这点也符合。 117.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白花草地老鹳草 Geranium pratense f. albiflora 草地老鹳草与白花老鹳草的区别在于,前者果梗下垂,后者果梗直立,谢天谢地拍到了果梗,是下垂的。草地老鹳草原变种是紫色花冠,白色变种只在新疆喀纳斯地区有,运气不错哇。 118.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野老鹳草 Geranium carolinianum 119.伞形科-独活属-兴安独活 Heracleum dissectum 摄于喀纳斯湖景区,其实北疆很多,野地里常见。我分不清当归和独活,查了一下,当归属在当归亚族之下,分生果的侧翅彼此分离,外缘离开。独活属在环翅芹亚族之下,分生果的外缘紧密结合。 什么叫分生果,摘录一段植物果实的介绍:分生果由复雌蕊发育而成,果实成熟时按心皮数分离成2至多数各含1粒种子的分果瓣,如锦葵、蜀葵等的果实。双悬果是分果的一种类型,由2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果熟时,分离成2悬果(小果),由心皮柄分悬于中央的细柄上,如胡萝卜、芹菜、孜然等的果实,双悬果为伞形科植物所特有。小坚果是分果的另一种类型, 由2心皮的雌蕊组成,在果实形成之前或形成中,子房分离或深凹陷成4个各含一粒种子的小坚果。 那么,当归分生果的2个小果,侧面的翅就是分开的,不贴合,一个标准的果实看起来有4个翅;而独活的两个小果是贴一起的,翅也合在一起,看起来只有左右两个翅。 120.伞形科-棱子芹属-棱子芹 Pleurospermum uralense 我不了解伞形科,就见过积雪草(这玩意居然是伞形科?)、芹菜、胡萝卜和芫荽等蔬菜,喀纳斯这俩伞形科辨认起来极其困难,因为伞形科物种多,很多几乎一模一样,主要辨认特征又没有拍到。这个我一直以为是某种独活或当归,难怪怎么也对不上号,最后看了杨宗宗的书才意识到是棱子芹属的。北疆还产一种芳香棱子芹Pleurospermum aromaticum(乌拉尔棱子芹),与棱子芹极为近似,但其植株较棱子芹小,高约70-120厘米,果实长不超过6毫米。我已经不清楚植株大小了,又没有更多芳香棱子芹的图可以对比,所以存个疑。 121.伞形科Apiaceae未定种,摄于天山,只拍到一张叶子,有可能是山芎(xiong)属Conioselinum。 122.龙胆科-龙胆属-高山龙胆 Gentiana algida 123.夹竹桃科-鹅绒藤属-戟叶鹅绒藤Cynanchum acutum subsp. sibiricum。 摄于五彩滩的野地。发现目前本种是尖舌鹅绒藤 Cynanchum acutum的亚种,而尖舌鹅绒藤中志没有收录,只提到“在我国标本室里,多把本种鉴定为 Cynanchum acutum Linn.,但该种植物的叶为卵状心形,基部虽具叶耳,但不呈戟状;副花冠的内轮舌状片很长地伸出筒部,显然与本种不同”。 在PPBC图片里(如果没鉴定错)的二者非常相似,我其实看不出是否有“副花冠内轮舌片伸出筒部”这个区别,而且尖舌鹅绒藤图片的拍摄地也都在新疆,有些迷惑。不过既然现在戟叶鹅绒藤已经成为尖舌的亚种,二者这么相似也是应该的。 124.茄科-矮牵牛属-碧冬茄 Petunia × hybrid 125.茄科-茄属-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126.茄科-曼陀罗属-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127.茄科-天仙子属-天仙子 Hyoscyamus niger 128.茄科-枸杞属-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疑似) 129.旋花科-菟丝子属-单柱菟丝子 Cuscuta monogyna【疑似】 130.唇形科-鼠尾草属-彩苞鼠尾草 Salvia viridis 131.