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城区67: 古鸡鸣寺有多古?年轻人爱去的秘密

 卧竹轩主 2024-04-11 发布于江苏

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宗教。我发现去庙里烧香问卦的香客,老的少的都是女性为主。

我每次去鸡鸣寺,看到寺外路边一大排算命看相的,也是专找女的忽悠。

很多女性去鸡鸣寺,就为求得好“姻缘”。都以为佛教禁欲,其实佛教最早就与性崇拜有关。印度教和藏传佛教中普遍供奉的欢喜佛,就是展示男女双修(不上图了)。

鸡鸣寺

位于城北鸡鸣山东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香火一直旺盛不衰,据说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东吴和西晋都在此有道场活动。正式建为“鸡鸣寺”是在明朝洪武年间。

鸡鸣寺背临玄武湖,东对紫金山,风景极胜。打开南京旅游景点图,看上去感觉它几乎位于南京城中心(其实北边是城墙)。

古鸡鸣寺

紫金山延伸到玄武湖南侧的余脉,山势浑圆犹如鸡笼,称作鸡笼山。南朝齐武帝常半夜出猎,或到钟山,或到幕府山,每次回来路过这里天刚刚麻麻亮就听有鸡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他就把鸡笼山称作了鸡鸣山。至今武庙闸附近还有鸡鸣埭的地名。

之前南朝宋时,山顶上建立了日观台,山麓建了中国第一个“文学馆”,此山也叫北极阁。后来竺可桢就在此山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国家气象台。

话说六朝时期的西晋和宋齐梁陈,都礼佛。尤其是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到了极点,甚至到了变态程度。他建了同泰寺,并四次舍生于斯。还在寺内颁布了《断酒肉文》,导致了中国的佛教徒从此只能素食,不可吃肉喝酒了。只有济公等少数和尚不听他的。记住:念佛斋戒不吃肉,是梁武帝定的,不是佛教本意,佛教原本只规定不吃荤。“荤”指的是葱、蒜、韭、薤等香辛料,而非古人称为“腥”的肉食。

梁武帝为了进出寺庙方便,在宫城北墙专开一后门直对寺门,称大通门,并改年号为大通。大通倒念,音协通泰,故寺名为通泰寺。该寺为皇家规制,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堪称“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成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

历史与这座寺院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隋朝大军一到,六朝最后的陈王朝灭亡,整个金陵遭毁城涂炭,宫城即台城完全不存。后世怀古者凭猜测认为台城在鸡鸣山下,因而误认为同泰寺建在鸡鸣山上,并且把同泰寺说成是鸡鸣寺的前身。

2014年考古新发现,揭开了六朝宫城台城之谜,台城北界在今珠江路附近的如意里、长江后街一线。

由此,同泰寺应当位于今天珠江路北侧,应在城内,并不在山上,离鸡鸣山还很远。

鸡鸣山上确曾有东吴所建的古刹栖玄寺,它才有资格做鸡鸣寺前身。不过早已无影无踪。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用建明孝陵剩余的材料在鸡鸣山上重建寺院,并御题“鸡鸣寺”。意取佛教经典《楞严经》中的一句话:“鸡鸣时,僧人起行。”

由此,鸡鸣寺正式成了江南古刹。照此说来,鸡鸣寺是创建,并无前承。

江南古刹

明初鸡鸣寺扩了又扩,达到盛况规模。不仅皇家、大臣,平民百姓也常来敬香。加之山下为功臣和各路神圣增建了“十庙”,此刹名声大振。为此特开凿了一条进香河,直至山门。

清朝康熙年间曾经大修二次,康熙南巡登临寺院,题写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乾隆南巡,又进行重修。

从明清以来古鸡鸣寺不断增建,逐步形成为香火道场。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中,山寺被守卫部队征用作全城通信中心。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时,鸡鸣寺北极阁成了日军杀害中国军民的屠场。

寺中僧人曾收留保护了冒充和尚的工兵营长纽先铭,并掩护他安全离开南京,抗战胜利后钮先铭以少将身份参加了日本受降仪式。张恨水以钮先铭的这段经历,创作了《大江东去》长篇小说。

