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北海“琼岛春阴”及漪澜堂

 minru 2024-04-1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北海公园琼岛春阴碑。“琼岛春阴”,燕京八景之一。白塔的东面、倚晴楼的西南侧。由乾隆帝钦定的“琼岛春阴”石碑原址在今北海白塔西坡悦心殿门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到白塔东侧现址。

图片
图片

琼华岛上到处都是松柏,古木参天特别是春天,万物复苏时一派生机盎然。明代叫“琼岛春云”,乾隆初年皇帝于诗中改称“琼岛春阴”。乾隆十六年(1751年)立4.1米高的四脊雕龙四方碑,碑身四框刻缠枝莲纹饰须弥座上缠枝莲纹、佛像、龙神等浮雕精美繁复,须弥座下承以方形石台。四周围以沿着碑旁迂回石阶可直达“见春亭”、“看画廊”和“白塔”。

海公园琼岛春阴碑立于北海白塔东北侧,碑阳楷书大字“琼岛春阴”四字。其余三面皆刻乾隆帝行书诗句。此碑原立于悦心殿前,乾隆五十一年移至此处。沿碑侧拾阶而上,是看画廊与爬山廊,站在看画廊,可远眺钟鼓楼和东岸船坞。乾隆皇帝作有《看画廊诗》:

“回廊诘曲称看画,看者原为画里人。

步步景移朗朗照,故知倪范鲜精神。”

北海公园琼华岛北侧,有一处曾作为皇家游憩、宴寝及文化生活的场所——“漪澜堂”,是清乾隆十六年的建筑作品。穿过碧照楼的正门,就是这一古建筑群。“漪澜堂”对岸是琼华岛,金世宗仿北宋汴梁艮岳园而建,至今已经有800多年历史。到元时,这里多次扩建,逐渐成为一处颇有规模的皇家御园。明朱棣迁都北京,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到清顺治八年,为促进民族和睦,福临在这里建藏式白塔。后来,乾隆先后花费近20年时间营建并改扩建,最终形成了漪澜堂建筑群,这里也一度成为乾隆的文化生活中心之一……。漪澜堂位于北海公园琼华岛北侧,是一组独特的庭院古建筑群,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它是仿照江苏镇江金山寺的“寺包山”建筑特色而建,整个建筑群背靠琼华岛,面临太液池,形成了屋包山的独特形式。漪澜堂的建筑风格突出了文人情怀,减少了宗教色彩,是乾隆皇帝依照镇江金山寺的设计手法兴建的。

图片

漪澜堂古建筑群占地面积6783平方米,建筑面积563平方米,包括漪澜堂、碧照楼、道宁斋、远帆阁、晴栏花韵、戏台等主要建筑。其中,道宁斋是清代皇帝与御用文人吟诗咏文之地,漪澜堂为乾隆帝读书之处,晴栏花韵为看戏房。碧照楼位于中段游廊东侧,远帆阁位于中段游廊西侧,楼为两层,为登高赏景之所。

图片
碧照楼
图片

漪澜堂古建筑群外,是倚山临湖、雕梁画栋的美丽长廊。漪澜堂不仅是北海造园史的重要见证,也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古代填湖堆山造园技艺与戏剧观演空间设计的科学成就。它还承载着丰富且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及文化价值。

这里有东中西三个院落,分布着道宁斋、远帆阁、晴栏花韵、霓裳曼舞等主要建筑,是当时皇家读书、宴饮、游憩的地方。“漪澜堂”匾额也是由乾隆皇帝亲自题写的。漪澜堂曾是每年中元节皇太后及嫔妃们来北海放河灯的地方。

图片

漪澜堂“本堂”就在中路院落的南侧,是这个建筑群中单体结构最大的建筑物。

图片

漪澜堂的中堂匾额“天镜开奁”意指北海就像打开宝匣露出的一面宝镜。碧照楼上的“湖天浮玉”,读来皆有一种水天一色的开阔疏旷之感。堂内楹联:“萝径因幽偏得趣;云峰含润独超群。”

图片

漪澜堂正中是手工刺绣的皇帝炕宝座和乾隆御笔《塔山北面记》屏风。楠木包厢床,床上布置着手工织绣的炕宝座,宝座后设立屏风,再现乾隆所著游记《塔山北面记》内容,床上还配有玉石柄宝刀与仿紫檀嵌玉如意等较为常见的皇家休闲空间陈设品……进入漪澜堂室内,陈设布置庄重、规整。

图片

百宝嵌挂屏和仿古自鸣钟。

图片西暖阁楹联:“四面波光动襟袖;三山烟霭护壶洲。”

在漪澜堂西南侧,是另一组知名建筑——道宁斋及远帆阁。道宁斋的名称,取自先秦《尚书·周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在道宁斋里,乾隆皇帝读书吟咏,提升个人修为,寄予了他追求内圣、小斋通大道的精神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