唇形科-鼠尾草属-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疑似】 鼠尾草属我国有一百来种,常见的一串红就是其中之一。照片摄于天山附近的路边野地,对比了一下更像新疆鼠尾草,当然也可能是林荫鼠尾草。检索表用雄蕊的药隔作为第一步的分类性状,看不出来。 132.唇形科-益母草属-灰白益母草 Leonurus glaucescens 分布在新疆和内蒙的一种益母草,并不确定,只是感觉它茎上部偏紫的颜色很像,而其他益母草好像都是绿色的。益母草属用叶分裂数作为属下分类的依据,但我看都应该是三裂的益母草原变种也有五裂的叶子啊,怎么判断那是“裂”还是“裂上的再分裂”呢? 133.唇形科-糙苏属-块根糙苏Phlomoides tuberosa 134.唇形科-糙苏属-草原糙苏 Phlomoides pratensis 糙苏属有五六十种,筛选一下分布在新疆的,再根据叶形大致判断一下(因为雄蕊和花柱都没有拍到),认为是草原糙苏和块根糙苏。 135.唇形科-鼬瓣花属-鼬瓣花 Galeopsis bifida 136.唇形科-牛至属-牛至 Origanum vulgare 137.车前科-车前属-平车前 Plantago depressa 疑似 从叶子长宽比看应该不是车前,有可能是平车前或者北车前。二者区别是平车前花序下部的花分布稀疏,而北车前整个花序都很紧密。这张照片看不太出来,隐约是有点稀疏…吧,不过北车前的花序特别高,所以还是更像平车前。 138.车前科-兔尾苗属-羽叶穗花 Pseudolysimachion pinnatum 叶互生、有明显花梗、茎丛生、根木质化。这几个特征就排除掉了水蔓菁和细叶水蔓菁,再结合分布地,应该是羽叶穗花无疑。 139.列当科-马先蒿属-甘肃马先蒿 Pedicularis kansuensis 摄于巴音布鲁克草原。看到马先蒿属有几百种我是很想死的…放弃对着检索表细查,识图软件说是甘肃马先蒿。虽然资料显示不分布在新疆,但找到一篇相关博士论文这样描述“近年来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间断分布的甘肃马先蒿(P.kansuensis Maxim.)在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以及青海的部分地区迅速蔓延,呈现入侵态势,严重影响了当地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才知道,这种在草原上开出连片美丽紫色花串的植物是入侵物种。 140.桔梗科-风铃草属-聚花风铃草 Campanula glomerata subsp. Speciose 141.桔梗科-沙参属-狭叶沙参 Adenophora gmelinii(疑似) 摄于新疆北部巴音布鲁克草原。查表大概筛了一下,应该是沙参组沙参亚组,看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叶子条状,符合这个特征且可能出现在新疆的有狭叶沙参,但狭叶沙参的基生叶不应该是条状,所以比较疑惑。植物志里说沙参属变异很大,性状不稳定,分类困难,让编书的大佬用了“很是踌躇”这样的表述,我也感受到了大佬同款绝望啊哈哈哈。 142.茜草科-拉拉藤属-毛蓬子菜 Galium verum var. tomentosum 摄于喀纳斯景区,路边非常多,开着茂密的小黄花。仔细看照片叶上面好像有毛,所以应该是蓬子菜的变种,毛蓬子菜。 143.茜草科-拉拉藤属-北方拉拉藤 Galium boreale 144.忍冬科-忍冬属-新疆忍冬 Lonicera tatarica 145.忍冬科-忍冬属-小叶忍冬 Lonicera microphylla 146.荚蒾科-接骨木属-接骨木 Sambucus williamsii 摄于乌鸡植物园。 147.荚蒾科-荚蒾属-欧洲荚蒾 Viburnum opulus 菊科……看到菊科我立马怎样?立马就放弃!