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级课文《秋天》溯源,莫言《红高粱》照搬课文,足见其生命力

 文学私秘 2024-04-11 发布于江苏

《秋天》是目前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课文。

学习此文之际,正当秋天来临,值此气清天高时节,阅读《秋天》课文,恰可以感同身受,体悟到00语文的符码特征,找到字符与物象之间的关联,以此来掌握中文符码的约定俗成的规定与遵循。

目前《秋天》一课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黄叶”与“大雁”这两个分别代表植物与动物的物候现象上。

这也应该是我们寻找《秋天》一课来源的把脉点。

先看看《秋天》一课,在人教版教材中出现的情况。

目前教材中的脚注为: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我们看看这是哪一版教材。

我们先关注一下文革后的教材中的情况。

1978年,文革后第一套教材、也即第六套教材面世,这一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册里,并没有出现《秋天》。

1978年版

1981年,文革后第二套教材,也是人教社第七套教材出版,首次出现《秋天》。也就是目前教材脚注中指明的这个版本。

五年制课本

六年制课本

1987年开始出版的人教社第八套教材“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将课文标题改成了《秋天到了》,内容也稍有增加,形成了定型本。

第八套教材

1992年10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一册”(人教版第九套教科书)中,继续沿袭《秋天到了》的课文标题,内容也相同。

第九套教材

2001年版、2011年版分别出版的人教社第十、十一套教材里,均未见到《秋天到了》一文。

2018年,部编本陆续投入使用,此属于人教社第十二套教材,再次在课本中出现《秋天》,版本内容雷同于第八、九套教材里的《秋天到了》。

再向前追溯,我们在五十年代的课本里,看到目前《秋天》的前本。

此时课文名叫《大雁》。

1955版

1963年版本

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曾经涉笔成趣地出现这样一段内容:

——秋风起,天气凉,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十”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这段风景描写,插入在《红高粱》精练、简约、有力的文字中,毫无违和感,几乎以为就是莫言的独创描写,但是,对照一下五十年代的课本,我们可以感知到,莫言不过轻车熟路地把课文内容,稍作砍削,插入到自己的小说文本中。五十年代的课本,正是莫言小学时接受教育时的母本,一不小心,就融入了莫言的记忆中,并在他日后创作的小说里开花结果。

由此可见,莫言真是一个对教材融会贯通的好学生,但也反映出,这篇课文在内在文字的设置上,富有动感,具有内在的张力,短短几行的语句,就有一种喷薄欲出的火山般的内在冲击力,体现出自然界一种处于动荡不宁、永无静止、变幻无穷的不确定状态,隐喻着小说里表现的人间世界,同样处于一种骚动不定的内在矛盾冲突中,被莫言拿来描写《红高粱》故事发生时的中国社会那种危机四伏、狼奔豕突、遍地炸雷的社会生态,可谓是天作之合,无缝对接。

也由此我们看到《秋天》一文看似平平淡淡、宠辱不惊的语句的背后,却隐伏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巨大能量,当把它码放到独特的时代框架内,便能爆发出核当量一般的巨大冲击波。

显然,莫言成功地试验出了小学课文《秋天》貌似平和后面的遒劲力道。这反映出,一个场景置于不同的背景环境后,便能显示出不同的意蕴与内涵,相当于电影蒙太奇,一个场景,搭配不同的前后环境,便能够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像意义。

之前,笔者曾经探访过《大雁》一课的来源,曾经追溯到民国的教材,之后笔者疏于手中掌握资料的欠缺,追根刨底只是到了民国教材,并未进行深耕细挖。

我们在1947年出版的《初级小学国语常识国本第一册》中查到了一篇名叫《雁南飞》的课文,其中已经出现了后来人教社《大雁》《秋天》中的关键性语词,“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

全文如下:

《雁南飞》

西风起,

雁南飞。

一会儿排成一字,

一会儿排成人字。

队伍很整齐,

晚上一同宿,

白天一同飞,

相亲相爱不分离。

那么,此篇《雁南飞》是否就是《秋天》的源头。

之前笔者也是探访到此,也就鸣金收兵,未作深入追访。

这一次,笔者在民国图书里爬梳了一遍,又有意外发现。

《雁南飞》这篇课文,其实改写自1935年拍摄的电影《小天使》的插曲《雁群》。

《小天使》的导演吴永刚,他的处女作电影《神女》是中国电影史上必提的一部出色的作品。

吴永刚导演的创作生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1980导演的电影《巴山夜雨》曾经轰动一时,体现出纯熟的上影风格。

也就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相继遭遇到妻、儿去世的打击,身心俱受重创,借酒浇愁,引发脑出血,不幸去世,享年75岁。

《雁群》由王人美演唱

这部电影中的插曲《雁群》歌词分三节,我们看一下:

青天高,远树稀,西风起,雁群飞。

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

好像我姐姐弟弟,相亲相爱手相携。

青天高,远树稀,西风起,雁群飞。

排成人字两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

好像我姐姐弟弟,相亲相爱手相携。

青天高,远树稀,西风起,雁群飞。

排成行列整且齐,展翅高飞长努力。

好像我姐姐弟弟,相亲相爱永不离。

从这个歌词中,抽离出来的句子,恰恰就是课文《雁南飞》中的内容,我们比较一下(见图):

可以说两个文本之间相似度达到85%,课文中多了一句“晚上一同宿,白天一同飞”是《雁群》中没有的,算是课文《雁南飞》增饰的内容。

那么,《雁群》的作者是谁?

