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点敏感!还是未删减版!

 cpu001 2024-04-11 发布于广东

电影自留地

一个深夜,8个身穿运动员服饰的身影出现在奥运村外。
人们以为他们是晚归的运动员,顺手帮助他们翻栅栏进入了园区。
图片
这8个人,当然不是运动员。
而是属于一个名叫「黑色九月」的巴勒斯坦激进派组织。
他们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来要挟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
图片
在答应歹徒要求,并把他们送到机场后,当即展开营救行动。
一时间,机场乱作一团。
最终,11名以色列人质全部被杀害。
图片
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决定展开报复。
对标死去的11名人质,他们也选中了11位巴勒斯坦人,作为暗杀对象。
摩萨德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以命偿命。
图片

执行刺杀任务的小队,由前保镖艾夫纳(艾瑞克·巴纳饰)带领。
他们都不是「专业人士」。
几乎每个人都是被临时拉来,原先是保镖、大学教授、古董商、玩具匠。
图片
整个复仇行动,可理解成以色列官方暗中授权的恐怖行动。
图片
第一个暗杀的,是一名巴裔作家。
地点在罗马。
艾夫纳和队友跟踪其到一个破旧的公寓楼下。
确认身份,枪杀,快速离开。
图片
第二站,巴黎。
要杀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巴解干部。
这一回,小队潜入他的家中,在电话中安装炸弹。
等对方接电话时,遥控引爆。
图片
第三站,塞浦路斯。
同样是用遥控炸弹,杀死一名教授。
图片
过程中,他们也杀了巴勒斯坦以外的人——一个荷兰的女杀手。
她没有政治立场,只是拿钱办事,暗杀了主角小队的一个成员。
图片
随着暗杀名单的逐渐减少,小队一伙却没有感受到原先期待的复仇爽感。
暗杀行动开始后,巴勒斯坦一方也反过来进行同样的刺杀活动。
双方你来我往,命案越来越多。
图片
他们开始怀疑,这样的复仇是否能带来好的结果。
黑色九月并不会因此消亡。
一个头目倒下,就会有一个新的继任者,而且手段会更加残忍。
图片

《慕尼黑》的故事并非虚构。
在历史上,慕尼黑事件引发的以色列复仇行动更为复杂。
图片
黑色九月,则积极采取各种恐怖行动。
造成的伤亡,既有以军特工,也有无辜百姓。
图片
美方虽然没有真实露面,但却无处不在。
比如,小队原本想暗杀的一个黑色九月干部,居然是在为美国中情局工作。
并且从线人那里得知,中情局也在资助巴方。
图片
关于巴以冲突,网上的讨论从未停息。
远离硝烟的网友们,动辄拿出各种政治大论,表现出一种大局观上的冷静与清醒。
图片
当然,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身份是无法改变的。
可,人性的矛盾与复杂,岂是身份就能下了绝对的定论。
图片
而随着任务深入,杀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迷茫。
后来的暗杀结束,再也没有兴奋与喜悦。
图片
回到祖国之后,他受到了领导口头上的肯定。
但,没有勋章,没有荣耀。
国家不承认他的存在,家人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
既担心国家会出卖他,也担心巴方对自己家人的复仇。
图片
斯皮尔伯格曾说,拍本片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平。
而历史就像一个怪圈。
眼看着曾经发生过的,如今再度上演,不免让人重新品味这部18年前的电影其中的复杂。
电影没有答案,而是一直在追问。
图片

《慕尼黑》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 艾瑞克·巴纳 / 丹尼尔·克雷格
 豆瓣 7.8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