但经过一番努力也大概都认出来了,相比之下禾本科才是真的五迷三道。 148.菊科-山柳菊属-山柳菊 Hieracium umbellatum 山柳菊属我国9种,主要分布在新疆,根据叶形判断为山柳菊本种。 149.菊科-山柳菊属-卵叶山柳菊Hieracium regelianum 在XP大佬的帮助下定到了山柳菊属,根据叶形排除了山柳菊本种(本种叶是细长的披针形),范围缩小到高山柳菊、粗毛山柳菊和卵叶山柳菊。看不清楚有没有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只能大致排除一下。 高山柳菊茎生叶稀少而且比较小,应该能排除了。 粗毛山柳菊其实是很像的,但总苞和花序梗没毛,也排除了。 仔细观察照片,叶下面和边缘有毛,总苞和花序梗店都有毛,那只剩下卵叶山柳菊,其他特征也符合,应该就是了。 150.菊科-苦苣菜属-短裂苦苣菜Sonchus uliginosus 苦苣菜属识别看瘦果每面有几条棱,没有拍到。通过叶子看可能是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短裂苦苣菜Sonchus uliginosus和苣买菜Sonchus wightianus。苣买菜总苞上有稠密绒毛,应该能排除了,剩下长裂和短裂以裂片形状区分,但我分不清。但根据分布地看,长裂苦苣菜在新疆似乎没有,于是还剩下短裂苦苣菜。 151.菊科-紫菀属-狗娃花Aster hispidus【疑似】 以前紫菀属和狗娃花属是分开的,现在合并了。紫菀、马兰和狗娃花真的很像,但狗娃花叶子条形,苞片是又长又尖的披针形。照片没怎么拍到苞片,大遗憾,只有一个不太明显的花骨朵勉强能看吧,应该是狗娃花属,至于是狗娃花还是阿尔泰狗娃花……抱歉我放弃了。 152.菊科-莴苣属-乳苣 Lactuca tatarica 很温柔的浅紫色舌状花。同属的山莴苣Lactuca sibirica也是紫色花,但叶全缘,几乎不分裂,因此可以排除。 153.菊科-红花属-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疑似】 摄于禾木村旅店的院子里,种了一大片,匆匆忙忙拍了一张,总苞和花冠细节都看不到。红花颜色会偏橙红色,总苞球形,圆鼓鼓的,茎上部靠近总苞的叶子边缘有刺,但我拍的都不太符合。可是除了红花更不像别的,存疑,说不定红花变异比较大? 154.菊科-蒲公英属-华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摄于前往喀纳斯湖的路上。八月份很多蒲公英都结果了,拍到一株花果俱全的实属运气不错。蒲公英种类本来就多,新疆更是蒲公英大省,这次只拍了两种,紫花白花都没见到有些遗憾,下次得早点去。 按照检索表慢慢爬,外层总苞直立,没有角,似乎有点微微增厚,爬到亚洲蒲公英组,对应到了华蒲公英,不保证对,但也确实符合形态描述。 155.菊科-蒲公英属-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疑似】 摄于禾木村。没有开放的花和成熟的果,总苞也看不太清,大致爬了一下检索表觉得像药用蒲公英,暂定吧。 156.菊科-秋英属-秋英 Cosmos bipinnatus 157.菊科-疆千里光属-银叶菊 Jacobaea maritima 158.菊科-千里光属-林荫千里光 Senecio nemorensis 摄于天山天池景区,景区的植物介绍牌写了个毛果一枝黄花,看起来跟这照片很像,但仔细对比区别还是蛮大的,照片这是某种千里光,然后我是真的对照检索表一条一条看下来,确实是林荫千里光,哭瞎了。 159.菊科-矢车菊属-矢车菊 Centaurea cyanus 160.菊科-牛蒡属-牛蒡 Arctium lappa 161.菊科-百日菊属-百日菊 Zinnia elegans 162.菊科-万寿菊属-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163.菊科-滨菊属-滨菊 Leucanthemum vulgare 164.