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戮功臣?│1158

 青禾田讲古 2024-04-10 发布于加拿大

应该说,李世民没有愧对天可汗这个称号。李世民心胸开阔,用人不拘一格,平灭东突厥之后,面对陆陆续续归附的各部族君主、将领,甚至包括颉利可汗的心腹执失思力等人在内,基本上能做到一视同仁,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地位、威望等等的不同,合理的加封官职爵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这里的任用,并不是那种给个荣誉性质的虚衔放在一旁养老加软禁性质的任用,而是让其真正掌握兵权、政权的那种任用,和一直追随在自己身边的文臣武将一样的任用,甚至是重用。就拿执失思力来说,降唐之后,李世民任命他为左领军将军,并且让他协助其他将领,共同掌管宫廷宿卫,可以说是格外信重了。李世民闲暇无事在皇宫后苑打兔子狩猎鹿时,执失思力就在一旁卫护,感觉李世民如此行为不妥,还上前苦苦劝谏不止。李世民明白对方是替自己着想,只能收敛起自己放纵的行为。
自此之后,大唐朝中军中,多了很多各部族朝臣将领。这些人中能人辈出,出了很多名臣、名将,如唐太宗时期的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唐高宗时期的黑齿常之,唐玄宗时期的高仙芝、哥舒翰,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李光弼、仆固怀恩等等,都是异族将领,都在大唐发展的进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名垂青史。

李世民大胆启用异族将领毕竟是辅助手段,更信任器重的,当然还是在大唐建国及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大功的汉族文武大臣,不管是一直追随在自己身边的,还是当初父亲李渊身边的大臣,或者是李建成、李元吉的旧臣,皆量才任用。
李世民和当初东汉开国君主汉光武帝刘秀一样,都属于少有的,对开国功臣,尤其是执掌千军万马屡立战功的武将,没有大规模杀戮,并且一直放手使用的君主。之所以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一是李世民也好,刘秀也好,本身都是绝世名将,长时间亲自领军纵横沙场,军中威望无人能敌,不担心其他将领坐大威胁皇权;二是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不嫉贤妒能,允许大臣犯错;三是比较年轻,至少比绝大多数威望高号召力强的将领年轻,不用过早担心自己死后,自己的子孙后代驾驭不了这些骄兵悍将。
至于说还有大敌在侧,国家还需要这些将军统军杀敌?难道西汉、宋朝、明朝刚刚建国的时候,身边没有大敌吗?各功臣还不是要么说杀就杀了,要么将兵权全部收回了。
应该说,能在刘秀、李世民这样的君主麾下做一员武将,一位统帅,是幸运的,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展示你所有的才能,建功立业,不用担心功高震主之说,因为你的君主,功劳比你还大,威望比你还高。

当然,那些大开杀戒的开国君主,虽然大多是恐惧心理作祟,但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因为这些在开国中立下不朽功劳的骄兵悍将,有很多也确实不是那么在意、尊敬皇帝,甚至颇为肆无忌惮。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战友,无数次替你挡枪挡箭,平日里吃饭时敢从你碗里抢肉吃、睡觉做梦能一脚把你从床上踹下去的主儿,现在你坐上皇位,就要求大家必须对你恭恭敬敬、行礼磕头,难免有些发自内心的不太在意,甚至连装装样子都懒得装。这些,在战争时代当然不算事,但是称帝建国后,就成了这些人的取死之道。
李世民身边,当然也有这样的大将。就拿尉迟恭来说,在李世民横扫天下及玄武门之变中,都追随在李世民身边,属于李世民最为忠诚的柱石之臣。不过,李世民称帝之后,随着地位越来越高,尉迟恭也变得越来越骄横。一次,在李世民召开的酒宴上,因为不满有人坐在自己上位,大发雷霆,任城王李道宗坐在尉迟恭下位,起身劝解。没想到尉迟恭借酒撒风,狠狠一拳打在李道宗眼睛上,差点将李道宗眼睛打瞎。
要知道李道宗也是大唐开国名将,屡立战功,又是皇亲国戚,爵位远在尉迟恭之上,被尉迟恭如此殴打,怎能不怒?
李世民当然也非常气愤。但即使如此,李世民也仅仅是狠狠申斥了尉迟恭一顿,威胁了几句,让尉迟恭收敛一些,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就怎么怎么样而已。

但是,就像以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的宽厚睿智,依然亏待了伏波将军马援一样,李世民对麾下哪个大臣都说不上亏待,但他唯独亏待了战神李靖。
在李靖刚刚率军平灭东突厥的时候,朝中就有御史大夫写奏章,弹劾李靖御军无法,纵容部下将颉利可汗牙帐之中的珍宝,劫掠一空,请求朝廷严加处理。
实际上,这类奏章,虽然不属于无中生有,但也属于小题大做。这些将军领军,在国内作战的时候,可能还会严肃一下军纪,但是在敌国作战,基本上是怎么能激发士气怎么来,怎么能消灭敌人减少己方损失怎么做,其中,最常见的措施,就是许诺如果击破敌人城池、营地之后,可以随意劫掠一类,残暴一些的,甚至以允许屠城做为奖励措施。这属于不会公开,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惯例。李世民作为常年领军作战的主帅,当然也了解。
一般来说,君主都不会把这些奏章当回事,留中不发不予理睬就是了。
可是,此时的李世民,虽然名义上下旨特赦,要求御史不要再就此事弹劾,却在见到李靖的时候,大加责备,骂的李靖叩头谢罪不已。
只能说,这里的李靖,功劳实在太大,大到让李世民这个君主都感觉有些被震,产生了些许忌惮。
好在毕竟是李世民,对李靖敲打一番,此事也就算过去了,之后,该封赏照常封赏,该加官进爵照常加官进爵。之后的李靖,官居尚书右仆射之职,地位仅次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妥妥的朝臣之中的第二人。不过,李靖政治智慧再低,也知道自己犯了君王的忌讳,平日在朝中议事,大多恭谨温和,甚至闭口不言,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到了634年十月,李靖更是以年纪老迈,腿脚有病为由,上表辞职,言辞恳切。
这些举动应该都是李靖无奈之下的明哲保身之举吧。
李世民非常欣赏李靖的识时务明进退,同意了李靖的辞呈,并大为封赏勉励一番。

       
纵览上下五千年的隐秘幽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