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西方经济学终于可以被整体抛弃了 —— 宏观科学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只摘不看 2024-04-1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讲座腾讯会议号:513 183 173
昨天(周一,2024年4月8号晚上)拿到出版社电子工业胡南给我的一本新书,由史帆先生撰写的《破局——需求不足的成因及解决之道》。非常兴奋地花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我还很少看到一本书能够如此地让我如遇知音。因为《破局》这本书让我感觉到是我在出版了《科学经济学原理——看见看不见的手》一书之后想写而还没来得及写的一本书。所以,史帆先生在该书中提出的整套理论我可以说一眼便理解了。
因此便策划了本周四(4月11日)晚上8点半邀请史帆先生对他的理论作一个系统的介绍。可以把这本书的名字称为《宏观科学经济学原理》,可以最终100%看作是《科学经济学原理》一书在宏观上的逻辑推论。

一、科学基础


可以说,原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浩如烟海,但在科学基础上却很弱,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100%按照科学的统一测量学与数学来建构的。《破局》一书的测量学基础为财务报表,而不是原来以“计量经济学”为名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财务报表才是测量经济过程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史帆先生在本科与硕士期间都是学的物理学专业,这是我对他感到特别欣慰的一点。在《破局》这本书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作者的扎实科学素养基础。
该书“第二部分 导言二”对其研究方法作了介绍,主要是对简单归纳法带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因这个导言仅为4页多一点的篇幅,难以完全展开对经济科学研究方法的讨论。但可以看出,作者对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是作过深入思考的。书中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也远不止是这个导言中所阐述的内容。可以认为导言二只是通过归纳法存在的缺陷而指出了以往经济学研究存在的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却并没有充分展开书中采用的所有科学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系统的论证。这个是我在《实验、测量与科学》一书中充分展开讨论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史帆先生并不是从现有经济学理论出发去研究经济学,而是在做企业,深入现实经济活动的长期观察中获得的第一手经济学测量数据,来建立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
最近可以说很欣喜地几乎同时遇到经济学领域的两本非常好的书。除了史帆先生的《破局》一书外,刚刚出版的一尘先生写的《走出美元陷阱》,他也是一位在企业里有长期工作经历的学者。

二、差价——科学的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最显著的区别


要理解《破局》一书的整个理论逻辑,需要首先具备书中并未展开讨论的一个最基本经济学概念——差价。传统经济学都是充斥着“产品价格”与“产品数量”来进行论述的。这是为什么会存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学科,并且两者间的逻辑联系是一个巨大难题的原因所在。
在物理学里,地球上微观的所有石头、土壤、江河、空气、地心等质量加起来,就直接等于宏观上整个地球的总质量,所有微观上的牛顿力学规律,简单叠加就是宏观上整个地球的运动规律。这也是应用非常普遍的“有限元法”能够成立的一个基本前提。有限元法在流体力学、各类建筑、水利工程、气象等领域的计算中都可以用到。它就是把宏观的研究对象简单地分割为有限的众多微观个体。这样每个被分割成很细小的单元就可以被近似地看作是牛顿力学中理想的只是具有某些确定物理特性的刚体。通过对所有被分割的微观个体静态和动态牛顿力学的计算,就可以直接获得宏观上整个对象的结果。划分的元越细,一般来说最终计算的结果就越精确,当然计算的量就越大。
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与微观经济学里的需求与供给却无法直接进行简单叠加对应。原因何在?
以实际生产过程为例,氧化硅原材料经过提炼后变成多晶硅,数量上去掉了氧,重量减少,价值却增加了。多晶硅再经过提炼,去掉少许杂质变成了单晶硅,数量稍微减少了一点点,价值又进一步增加。但从经济总量上看,不可能简单地把各个环节的总量和总价加起来。它们每个微观的环节都是前一个经济环节的总价,加上本身环节的差价增值。如果简单地进行叠加,一定会存在大量重复计算。这个原材料加工链条的案例相对还算比较容易看清楚,更多组装类的生产过程就更为复杂。例如,一部手机或电视机,它们是众多电子原器件按一定比例关系(这里存在很重要的所谓BOM表和齐套性等问题)组装起来。不同系列产品的这个比例关系又不同,因此,经过企业生产加工以后进货的原材料与输出的产品之间数量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当一个企业生产大量不同的产品品种时更是如此。
所以,传统经济学里面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如何在逻辑上建立起对应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正如我在《科学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的,微观经济学本身就不完全是微观概念。比如“供给”,要想建立任何一个供需曲线,理论上都得把全社会的该产品的供给全考虑上才能画得出来。这个从理论上说好像可以测量,事实上却不太现实。
但如果从差价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微观经济环节的差价简单地叠加起来,就是总的经济增值。所以,以差价为基础的科学经济学原理,和《破局》一书建立的科学的宏观经济学是可以100%简单叠加就能逻辑对应起来的。
正如我在《科学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的,差价本来是技术上很容易测量到的,但因为它是企业最核心的商业机密,所以在实际上经济学家们一般很难获得。最好的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就是研究者本人就是在企业里。但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能够很容易获得经济第一手测量数据资料的人往往对研究经济学少有兴趣,而经济学家们又往往远在企业之外的书房里。
所以,很高兴史帆先生是又一位“身完全在企业里,却对经济学理论问题有深厚兴趣”的学者。
正因为差价是经济学最关键的核心概念,但学院派的经济学家却难以获得相关的测量数据,所以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才会如此地困难。当然不可能所有经济学家都要全职在企业里工作,肯定需要有大量学院派的学者,但如果能有一大批实战派经济学者,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就会有坚实的基础。对于学院派学者难以接触到的大量现实经济细节变化,也可以有很好的把握。