菊科-大丽花属-大丽花 Dahlia pinnata 165.菊科-向日葵属-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向日葵属原来还有很多种,植物志只收录了向日葵本种和菊芋,作为切花的那种好像是绢毛葵。 166.菊科-金光菊属-黑心菊 Rudbeckia hirta 167.菊科-漏芦属-顶羽菊 Rhaponticum repens 168.菊科-飞廉属-飞廉 Carduus nutans 本以为是蓟属植物,一直往蓟属里面找,总找不到完全对得上的,后来看《北疆图鉴》才知道是飞廉。飞廉的苞片是三角形一层一层覆瓦状排列,不是蓟属植物常见的刺状,话说它还是优质蜜源植物,张牙舞爪的真看不出来啊哈哈哈。 169.菊科-蓟属-莲座蓟 Cirsium esculentum 摄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应该是最有特色最好认的蓟属植物了。 170.菊科-蓟属-赛里木蓟 Cirsium sairamense 摄于某个景区路边,具体不记得了,要么是喀纳斯湖要么是赛里木湖。鉴定方法是依次对比图库里的蓟属植物,觉得赛里木蓟最像,就它吧……瘫倒,我恨蓟属。 171.菊科-蓝刺头属-蓝刺头 Echinops sphaerocephalus 蓝刺头属的花序相比于其他菊科植物,有些特殊,它是由很多头状花序组成的复头状花序,球球上每一朵小花其实都是一个头状花序,只是仅含1朵小花而已,不像向日葵的头状花序是个大盘子。包围住每一朵小花的一撮一撮的尖刺是总苞和总苞片,所以蓝刺头属的总苞不在球球下面,而是在球球里聚着。 新疆有11种蓝刺头,看检索表,有冠毛膜片和基毛这俩概念,“头状花序基部有多数或少数刚毛状的扁平基毛”,所以基毛应该是头状花序底部的一种毛,暂时观察不到。冠毛没在果期也观察不到。我拍的这个甚至还没有开花,看不出颜色,排除法试一试。 首先叶子上没有蛛丝状长毛,排除丝毛蓝刺头;茎上没有长节毛,排除褐毛蓝刺头。 苞片特征也非常关键,苞片外面无毛的是驴欺口、糙毛、林生、羽裂、褐毛蓝刺头,苞片外面有毛的是蓝刺头、薄叶、砂、丝毛等等,但照片没有拍苞片特写,看不太出来,似乎是有短毛的,就把前一组排除了。 而且驴欺口茎灰白色,被稀疏或密厚的蛛丝状毛或蛛丝状绵毛,我拍的似乎没有,所以更加能排除驴欺口。 看叶子比较粗糙且有厚度,大概率就是蓝刺头本种了,蓝刺头的分布地也正好有天山,唉,真不容易。 172.菊科-苍耳属-北美苍耳 Xanthium chinense(或西方苍耳Xanthium occidentale) 看总苞的刺比较密集,首先排除苍耳 Xanthium strumarium,我觉得图库里很多苍耳也鉴定错了,国产苍耳刺比较稀疏柔弱,总苞也小,跟照片里这种密集的刺明显不同,而且据说已经很少见了。 北美和西方都是入侵物种,至于它俩的区别,直接引用大佬的说法:“西方和北美极为相似,区别只在果苞的大小和刺的数量,很难仅凭照片分辨出来。考虑到西方苍耳比北美苍耳分布更广泛一些,不如就当它们都是西方苍耳吧。在有些分类系统中(比如FOC),苍耳属只有叶腋具刺的刺苍耳X.spinosum和叶腋不具刺的苍耳两个种,其余皆为苍耳的变种或亚种,北美或西方本也不必太较真。”就按照这个大佬的说法来吧。 还有个意大利苍耳,刺上加刺,看起来最可怕的就是它,不会认错。 顺便一说,在写完这段话后我去了一趟虎峪,看到一种苍耳,总苞小而刺稀疏,应该是苍耳本种,大喜。 173.菊科-豚草属-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摄于那拉提草原景区外边的野地里,高大的菊科野草,被晒蔫了。属于入侵物种,最早在东北发现,现在都窜到新疆了…… 174.菊科-伪泥胡菜属-伪泥胡菜 Serratula coronata 175.菊科-蓍属-蓍 Achillea millefolium 176.