解放后,开始修缮鸡鸣寺,并根据印度来访僧人的意见,整饬寺佛与神像混杂等乱象。

1958年10月,古鸡鸣寺逐步转为尼众道场。寺内还办了江苏省首创的尼众佛学院新鸡鸣寺和过去的出家人不一样,不想做单纯的香火道场,寺内的尼姑学修并进,还发工资,每天读报看电视。90年代我几次去,见有尼姑捧着收录机在学外语。她们也对进寺信众宣讲,要文明敬香。

文革时期,鸡鸣寺被某无线电元件厂占去,1973年因电烙铁事故酿成火灾寺院几乎全毁。1979年开始,南京市政府多次拨款重建了鸡鸣寺,至今几乎年年获政府财政款项用于修葺。1983年建成了毗卢宝殿、观音殿和新山门等。

1990年补建了44米高的药师塔,1992年拍摄《新白娘子传奇》,雷峰塔即借用此塔为景。

后来寺院自筹资金多了,也开始自建一些殿堂、楼阁、百味斋等。名曰“古鸡鸣寺”,实则全部刷新了。

这个历史上建了毁,毁了建的倒霉蛋,如今真的兴旺起来。尼姑也从最初的11人不断增加。先后剃度了近300人。

山水林寺

鸡鸣寺环境十分幽雅,体现了山环水抱、城林相融的特色。古金陵四十八景就有“鸡笼云树“。

金陵四十新景又选为“鸡鸣春晓”。2022年景区划入了新规划的南京市“北京东路历史街区”。

鸡鸣寺内游人可登塔环顾,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寺北边后门有一座慈航桥,与城墙连通。再向北为玄武湖,往东可入小九华山(古称覆舟山)。

鸡鸣寺的一尊观音菩萨像朝北倒坐,佛龛上有一副楹联道明原由:“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很多佛寺都有类似布局。

寺东北角有口“胭脂井”,传说是南朝陈后主妃子投井处。其实这是个假的。

鸡呜寺在市区内,游客不必远游,极容易成为文旅热点。过去一般在大年初五来上香,现在大年初一就开始了,从山门一直排到古生物所。

乌泱泱的人群以青年,尤其是学生为主,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反而去基督教堂的多。还有一早赶高铁过来的安徽马鞍山人。

再就是观音老母的3个生日,农历2月19、6月19、9月19,也是人山人海。从马路边一直到大殿,连绵不断的人群持续几个小时。香火缭绕,诵经不断。估计最遭罪的是腊月初八端着锅去领免费粥的。

我时常纳闷,这些戴眼镜的知识青年手持香烛,口中赤诚祷念,和我们那一代学子大不相同。据说还有硕士生、博士生每到周末去披上袈裟做居士。

事出反常必有妖!上网一查,果然有人散布,鸡鸣寺求姻缘准的可怕,上午烧香,下午脱单。去求菩萨的人把观音殿比作姻缘殿,非常滑稽!有人为了求缘,援引《诗经》里的一句“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其实这话原意是:女的说“鸡叫了”该起床了,男的回应道“天还没亮呢”!

当然也有人故意恶作剧,宣称鸡鸣寺求得的都是孳缘,两个相好的只能有好的开头,没有好的结局,注定以悲剧收场!

反正俺不信这些,这辈子从不烧香拜佛。从前俺也会在周末去鸡鸣寺,那是因为过去的年代没有空调,盛夏酷暑难耐,找个有凉风习习的去处看书。那时去鸡鸣寺的人很少,在寺内茶室“鸡鸣禅茶”找个湖景座,要一杯茶,读累了就隔窗远眺玄武湖上的游船。中午花2元吃个素斋回家。至今还怀念茶室屋顶上的电风扇,很给力!

一千多年前,吃货老苏去寺庙里找佛印,不也是为了讨碗茶喝吗?

大多数人是头脑清醒的,不过每年春天去鸡鸣寺旁边的樱花大道看樱花的更多。这也就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虽说是80年代前后日本赠送栽种的,但以前人们从不扎堆,都是有事路过北京东路才顺便看看。去看樱花不都是凑热闹,是为了发抖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