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祖孙三代帝王打了七十余年,准噶尔汗国为什么非灭不可?

 达雪华 2024-04-12 发布于四川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调集五万大军,命投降清朝的准噶尔将领阿睦尔撒纳和萨刺尔为左右将军,兵分两路征讨准噶尔汗国。

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打击,准噶尔汗国已经势微,乾隆此举就是一战定乾坤,因而非常重视,由于有了降将的一路招降,清军的进攻异常顺利,末代大汗达瓦齐人心尽失后选择逃亡,不久被清军俘获。

乾隆原以为这次彻底征服了困扰大清多年的准噶尔汗国,但没想到降将阿睦尔撒纳包藏祸心,之所以投降清朝就是借助清朝的力量铲除达瓦齐的势力,然后自己称汗。

图片

为了平定准噶尔汗国,清朝花费了七十年时间

而在灭了达瓦齐后,阿睦尔撒纳虽然被封为卫拉特四汗之一,但却以总汗自居,且不断调兵遣将,意图拥兵自重,时机成熟后,扯起大旗再度反叛,西北再度燃起战火。

虽然乾隆又派军征讨,但诡计多端的阿睦尔撒先后两次假意投降,取得清军信任后又再度叛乱,气的乾隆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调集大军,兵分两路,再次踏上征讨准噶尔的道路。

而阿睦尔撒此时不仅面临内讧还要面对瘟疫的流行,清军几乎兵不血刃攻占了准噶尔,阿睦尔撒先逃亡哈萨克汗国,后又逃亡沙俄,最终病死于沙俄。

至此困扰清朝边疆七十余年的准噶尔汗国彻底消亡,而为了消灭准噶尔汗国,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人,可以说清朝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死磕准噶尔?

那么就有人好奇了,准噶尔为什么这么头铁,非得往东和清朝死磕,为什么不学学其他游牧民族前辈西迁呢?

其实初期的准噶尔汗国也是挺难的,地缘局势非常差,北边是极力扩张的沙俄,西边又是沙俄扶持的小弟哈萨克汗国,东边又是蒸蒸日上的清朝,无论哪一个,都是现在准噶尔汗国惹不起的存在。

图片

准噶尔北三国包围

毕竟准噶尔汗国别看地盘很大,但实际人口不过百万,能征战的大军也就几万人,无法三面抵御。

更要命的是现在准噶尔汗国还隐隐约约被三国蚕食包围的威胁,和清朝交战,沙俄和哈萨克汗国就在西边蚕食准噶尔汗国领土,和沙俄和哈萨克汗国交战,清朝又在东边筑城,长期以往下去,准噶尔汗国迟早要被瓜分。

显然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漠西统一后,准噶尔汗国已经无力继续向西推进,只能进攻水草更好的漠北蒙古,这三个惹不起,还打不过一起游牧过的漠北草原吗?而攻下漠北后甚至还能染指漠南,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荣光。

但噶尔丹忘了如今的漠南蒙古已经成为清朝的核心地盘了,和清朝之前的中原王朝已经截然不同了。

清朝之间中原王朝的核心地盘就是适合耕种的关内,长城以外的疆域最大的作用就是拱卫关内。

而且在古代统治者看来,能够种地的才是有价值的土地,如果这个土地啥都种不了,那就是一种负担,所以汉唐时期哪怕疆域拓展到了蒙古草原和西域,但对这些地方的管理顶多就是羁縻层次。

图片

准噶尔属于卫拉特四部之一

毕竟汉唐打了这么多年,北方的草原依旧还是属于匈奴人和突厥人的。

至于西域,汉武帝开拓西域本来就是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的,随着匈奴势弱,西域的安全价值骤然降低,到了东汉衰弱的时候更是直接放弃了西域。

所以哪怕是汉唐这种巅峰时期,只要不威胁到核心汉地,统治者是不会浪费大量的钱财去攻打的,就算攻下来也是羁縻统治,等王朝衰弱后就开始逐渐舍弃。

但清朝不一样,清朝在关外崛起的时候,整个漠南蒙古就成为清朝的核心地区了,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极力重视对漠南蒙古的统治,甚至在蒙古建立了和清朝一样的八旗制度,对蒙古进行编户统治,而清朝皇帝更是漠南蒙古共主,这可是之前王朝从未有过的举动。

