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用利润表如何做?(附免费模型)

 hercules028 2024-04-11 发布于四川

如不想错过财管笔记的文章,请将我设为星标让财管笔记的每一篇新鲜创作第一时间到达您的订阅列表。方法:点文章左上角蓝色财管笔记进入主页,点击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

管理用利润表如何做?

管理报表与财务报表的视角不同,旨在详细展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强调内部视角,但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如何利用财务报表数据快速编制管理用利润表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下。

01.管理用利润表的基本公式

管报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等于财务利润表净利润,但不同的是,管理报表净利润主要由经营损益金融损益两大部分组成。基本公式如下:

净利润 = 经营损益 + 金融损益

= 税后经营净利润 - 税后利息费用

= 税前经营利润 × (1 - 所得税税率) - 利息费用 × (1 - 所得税税率)

其中:

税前经营利润是企业在支付所得税之前的经营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经营活动相关的损益。

利息费用则代表了金融活动相关的损益之和。

所得税税率是企业根据税法规定需要支付的所得税占收入的比例。

通过这一基本公式,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净利润的构成,即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盈利情况。

02.管理用利润表的结构

管理用利润表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两大部分。

经营损益体现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盈利或亏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营业收入: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2.营业成本: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3. 营业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如银行手续费)等,这些是企业为支持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间接成本。

4. 其他经营活动损益:归属于经营活动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即涉及生产经营用资产的损益变动。

通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其他损益和所得税后,我们可以得到经营利润,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经营利润是评估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核心业务的健康状况。

而金融损益关注的是企业在金融活动,即投资和筹资活动中所产生的盈利或亏损,反映了企业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进行资本运作的效果。金融损益通常包括利息收入、利息支出、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金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和汇兑损益等项目。金融损益的借方科目为正,贷方科目为负,相加可得到税前利息费用净额,再减去利息费用的抵税金额,即可得到税后利息费用。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发现了:管报利润表需要将所有损益科目全部区分为经营性损益和金融损益,然后分别加总计算利润。那么编制管理用利润表的关键就是对损益进行分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