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着陆数据分析|基础篇

 FSA12620 2024-04-11 发布于北京

导语

在着陆QAR数据中,我们能获取的数据非常多,有时间、高度、下降率、俯仰姿态、VRTG(一般称过载)、空速、N1、杆量等。

有时,各个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比单个参数的数值更重要。例如飞了一个过载1.6g甚至2.0g的落地,我们会对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更感兴趣。以下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结合一些数据来分析着陆的过程。旨在跟大家一起看看着陆拉平期间的每一个0.01秒发生了什么。

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着陆数据(由于QAR数据有保密要求,此数据非QAR数据,仅作为演示之用)∶

图片

图片

12:31:23 接地前5秒,场高44.8英尺,姿态2.4º(持续低头状态),下降率-629ft/min,空速135kt;
12:31:24  接地前4秒,场高33.7英尺,姿态1.7º(之后开始增加姿态),下降率-709ft/min,空速135kt;
12:31:25  接地前3秒,场高21.5英尺,姿态2.3º(姿态持续增加),下降率-736ft/min,空速135kt;(姿态在增加,空速稳定,下降率却也在增加,为什么?
12:31:26  接地前2秒,场高9.9英尺,姿态4.5º(姿态持续增加),下降率-626ft/min,空速134kt;
12:31:27  接地前5/8秒,场高2英尺,姿态7.2º(姿态持续增加),下降率-303ft/min,空速134kt;
12:31:27第5/8秒  飞机接地,姿态7.5º(之后姿态开始减小),之后经过2/8秒,最大过载1.28g;
12:31:29  接地后约1.5秒,姿态6.1度,过载突然增加到1.68g...抽杆造成的?或者砸前轮?

主要参数介绍(以空客320为例)

HEIGHT 无线电高

采样频率为1HZ(注:1HZ代表1秒取样1次),由无线电高度表提供,表示飞机主轮距离跑道的垂直距离,根据姿态的不同,误差也不一样,一般在±1英尺以内。(根据需要,也可以调出4HZ的RA数据)


IVV下降率


采样频率为1HZ由计算机根据无线电高度表的变化计算得出,或者由惯导计算得出,通常可以较为准确得到飞机与跑道的接近率。误差一般在±100ft/min以内,但是,有时候误差会比较大,检查方法是通过人工计算RA变化率与IVV对比。由于采样率为1HZ,我们会经常遇到只能得到接地前1秒以内的下降率,有时候会给我们造成困惑。

PITCH 俯仰姿态


采样频率为4HZ(注4HZ代表1秒取样4次),此参数较为精确。

VRTG 垂直加速度


采样频率为8HZ,由安装在重心附近的加速度计得出,可以体现飞机的整体受力情况。当VRTG=1时,可以看作飞机垂直方向正好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加速度计有时调教会有较大的误差,笔者遇到过当VRTG=0.97时,飞机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的情况,这个需要经验判断);当VRTG < 1 时,飞机在垂直方向处于加速下沉状态,即下降率正在增加;当VRTG > 1时,在垂直方向处于减小下沉状态,即下降率正在减小。更多详细讲解,见文章 -- 着陆技术|什么是着陆过载?
(由于篇幅限制,参数不一一介绍,有想要探讨的朋友可以留言)

还原着陆拉平过程

有了对上述参数的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很轻松解释文章开始的那个数据中,姿态增加,下降率也在增加的状态 -- 此时,由于飞机进跑道时持续低头,飞机处于加速下沉状态,之后增加俯仰姿态,增加的升力需要先将飞机从加速下沉的状态变成下沉相对不变状态,然后随着升力的继续增加,飞机才会进入减小下沉状态,也就是我们想要的下降率减小。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升力增加越多越快,需要的时间越少。

用“脑补”的方法,结合经验,我们可以大致想到飞机在任意时刻的状态,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们首先通过大数据,得出了A320飞机在全形态时的升力特性数据和起落架的载荷行程曲线。然后通过飞行原理,计算机语言,用“所见即所得”的形式,展现出来(苹果商店有下载,搜索“着陆模拟器Pro”)。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原的效果:


看不清?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放一遍,后面会有各个阶段的详细讲解。

阶段一 >> 进跑道低机头

飞机从50英尺到37英尺,姿态持续减小,我们可以观察到 VRTG < 1 ,下降率的持续增加,航径角持续增加,这给后续的拉开始增加了难度。

FCTM:拉平前,应避免不稳定和低高度时坡度太大,以使接地时间更短。... ... 开始拉平前就必须控制下降率(速率没有增加)。

阶段二 >> 拉开始,下降率仍增加

从33.7英尺开始,姿态持续增加,垂直方向上,在升力增加到大于或等于重力之前,VRTG < 1,下降率持续增加。

阶段三 >> 接地前下降率迅速减小

随着姿态的快速增加,升力经历了快速增加的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形成了较大的升力后,下降率快速减小。在5英尺高度附近,平均1英尺的高度,减小43英尺/分钟的下降率。

阶段四 >> 正常接地,接地后过载较大

飞机接地前瞬间,下降率为102 ft/min,比2英尺高度时减小了200 ft/min。接地后约3/8秒,最大VRTG为1.28g。,飞机开始放机头,在接地后0.5秒,扰流板开始放出,升力迅速减小,之后起落架再次压缩,最大VRTG为1.68g

由于起落架的特性,飞机接地后是一个震荡吸能的过程,起落架经过多次压缩和回弹,将接地前的动能和势能,通过起落架内部液体反复流过油孔转化为热能。如果回弹高度够高,加上扰流板和姿态减小作用下,升力损失足够多,起落架压缩形成的过载会比较大(扰流板的伸出时机是不可以人为控制的)。

结束语

本文旨在解释说明在着陆拉平期间的基本原理,写程序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还原QAR数据,而是为了探究各个参数(风,气流,温度,气压,机场标高,跑道坡度,姿态变化,收油门时机等)对拉平的影响。

本文仅对着陆拉平期间飞机状态做了分析,没有引入“人的因素”,而“人”恰恰是最难的部分,需要根据科学客观的数据,结合环境和个人能力特点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