菊科-蓍属-亚洲蓍 Achillea asiatica 八月的北疆漫山遍野都是这样粉白粉白的花,当时以为是一种,回来一查,有可能是蓍和亚洲蓍这俩近缘种,长得比较像,拍的时候也没注意叶轴尺寸和苞片边缘颜色这种识别特征,现在已经分不清楚,但细看照片似乎是两种都拍到了,把它俩放一起写好了。 蓍,叶主轴宽1.5-2毫米,末回裂片较宽,披针形,稀条形,宽达0.3-0.5毫米;舌片白色、粉红色至淡紫红色。 亚洲蓍,叶主轴宽0.5-1毫米,末回裂片较狭,丝状条形或条形至披针形,宽0.1-0.5毫米。舌片粉红色或有时部分变白色,较大;总苞矩圆形,长4-5毫米,宽2.5-3毫米;总苞片有显蓍的棕色或淡棕色边缘。 以上性状似乎也不绝对,比如舌状花颜色、末回裂片宽度,甚至是总苞边缘颜色,二者都没有严格的区别,蓍的总苞颜色也有褐色,只是可能没有亚洲蓍那么明显,而亚洲蓍也有白花……莫纠结吧。 177.菊科-蒿属Artemisia-未定种1,疑似沙蒿 Artemisia desertorum,或者莳萝蒿组的莳萝蒿Artemisia anethoides、碱蒿 Artemisia anethifolia,摄于五彩滩景区的荒地上。 178.菊科-蒿属Artemisia-未定种2,疑似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摄于富蕴县某餐馆的花坛里。叶片上有角状凸起的刺,不知道是物种原有特征,还是什么病害。 179.菊科-蒿属Artemisia-未定种3,疑似艾Artemisia argyi 180.菊科-绢蒿属Seriphidium-未定种,疑似都不知道疑似啥,新疆绢蒿 Seriphidium kaschgaricum? 今天是被蒿属伤到残血的一天……新疆有四五十种蒿,我一种都不认识。 181.菊科 Asteraceae未定种,路边随手拍的一张糊图,结果了挺漂亮的。 如果说看到菊科在扬言立马放弃后还能勉强一战,看到禾本科我直接原地去世再起不能,再见了这美丽的世界和可爱的禾本科。经过一段时间的抱佛脚已经能够理解部分术语,但是要搞定禾本科必须得配个显微镜……下面几种禾本科植物,照片质量不高且没有识别细节,只能大致定到属。 182.禾本科-狗尾草属-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183.禾本科-鸭茅属-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摄于赛里木湖。该属只有这一种,谢天谢地…… 184.禾本科-披碱草属 Elymus未定种 摄于赛里木湖。 185.禾本科-披碱草属 Elymus未定种2 摄于喀纳斯湖。 186.禾本科-拂子茅属未定种 摄于赛里木湖。 187.石蒜科-葱属-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这玩意俗称“沙葱”,没在生境见到活体植物,是在饭馆吃了沙葱炒鸡蛋,味道还不错,就是韭菜味,口感清脆。后来查了一下葱属,韭、蒜、洋葱、藠头这些常见辛香蔬菜都是葱属的,还有很多野生种可以吃,那么我吃到的究竟是不是蒙古韭也不好说,既然它别名沙葱,就当它是吧。 188.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红瑞木 Cornus alba 原先山茱萸科分为山茱萸属、梾木属、四照花属等等,现在都合到一个山茱萸属了。在国植见过山茱萸,也可能是欧洲山茱萸,这俩我分不清,也查不到,网上能找到的有用信息真是越来越少。 红瑞木是园林观赏树,枝条是红色。 189.紫葳科-梓属-梓Catalpa ovata 牌子挂的是黄金树,但经比对检索表,黄金树识别特征为“花冠洁白”,而梓才是黄花。再看荚果尺寸,黄金树荚果较粗,宽度1-2cm,梓树荚果较细,5-7mm,且叶先端常有三裂。综合以上,认为照片里的是梓树,不是黄金树。 190.榆科-榆属-榆树 Ulmus pumila 天池边的大榆树——定海神针。牌子上是白榆,中文正名就是榆树。 新疆的榆树很多,后来又在魔鬼城和卡拉玛依拍到,榆树叶子大小很随性啊,小的还没有指甲大,以至于我总觉得不是一种树哈哈哈哈。