三、范式、统一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简单性原则


    文一教授是宏观经济学领域很权威的学者,在与他的很多交流中都曾提到,人们批评西方经济学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可以在更高级经济学教科书或者文献中看到,也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模型去进行解释,但又都存在一些困难很难解决。问题在于寻求一个新的范式很难。
      事实上,我对“范式”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些保留。这个概念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中系统阐述的。他提出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不同学术共同体(可理解为学派等)之间很可能是一种类似政治斗争的关系,一个新的理论取代旧的理论并不一定是新的理论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并且完美了,而很可能类似于新的范式在政治斗争中获得了胜利。
      真正的科学是有统一规范的,是所有可以被称为科学的知识全都遵循统一的规范。虽然知识会被不断细分成分枝学科,但学科的划分和细分学科都应当遵循统一的科学规范。只不过以前人们只是在潜意识中感觉到应当有这么一个规范,并且只是把部分规范显式地表述出来。但在我系统地建立了第三代科学之后,这一套大一统的规范可以非常系统地被阐释清楚。
      经济学领域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在于:几乎所有经济学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对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人能给出一套甚至很多套解释或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问题是不同数学模型之间逻辑关系不那么明晰,或者就难以建立起完全的逻辑联系。
      作为统一的科学规范之一,就是要使一切科学的知识相互之间必须都建立起统一的逻辑联系。不能遇到一个新问题,就自成体系地建立一个全新的理论或数学模型。这个是科学的简单性原则(也有的称经济性原则,简单美等),必须用最少的公理去逻辑地建立起理论体系。即使一时在技术上做不到,也必须要去追求这样做。

四、西方经济学整体上可以丢弃了


认为西方经济学存在问题的人有很多,也有很多人试图提出新的理论去取代西方经济学。但可以说成功的很少。原因在于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西方经济学有什么存在问题的地方就去抛弃他,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新建立的理论在科学性上需要能远远超过西方经济学,并且达到与自然科学领域科学性完全一致的程度。
  • 新的理论相互之间都能够在逻辑上完全一致,不允许自成体系。
  • 能够解释原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的一切现象,并且能够指出其为什么会存在那些问题。
  • 能够解释所有西方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并且是逻辑一致地去解释。
  • 不仅相互之间逻辑上完全一致,这样的科学经济学与一切自然科学也是可以在逻辑上完全一致的。科学经济学的概念虽然是新的,但却并不是自成体系,而是全都可以从科学整体知识和方法、逻辑体系中去获得定义。
  • 其他。一切理论都必须能够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去完备地验证其正确性。
史帆先生建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我所建立的科学经济学原理在逻辑上是可以100%直接逻辑联系起来的,虽然他是独立研究形成的理论。例如,他提出的两大定律之一的“企业总体利润源泉定律”可以基于其书中提出的三个前提假设建立,也可以从《科学经济学原理》中的净满足额更大化和满成比更大化定律完全逻辑推导出来,并且可以给出更为一般性的解释。企业从某个领域退出并不仅仅是因为存在一个假设性的下界,而是一种获得更大利润的动力,以及转换的能力和风险成本考虑。不是到了不赚钱才退出,而是有更好选择时会“转换”。这不是净退出,而只是换经营领域了。
当经营的投资收益率(资本性收入)长期低于银行利率时,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就不如直接把钱存在银行更划算。这也是一种转换。
但是,我们在实际案例中还会看到有些企业长期并不赚钱,却还是一直坚持在做。这种情况要么是对未来有盈利预期,要么是因为收益中除了资本性收入外还存在非资本性收入(员工的工资等)。即使企业不赚钱,但为了让企业的员工有饭吃,企业可能还是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不同企业存在不同的转换选择点。这个可以使史帆先生建立的理论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
史帆先生在这本书中对大量传统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诠释,并且提出了“国股民营”的全新思路。虽然很多结论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打磨和精确化,有些地方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但整体理论框架在逻辑上已经走通了。
《科学经济学原理》加上《破局》(宏观科学经济学原理),虽然还谈不上完备,但已经可大致上形成一个初步的科学经济学整体拼图。以后要做的工作还有太多,但都是如何将所有经济学的研究统一到这个科学框架里。所有不能统一进来的经济学研究肯定都是有问题的,不用再白费力气了。之所以下这样的结论,是需要在这里重复一下最基本的如下科学原则:
一切科学概念的定义事实上就是其测量方法的定义。或者说定义某个概念,事实上就是对应它的测量方法。一切科学的概念都必须是可测量的。绝对不允许去定义不可测量的对象。这是一切能够被称为科学家做研究必须绝对默认的天条。一切触犯这个天条的,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根本连说话的最基本资格都没有。请注意是这个根本就没有资格被称为是“错误”。因为无法测量的理论根本就无法去证明它错误。但是,西方经济学有太多根本就没办法去测量的概念。

图片


图片
史帆

北京大学2000级物理学院本科

北京大学2006级物理学院硕士

百亿金牛奖私募致诚卓远创始人

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00本06硕。毕业后加入建行云南省分行。于2015年创办设立致诚卓远量化投资私募,任总经理及基金经理。至今管理规模超100亿,并为北大校友基金管理了其中部分资产。


参考阅读:
UFAPKU副会长 史帆:破局——需求不足的成因及解决之道:
http://k.sina.com.cn/article_1971882121_7588888901901734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