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邻居NO.115 | 小学看鲁迅,初中看郭敬明……市场有断层啊朋友

 早茶夜读 2024-04-12 发布于北京

从来不说什么是“好书”

杨早:今年奥斯卡提名十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部叫做《美国小说》,那个里面讲了很多业内的事情,比如这个作家书卖不出去,因为他讨厌把黑人简单化、标签化,他有的时候卖不出去又失去工作,发奋之下写了一本特别标签化的黑人小说,但是最终决定他这个书卖的好一个是书名,他把书名改成F开头的那个字母。第二是他伪造了一个身份,他说他是一个在逃通缉犯,这个书马上就爆了,而且这个书在书奖上也能获,大行其道。
影片里有一个评委说了一句话我特别有感触,他说我们总是在提名一些“重要的”、“必要的”书,但是我们其实从来不说什么是“好书”,这就是问题。重要、必要就是判断标准,比如女权、家庭、医疗、生命、卫生,很容易判断是不是必要的,甚至可以根据关注程度排序,但是你说是不是好书,那就见仁见智了。

好在做了“中等教育”

江河:我觉得这个书挺好的,做的挺用心的。我曾经是出版业的同行,我看到这套书后突然代入了,因为我前司也有一条线是“新知”,跟你们这个主题很相关,我觉得这个线路的书都挺难卖的。当时我们做的也是外版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可以把作者翻译过来,但是你无法把市场搬过来。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多小而轻的文库本呢?就是因为他们的作者能抓住任何小问题写一本书,他们的读者也有同样的兴趣的,他们有对于各种花花草草、瓶瓶罐罐的好奇心,但是中国大部分读者是比较功利、实用的,即使审美类的书也更多是一种潮流下的审美,所以你很难帮中国读者做这方面的开拓。所以做书难就难在你如何做书与人之间的翻译,当人不能一步到书的时候,编辑怎么做桥梁性工作,继而开拓市场。比如你们提到你们想给中高学生做职业规划的选题和介绍,但如果学校本身教育系统里面没有为学生的未来和职业选择做预热教育,那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就不会往那边倒。我们做图书只是做辅助,无法像老师一样起到直接的作用,所以做这样的书很有难度,这是一个系统的事,不是编辑或出版业能独立承担的。
但是我觉得从这个书上来讲,按我自己的习惯,即使有的东西我能在网上找到,我还是会选择在上网的同时找一本书,因为书是比较系统和结构性的东西,你刚开始只是关心一个问题,但是你看书的时候就能看到它从0写到100的那个过程,这可以超越网络上碎片化的阅读和受信息茧房限制的视野。
而且我平时零散地看一篇10万+和看一本书很大的区别是你对背后的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看杨老师一篇10万+,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不错,这个就过了,谁写的不重要;但是我如果看的是杨老师一部书,我是能感觉到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筛选方式的。像我们PPT背后的老师,他做的是科学领域的散文,科学更偏知识,但如何筛选和讲述是他个人化的思维。
这套书很好的地方是做了“中等教育”,市场上的书缺少中间层。这一点我小时候很感同身受,就是我从小学到初中的时候,我小学看鲁迅,初中就去看郭敬明了,中间的塌陷很奇怪,因为我没有中间层的东西了。读鲁迅是因为我在课本上学了《朝花夕拾》,所以我去读他。但初中生和小学生最大的不同是,上中学后你有自己的思维和精神世界了,你想对它进行一个回应和好奇,鲁迅是一个很高的东西,他可能对初中生来说还无法完成自主吸纳,那么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在阅读上我找不到合适“中等衔接”,找不到就只能捡烂,尤其是你周围的同学也都在读类似的东西。你们说你们这套书的目标读者是10后,所以我想到这些,我们市场特别缺“中间层读物”,所以我非常支持你们做这个事情,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有意义。