确实同属还有一种榔榆,俗名小叶榆,叶子稍小,特意查了一下区别:榆树春季开花,叶稍薄,树皮纵裂。榔榆秋季开花,叶厚而有光泽,树皮片状脱落。至于叶基部不对称和重锯齿,二者都时有时无,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克拉玛依加油站拍到的这棵小榆树比较特殊(通常是乔木,贫瘠之地会长成灌木),枝条上是一团团密密麻麻的小叶片,非常小,挤在一起,而正常尺寸的叶很少,长势也不好。我一度以为这是另一个种,后来查到,原来是榆树感染了丛枝病。这种病也多发于枣树、泡桐和竹子,被感染后顶芽生长受抑制,只能发出侧芽,而侧芽顶头也会受抑,导致继续不停冒侧芽,侧芽长不大,最终形成挤挤挨挨像肿瘤似的一大团。似乎是没法治,最后都会死掉,唉。顺便一提,这是第二次见到病害导致的植物性状大变现象,上次是黑弹树的虫瘿,我以为那是什么特殊的枝叶结构呢…… 191.榆科-榆属-龙爪榆 Ulmus pumila 'Pendula' 乌鸡植物园的,这是榆树的一个栽培品种,牌子上叫倒榆(但图库里找不到找个名字),也可以叫垂榆,枝条下垂,形态跟龙爪槐很像。 192.榆科-榆属-裂叶榆 Ulmus laciniata 摄于克拉玛依市路边。叶先端的三裂很好识别。 193.壳斗科-栎属-夏栎 Quercus robur 摄于大巴扎路边,揪一个橡子,可以把坚果抠出来,留下壳斗,像个小帽一样套在手指头上扮成小人儿,超可爱,据我爹说这是他小时候的玩法。这种树原产欧洲,引进新疆后长势良好,是新疆地区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 194.葫芦科-南瓜属-南瓜 Cucurbita moschata 195.葫芦科-南瓜属-西葫芦 Cucurbita pepo 我已经菜到分不清南瓜和西葫芦了。在去塔里木湖的路上(大概是克拉玛依市附近)有一片瓜田,都是这样黄澄澄的粗壮长条瓜,问了旁边桃园的老板,说是打籽用的西葫芦,震惊……原来我们嗑的所谓南瓜子,是西葫芦籽吗?完全看不出哪里像炒菜的西葫芦,不过葫芦科的懵逼玩意可多了,也不足为奇。 回来查检索表,区分特征在于瓜蒂是否扩大成喇叭状,一翻照片,居然一个瓜蒂也没拍到,好气。姑且认为它是西葫芦吧。 196.葫芦科-黄瓜属-甜瓜 Cucumis melo 摄于某个高速休息区的小花坛里,葫芦科不看果实很难辨认,果实太小也看不出来,但是好巧不巧,它结了个快要成熟的大果,这才能认出来哈哈哈哈,我可太开心了。 197.葫芦科-西瓜属-西瓜 Citrullus lanatus 198.木樨科-丁香属Syringa未定种 摄于伊宁某酒店外的花坛,不开花定不了种。 199木樨科-梣属-美国红梣 Fraxinus pennsylvanica 摄于某个景区路边,虽然新疆有不少白蜡树,但这个果序(花序)腋生,叶有不规则钝锯齿,这是美国红梣的特征。 200.桑科-榕属-无花果 Ficus carica 201.桑科-桑属Morus 未定种 查到新疆分布得桑属植物有桑Morus alba、蒙桑Morus mongolica和黑桑Morus nigra,不在花果期不太好辨别,但黑桑的叶子通常不裂,而照片这叶子裂得如此崎岖,应该是桑或蒙桑。对比了图库里的照片,裂成这样的大波浪很像蒙桑,但又觉得叶尖没那么尖,气质总是不太一样,很难讲。 202.漆树科-盐麸木属-火炬树 Rhus typhina 203.漆树科-黄栌属-美国红栌 Cotinus obovatus 园艺品种,叶子一直都是紫红色,不用等到深秋也能看红叶哦。 204.葡萄科-地锦属-五叶地锦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205.葡萄科-葡萄属-葡萄 Vitis vinifera 完结撒花!折腾了半年才整理完,一定有很多错误,但确实已经尽力,新疆真是好地方,以后还要去! |
|
来自: huajiang0954 >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