也是靠着稳定的后方,清朝才能顺利入主中原,可以说清朝的建立本质上是基于满蒙一体这个基础,东北和蒙古从一开始就是清朝的基本盘。

图片

东北和蒙古从一开始就是清朝的基本盘

而为了巩固这个基本盘,从皇太极时代开始,清朝就和蒙古不断联姻,先后联姻长达586次,这其中又包括430名皇室公主出嫁,还有宗室迎娶的156名蒙古王公的女儿,满蒙一体的层次远高于满汉一体,是真正被清朝视为家人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清朝不管是从感情还是实际价值上,都不可能彻底抛弃漠南蒙古的,毕竟笼络的成本远高于设防的成本。

而漠南蒙古又和漠北蒙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漠南成为自己人,岂有不趁机收下漠北蒙古的道理,毕竟漠北蒙古不收,清朝还得在这里设防进行长期斗争,显然这不符合统治利益。

因此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立即经略漠北蒙古,如此一来,和同样看上漠北的准噶尔汗国势必有一战。

只不过相对而言,清朝所处的局势比噶尔丹有利一点,毕竟清朝势力远盛于准噶尔汗国,而且早就对漠南进行了有效的统治,甚至在这个基础上长期对漠北进行渗透。

图片

清朝和准噶尔都想要获得漠北

如果没有噶尔丹,康熙就可以不用战争就可以逐步获得漠北的支持,至于噶尔丹,只能靠武力强迫了,既然武力强迫归顺,自然就有人反抗了,所以清准战争期间,清朝其实获得不少漠北部族的支持。

当然除了清朝和准噶尔争夺漠北之外,沙俄也在背后煽风点火,意图让清朝和准噶尔斗起来好坐收渔翁之利。

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康熙经过三次征讨噶尔丹,最终将漠北彻底并入清朝的版图,只不过获得漠北后,清朝无力继续推进准噶尔的核心之地漠西,给了准噶尔汗国一丝喘息的时间。

图片

多伦会盟,漠北正式被纳入清朝版图

噶尔丹兵败后,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新的大汗,在多年休养生息和沙俄的支持下,准噶尔汗国实力又恢复起来,出于扩张的需求,准噶尔汗国这次还得东进,但清朝又有维护自己对蒙古统治的必要,战争是注定的。

而这一次,准噶尔汗国的对手是雍正,雍正这一次不打也得打,毕竟在漠北纯游牧的喀尔喀部是打不过有农耕和手工业的准噶尔汗国的,要是没有清朝的支持,喀尔喀早晚要被吞并,如此一来,准噶尔汗国又恢复到康熙三征之前的状态了。

只是这一次,雍正依旧未能解决准噶尔汗国,反而在雍正九年(1731年)的和通泊之战中,中了埋伏一时间京城旗营家家戴孝,户户哀泣,极大威胁了雍正的统治。

图片

和通泊之战

好在次年清军在光显寺之战反手就来一个包抄,击杀万余人准噶尔大军,扳回来一局,但两场大战让清朝和准噶尔元气大伤,不得不罢兵言和。

因而平准噶尔的大业又留给了乾隆,雍正时期的清准战争双方其实打了个平手,边界还是原来的边界,但到了乾隆时期,局势又不一样了。

说实话到了乾隆时期,准噶尔汗国经过内乱和瘟疫后,已经没有能力吞并漠北了,对中原的威胁也没那么大了,而经过和通泊之战后,八旗兵厌战了,几乎不想征战,但乾隆力排众议,趁着准噶尔内部因为争夺汗位自相残杀和内部瘟疫泛滥的时候主动出击,灭了达瓦齐。

而此后攻打阿睦尔撒这场战斗其实很多大臣反对的,因为到了这个阶段攻打漠西属于开边战,漠西和清朝的关系其实并不密切,劳师远征付出的代价和收益不成正比。

好在此时清朝属于巅峰时期,完全承受得起远征的需求,而乾隆又有高超的战略敏锐度,意识到漠西的战略价值和安全价值,因而在乾隆的全力征讨下,准噶尔汗国彻底消亡。

康雍乾三代和准噶尔大战虽然遇到的情况不一样,但作战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取得对漠北的完全统治,毕竟漠南早已成为了清朝的基本盘,甚至清朝也探索出治理成本更低的盟旗制度。

漠南在手,漠北自然也要抓在手上,这就和准噶尔汗国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至于解决的方式只能靠战争。

图片

乾隆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征讨准噶尔汗国后,一直跟着沙俄的小弟哈萨克汗国选择归附,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说实话清朝灭准噶尔汗国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不仅恢复了汉唐之后失去千年对西域的有效控制,更阻止了沙俄南下的领土扩张的计划,也彻底奠定了现在中国版图的基础。

这场横跨七十年的征讨,在今天眼光来看,其实是非常值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