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冕是栎桥人,但并不归属于幞峰王氏派

 诸暨弘虫 2024-04-11 发布于浙江

王冕的故乡在今枫桥镇栎桥村,这一点是毫无异疑的。也就是说,王冕是王文炳的后代,也是确凿无疑的。虽然《暨阳幞峰王氏宗谱》上赫然登记着王冕的大名,但笔者在阅读宗谱后惊奇地发现,王冕其实并不归属于幞峰王氏这一派。《暨阳幞峰王氏宗谱》所载的王冕世系,漏洞百出,是经不起推敲的。而王冕之所以出现在幞峰王氏宗谱上,纯属幞峰王氏宗谱编纂者的主观猜测与胡乱添加。这绝非危言耸听。笔者敢下这个结论,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暨阳幞峰王氏宗谱》所载的王氏男丁,每个人均有相应的字第号(或称行第号),唯独王冕一家没有。这个细节十分蹊跷。宗谱载王冕之祖名英,王冕之父名杰,也均无字第号。且不载王冕之子、孙和曾孙,更别说是字第号了。这是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不符合宗谱修纂的体例。

 

第二,按幞峰谱所载,王冕是幞峰第六世,那么在宗谱的《行传》中,王冕的祖父应该出现在第四世,王冕的父亲应该出现在第五世,王冕自己则出现在第六世。但因为王冕孙祖三代均无字第号,结果三个人竟附缀于“万六”名下而被一笔带过。如此处理,可不能简单地用“草率”两字来解释,其实这是修谱者的故意为之,反衬出造假者落笔时的心虚。

 

第三,既然王冕是幞峰派的子孙,那么宗谱除在《系图》和《行传》中提到王冕外,为什么在谱头文集部分只字不提王冕?王冕的《竹斋集》早于明代刊刻于枫桥,王冕的影响力早在明代响彻寰宇,如此光宗耀祖的重量级子孙,为何宗谱不给他留下一篇可以现成摘抄的传记?
第四,假设宗谱所载不虚,就算王冕是幞峰派的一员,那么更大的一个笑话就出来了。按宗谱《王氏源流事实》一文所载较练使公卒于高宗绍兴五年,勅葬小溪”,可知王珰卒于1135年。而王冕生于1287年,1287年减1135年是152年宗谱将王冕置于幞峰第六世,而王珰与王冕中间相隔了11代,152年除以11,意味着每代生育的平均年龄仅为13.8岁,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

 

王冕与诸暨始迁祖王珰之间到底隔了多少代?关于这个问题,台湾的王冕研究专家嵇若昕给出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嵇若昕编了一份《王冕世系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诸军统治教练使”(即王珰)与王冕中间,相隔了六代。我们以每代25年计算,则为150年。在王珰卒年(1135)上再加150年,为1285年,这个年份与王冕出生于1287年正好贴近。显然,幞峰谱将王冕置于第六世,是有悖常理,没有依据的。