目前,在所有的《雁群》的曲谱中,都注明是吴永刚作词,黎锦光作曲。

但是,我们搜索一下,发现并非如此简单,在1932年出版的《仁声歌集》里就已经出现了这首歌。作者在注释中写到:“这也是从小学唱歌集里面采取来的一首歌。做歌人与制谱人的姓名,尚未采访清楚。”

可以看到,在《小天使》电影尚未拍摄的1932年,就已经出现了这首歌曲。

下面,我们继续向前寻找,在《心工唱歌集》里找到了这首歌,歌名叫《雁字》。

此书出版于1937年,作者沈心工。

我们看看此书里的《雁字》一歌的歌词:

青天高,远树稀,西风起,雁群飞。

1:排个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

2、排个人字两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

好像吾姊妹兄弟,相亲相爱手相携。

可以看出,沈心工版的《雁字》,正是吴永刚版的《雁群》的真正出处。

因此,沈心工的这一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们看看沈心工的一个简介情况:

据王立平主编《百年乐府:中国近现代歌词编年选1》(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4月)一书载:

——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逢,生于上海。1895年应聘约翰书院(后改为圣约翰大学)讲授中文。后考入南洋中学首届师范班。1902年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在日本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音乐讲习会”,开始研究中国乐歌的教育与创作。1903年回国后,任教于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并在该校开设“唱歌”课,首次将创作歌曲引入课堂教唱。其间,创作歌曲多达一百八十余首。1904至1907年,先后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共三集),与曾志斋编辑出版的《教育唱歌集》同为我国最早的学校歌曲集。之后,又对其进行补充、修订,于1912年出版了《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计九十首,多年后又出版了《民国唱歌集》(共四集)、《心工唱歌集》等。被誉为我国近、现代歌曲创作及学校音乐教育的第一人,有“中国学堂乐歌之父”之称。——

从这个资料中可以得知,沈心工1904至1907年,先后出版了《学校唱歌集》三集。而《心工唱歌集》不过是之前他的作品的选编。

《学校唱歌集》第二集

据资料显示,沈心工版的《雁字》最早出现在1906年的“唱歌集”的版本中,目前笔者未查到这一版的原书,但至少可以证明,《雁字》一歌,最早出现的时间在1906年,此时民国尚未建立,还属于光绪年间。

1930年的选本中也收有《雁字歌》

因此,目前课本里的《秋天》一文,按照最核心的语句追索,就是紧扣大雁飞行不断变换姿态的惊艳描写,一直能追溯到沈心工的《雁字》。

网上搜索一下,也有网友认为这篇课文改写自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国文》第二册中的《秋日新晴》一课。其文本如下:

秋日新晴

群雁南来

高飞天空

或如一字

或如人字

但显然沈心工作于1906年左右的版本,是目前追溯到最早地出现大雁飞行队列变换的文字,足以证明,沈心工的作品,是能够找到的《秋天》的最早的源头。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能回溯一下目前课文《秋天》的生成链条。

沈心工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沈心工在1906年推出儿童歌曲《雁字》,在小学里流传甚广,到了1935年,吴永刚导演电影《小天使》,使用了《雁字》的歌词,重新由黎锦光谱写,借助电影的广泛影响力,而使歌曲广为传唱。

目前,这一个版本的歌曲,还收在小学音乐教材下册上。

然后,有教材编写者把歌曲《雁群》进行改写,选入民国教材,成为《雁南飞》。

人教社成立后,将《雁南飞》进行改写,编成课文《大雁》,一直到文革开始。

民国图书《青岛文艺》中的学生作文,1933版中的秋天描写,似曾相识

文革结束后,考虑到语文课里必须有一篇应景的秋天的课文,于是,就将五十年代版的《大雁》拿出来进行改写,增加了植物的物候表象,掺和在原来的“大雁”的队形描写中,形成了《秋天》一课,之后,又不断进行语句的添加,终于形成了目前部编本教材里的《秋天》一文。

由此可见,1906年出现的沈心工创作的《雁字》由于歌词内的“大雁” 这一个核心语词,以及聚焦于大雁的队形变换而形成的神奇的空中奇观,而保持了与今天课文《秋天》的内在统一性。

因此,有理由认为《秋天》的最原始意象,来自于沈心工的《雁字》。我们可以称之为:《秋天》,根据沈心工《雁字》改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