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自然篇(鲉)

 汉字历史 2024-04-12 发布于黑龙江

    分泌毒油的鱼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鲉”yóu,形声字,'鮋’的简体字,从魚由声,'鮋’字目前最早见于东晋《郭璞·江賦》(约318年)。魚,与鱼类有关;由,油脂注入毂口,此处引用'油脂’的引申义。造字本义:分泌毒油(液)的鱼。

概述:首先,是个人对“自然界命名”的体会。然后,阐明有毒的鱼和分泌毒液的鱼是两种概念。第三,分别描述中国近海分布的、分泌毒液的鱼,以及特殊命名的三种“分泌毒液的鱼”(黄貂鱼、毒蛇鱼、河豚)。最后,通过古今对世界范围内的“鲉科”鱼种作一个综述。

备注:在中国,拿鱼类来说,古人会根据“目标鱼”的特点进行分类,并造字来命名。而现代人则会系统、科学地对“目标鱼”进行分类,并用古人创造的汉字来命名。由于时代不同,技术手段等等因素的差异,必然会存在这样一些情况:一是,目标鱼的古今命名、分类不同;二是,现代人无法“因鱼”造字,只能从古汉字中选择;三是,现代人并未完全知晓“目标鱼名”中的“声旁字”所指;四是,国内外命名、分类不同,简单地说就是,英语的“单词”在汉语中可能会有2个以上的“单字”可以表述,如英语中只有“river”表义“河”,而汉字中,除“江、河”外还有很多“水旁形声字”能表义“河”。这些情况势必会造成认知偏差,但解决的方法却很难掌握。方法:一是,掌握“形声字”中主要的“声旁字”,即指但不限于“独体字”(约500—700个),还有一些富含多义的“形声字”;二是,在一的基础上,规范字典,让求学的人可以从书中获取真知,以避免偏差。

说这么多是想表达,我个人对“自然界命名”的体会,这些年,由于对汉字的认知匮乏,一直鲜少碰这类字。而今,稍微可以理解一些造字者的造字初衷,尝试去破译这类字,有不足之处,还望指出!

下文旨在推理“鲉”鱼所指为何种鱼类,无特殊说明下均为现代说法,其他“鱼旁字”会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描述,敬请期待!

简单科普一下,魟、鳐和鲼都属于软骨鱼纲的鳐总目,它们在外形上都很相似,普遍具有扁平的身体和宽阔的胸鳍,看起来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需要注意的是,有毒的鱼分泌毒液的鱼是两种概念。“液”对于古人来说,指人在夜晚产生的“流质”;“油”对于古人来说,指动物身体中的“物质”。鱼的内脏由于可能含有较高水平的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活性消化酶以及较差的口感和风味,通常不建议食用。所以,在中国近海,具有毒腺、能分泌毒液的鱼有黄貂鱼、毒蛇鱼、狮子鱼(鲉科)、蝎子鱼(鲉科)、河豚等。

黄貂鱼,鲼形目、魟科,又称魟鱼。黄貂鱼的毒液主要存在于其尾部的刺中,如果不小心被刺伤,可能导致剧烈疼痛、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鲼形目中的鱼类一般不被认为是剧毒鱼类,不像某些鲉形目鱼类那样拥有能分泌毒液的棘刺。

按古人的造字规律来说,“鳐”字取自鱼尾粗大且长,可以自由摆动的特征;“魟”字取自鱼尾细且长,但不能大幅度自由转动,无背鳍和尾鳍的特征;“鲼”字取自鱼目在其身(背部)上方的特征。(“贲”字比较复杂,暂不提)

“鳐”字目前最早见于西汉《山海经》,“魟”字目前最早见于北宋《广韵》,“鲼”字目前最早见于明代《正字通》。古人对魟、鳐和鲼这三种外形相似的鱼类进行了区分、造字,足见细致程度。“黄貂鱼”一词中的“黄貂”如果是指黄鼬(黄鼠狼)的话,那在古代,此种鱼应被归类于“鲉”。

黄貂鱼

黄貂鱼

黄貂鱼

毒蛇鱼,又称蝰鱼,属于巨口鱼科、蝰鱼属。毒蛇鱼的毒液主要存在于其牙齿和血液中,如果不小心被咬伤,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居住在海洋的深水区,它们生活的深度范围大致在海平面下80米至1600米之间,其中以600米至1500米的水层较为常见。这种深海鱼类适应了极端的高压、低温和黑暗环境,是典型的深海大洋鱼类。

从释放毒液的方式来说,其不属于古人认知中的“分泌”;而且用“蝰”字命名,显然是将其归为蛇的方向。

毒蛇鱼

狮子鱼,鲉形目、蓑鲉科,又称狮鱼、蓑鲉、火鸡鱼等,主要包括红狮子鱼和火焰狮子鱼等。狮子鱼的毒腺位于背鳍和胸鳍的棘刺中,如果不小心被刺伤,可能导致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狮子鱼

狮子鱼

蝎子鱼,鲉形目、鲉科,又称蝎鱼。蝎子鱼的头部和身体上分布有棘刺,尤其是背鳍、胸鳍和腹鳍边缘,这些棘刺含有神经毒素,被刺伤会引起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蝎子鱼

蝎子鱼

蝎子鱼

玫瑰毒鲉,鲉形目、鲉科,又称狮鱼、石鱼、玫瑰石斑鱼等。玫瑰毒鲉全身尤其是头部、背鳍、胸鳍、腹鳍边缘分布有大量的棘刺,这些棘刺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当受到威胁时,玫瑰毒鲉会竖起棘刺进行防御。被刺伤者会感到剧烈疼痛,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玫瑰毒鮋

玫瑰毒鮋

河豚,鲀形目、鲀科,又称河鲀、鲀鱼。河豚虽不直接分泌毒液,但其体内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尤其是在卵巢、肝脏和皮肤中,误食会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死亡。这些毒素对大多数捕食者具有极高的毒性,是鲀科鱼类重要的防御机制。当遇到威胁时,鲀科鱼类能快速吸入大量水或空气,使身体急剧膨胀成球形,同时露出体表的刺,以此来威慑捕食者。

“鲀”字目前最早见于南朝·梁《玉篇》(约543年),“鲀”字取自鱼身膨胀的特征。

河豚

河豚

综上所述,除黄貂鱼(鲼科)、毒蛇鱼(巨口鱼科)、河豚(鲀科)外,在中国近海分布的、可分泌毒液的鱼种均以“鲉”字命名。其中一些种类不在中国近海分布,如虎鲉、斑蓑鲉、棘毒鲉、红鲉、地中海鲉等,但仍以“鲉”字命名。可见,“鲉”是指可分泌毒液的一些鱼。



古文释义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从音由。鮂鮋也。

【玉篇】與鮂同。

【郭璞·江賦】䱻鯟鮋。【註】鮋似鱓。

又【廣韻】市流切【集韻】時流切,从音讎。小魚,同䱔。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您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