(王冕世系表,载台湾嵇若昕《王冕与墨梅画的发展》    
嵇若昕编制《王冕世系表》,必有他可靠的资料来源,但他一定没有看到过道光十二年的幞峰谱,因为对于王氏世系的排列,两者意见多有相左。我们不论孰是孰非,但在王冕世系的考查上,嵇若昕的意见是科学合理、令人信服的。
笔者从事王冕研究多年,一开始我采信了嵇若昕的说法,后来发现了《暨阳幞峰王氏宗谱》上记载着王冕,虽然内容与嵇若昕多有出入(如父亲的名字,嵇若昕说是王乘,宗谱说是王杰),但毕竟幞峰谱的世系明白无误,故想当然地采信了幞峰谱的记载,而且将幞峰谱的世系载入了拙著《王冕之谜》一书。然而,当我阅读了骆象贤的《溪园遗稿》、吕升的《故山樵王先生行状》,现在再回过头来审视幞峰谱,发现了幞峰谱的讹误,便又彻底推翻了宗谱的说法。
我认为幞峰谱在王冕这个人物的处理上,属于“无中生有”的随意添加,是出于爱护和“收管”同宗名人的有意为之。幞峰老谱上一定没有王冕其人,否则他的祖上与子孙必有相应的字第号。而王冕是桥亭人,这个结论又确凿无疑,但他不属于幞峰派,他最有可能是三槐王氏中的“桥亭派”,也就是幞峰谱中提到的三槐王氏六派之一。桥亭派也是王文炳之后,他们的字第是“百千万文寿仁允乾奫振海相宁清椿炯均锳濠松”,前11个字第与幞峰泊相同。桥亭派繁衍二十代以后再没有字第,表明这个家族后来消失了。关于这一点,2016年编修的《暨阳朱坞村王氏宗谱》中载有王伯新先生撰写的《重修暨阳朱坞王氏宗谱序》,文中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明嘉靖年间,水冲桥亭王宅,众亲散居不一。”桥亭派的王氏子孙大约就是这个时候灭绝或星散的,且最终导致宗谱不再。幞峰王氏有意想“收留”王冕,但因为桥亭派的家谱不存,不知道王冕相应的字第号,故想当然地将王冕置于幞峰谱,并置于没有后代的万六公派下。然而,这件事终究因为缺乏考证,一旦新的史料发现后,幞峰谱最终露出了它的蹩脚与破绽。
那么王冕的家世究竟如何?虽然他所在家族的宗谱已在人间消失,但他的世系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在这个问题上,我采信了骆象贤和吕升的两篇墓志铭。
骆象贤(1371—1461),字则民,号溪园居士。枫桥镇人,明代学者。生性好学,德行高洁,严于律己,淡于功名,以“六礼”之要为表率,教化乡人。筑园于枫溪之上,名曰“溪园”,藏书盈屋,学者尊为“溪园先生”。岁饥,出稻谷千石以赈,深受地方称颂。明正统年间,诏旌其门曰“尚义”,敕建“尚义坊”。为文直述情事,不求词藻华致。著有《羊枣集》《笃终易览》《溪园遗稿》《归全集》等,并编纂《景泰诸暨县志》(二十卷)。《两浙名贤录》有传。
骆象贤不仅是学者,而且与王冕一家有姻亲关系。骆象贤次子骆秢,字大年,其配氏正是王冕曾孙女王永贞,而王冕《竹斋集》的刊刻也是王永贞在世时完成的。
骆象贤在王永贞去世后,撰写了《亡男妇王氏墓志》,内有这样的记载:“亡男妇,姓王氏,讳永贞。先世关西,系出猛之后。远祖讳德元,仕宋,官至清远军节度使,策勋赠太师,封威定公。威定第八子,诸暨统制,至团练使,建炎南迁,居诸暨。孙文炳,尝割田业,资之慈光梵刹焚修。传至其曾大夫竹斋先生冕,字元章,声闻重区宇间。大父讳周,字师文,号山樵。父武昭,仲鲁其字;妣张氏,善积,儒素传家。山樵忘年为文字交,次子秢侍左右无旷,命妻之,备娴壸仪。……生于洪武戊辰(1388)五月二十九日戌时,卒于天顺庚辰(1460)二月初九日丑时,寿七十三。子男三人:长居安,先卒,葬有志;次居敬;次居恭;女庄简,适里中楼镃。孙男十有二人:璘、璿、珵、理、瓖、玑、瓒、瑾、瑺、琼、璩、瑜。孙女五:淑清,适楼相;泯清,适娄堂;华清、景清,未行。曾孙女一。……”
由上可知,王冕的远祖叫王德元(幞峰谱误作“德奇”,嵇若昕写作“德”)。王冕系王文炳后代无疑。王冕子王周,字师文,号山樵。(王冕至少有二子一女,这里因为是从王永贞论,故只提王周。)王冕孙武昭,字仲鲁。(嵇若昕写作“昭”,未提及其字。)王周是骆象贤的“文字交”,骆秢曾拜王周为师,后来王周便将孙女王永贞许配给了骆秢。骆象贤是离王冕最近的明代学者,他与王周又有姻亲关系,故他的记载一定是最接近真相的。
此外,骆象贤的“姻友”吕升(山阴人,移居诸暨西坞),在王周去世后撰写了《故山樵王先生行状》,也提到了王冕的家世,内有这样的记载:山樵讳周,字师文,其先关西人,系出猛之后。十世祖德元仕宋,官至清远军节度使。靖康播迁,留守建康,移镇浙东。未几,仍守建康,策勋追赠太师威定公。威定之第三子讳琪,阆州观察使,第八子某,诸军统制教练使,居诸暨,葬长宁小溪山,是为诸暨初迁之祖。族属繁衍,世有闻人。曾大父来清白传家,隐居善。考山农先生,性资豪迈,驰声区宇间。……山樵生于元至正乙亥秋七月二十二日,卒于永乐丁亥正月十三日,以疾终于正寝,寿七十有三。配周氏,世家萧邑,有贤行,先卒。子男即照。孙男长玙,任建宁府学训导次骥、骐、驎、骕。孙女永贞,适诸暨骆大年……”
此文信息量更丰富,台湾嵇若昕显然是据此编写《王冕世系表》的。这里明确记载王德元是王周的十世祖(说明王冕所在家族曾经有过宗谱,且梳理得十分清晰)。既然王冕是王德元的九世孙,那么王冕与幞峰王氏始迁祖王节(解元公)便是同一辈人,王冕的字第应该是“百”。王德元的第三子叫王琪(幞峰谱写作“清”,可能是古籍转抄中的错误),王琪的第八子是诸军统制教练使(即王珰,幞峰谱写作“第九子”)。王冕的父亲叫王来(幞峰谱写作“杰”,嵇若昕写作“乘”,“乘”与“来”字体相近,可能是古籍传抄中的错误)。王冕孙王照(骆象贤写作“武昭”,嵇若昕写作“昭”)。王冕曾孙五人:王玙、王骥、骐、驎、,曾孙女一:王永贞。
我们结合幞峰谱的《世系》,再联系骆象贤、吕升的记载,则嵇若昕所谓王冕祖上“四代不明”,这个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根据幞峰谱的世系,对王冕的祖上进行补齐,补齐后恰好印证“王周的十世祖是王德元”这个结论。其世系如下:

王冕十世祖:王德元

王冕八世祖:王 琪(幞峰谱写作“王清”)

王冕七世祖:王 珰(诸暨始迁祖,居小溪)

王冕六世祖:王思昌(王珰第四子,居小溪)

王冕五世祖:王文炳(由小溪徙洄村)

王冕高祖(或从高祖):六官人

王冕曾祖(或从曾祖):宗

王冕祖父(或从祖):王敬世

王冕父:王 来(与幞峰派“王伦”同辈)

冕(与幞峰派始迁祖王节同辈,王节行百50

王冕子:王 周(字师文)

王冕孙:王武昭(字仲鲁)

王冕曾孙:  玙(建宁府学训导)、王  骥、  骐、  驎、  。曾孙女:王永贞

……

(此后因桥亭派王氏家族人员星散,家谱不存,王冕后代记载中断。)
由此可知,幞峰王氏移居桥亭,时在元末。此外,王冕诗文中曾经多次提到的同族兄弟如王敬助、王德强等,这些人物均未在幞峰谱中出现,这也旁证了王冕确实不归属于幞峰王氏一派。而幞峰谱所载的王冕祖王英、父王杰、配梁氏,可能也是谱师的作假,不值得采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