本以为都是漫画的

宇帆:我拿到这本书也是会考虑到市场问题,我想非常冒昧地问一下,Q文库除了《为什么父母这么烦人》,目前其他卖得最好的一本是什么?
Kiwi:《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其他两本其实也卖得很好,差异不是特别大。
宇帆:我第一本看的是《为什么父母这么烦人》,本以为这个系列都是漫画的结构,最后发现不是,所以提这个问题是想了解一下,这本书卖得更好,除了书名本身的热度,是否跟漫画内容更容易读有关。我自己,无论是从工作的角度,还是从读者的角度,也是很喜欢轻薄小巧的便携书,但我读了一些这样的书后,感觉这样的书除了体量要小,开本要小,内容上也不能那么沉重,文字也要轻松一些好像会更适合这类书的阅读场景。我是个典型文科生,平时看文史类书籍更多,医学、数学、自然物理这类对我来说跨度是比较大,但有时也会想要了解。我最近看了一本果麦出的《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讲的是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经历,他怎么从一个钢铁工人半路转行学了医,误打误撞选择将神经外科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入行后遇到的那些关乎生死的瞬间,也是他鸡飞蛋打的日常生活。文字非常轻松,充满了黑色幽默,我作为一个完全不懂医学的外行人,能够在一个非常轻松的阅读体验中去体会医生的悲喜,然后在那些故事里不自觉地被科普了一些医学知识,或者说医学常识——但普通人往往不知道,我也仍然不记得我脑子里某个部分的学术名是什么,但它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我的阅读期待。刚才看到咱们也有一本《大脑只说10件事》,我立马也想要看看这本讲的什么,因为它开本小,又那么薄,我可能会预期它像前面一本书一样简单轻松,没想到一翻开看到了很多学术名词的解释,类似下丘脑、垂体、海马体,一下子会觉得比较难,那它的目标读者可能不是我,而是想要进一步对医学知识有所专业了解的人。所以T文库给我的整体感觉内容会相对专业一些,虽然可能对于该领域的人士来说已经是入门书,那这类朋友是不是也有更多体量更大,内容丰富详尽的作品可以选择。为什么文库本在日本特别流行,搬到中国好像一直有点水土不服,我觉得电子书影响也很大,这样体量的书可能在手机上就能很快看完,然后我们的市场读者也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所以我一边觉得做这样的类文库本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同时也希望这套书能够在国内挖掘到更多的目标市场目标读者吧。另外除了《为什么父母这么烦人》,像机器人那本书,里面的图都是引进自带的吗?还是编辑配的?
Kiwi:都是原版书里自带的图。 
宇帆:我刚才看了几种文库的书,感觉这种小开本似乎图多一点会比较有帮助,T文库读起来会更厚重,虽然装帧上比较轻巧,但内容上相对厚重,比较适合专门找时间认真读,那这个开本的优势就不是那么突出了。

开始期待“N系列”了

杨早:我提一个不靠谱的建议,首先我们去说服一个人大代表的提案,所有地铁禁止手机信号;其次把这个书放到地铁里面卖,没事干的时候可以看一本。
白水:我原来想的问是,为什么Q系列与T、N系列不太一样,前面大概已经给出答案了。在Q系列里,我最感兴趣的是《树变成草是真的吗?》,但听各位讲,卖得好的是“写好作文变聪明,爸妈为啥这烦人”,感觉真是太焦虑了……我对尚未面市的N系列很期待,一是越来越喜欢具体事物,二是好奇如何把一条规律、一个物种、一个场景写得让人愿意看。

杨早:你讲的有一点特别好,自然文库反而要强调文字,这个其实很多人做不到,我们经常觉得自然科学家不会写,有知识有干货,光是干货没有表达。
白水:另外,“轻读文库”到底有多少个系列?
杨早:26个字母,还有@、β。
Kiwi: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选题还在不断地扩充。

到时候出本儿《问答录》

杨早:我们今天已经把出的轻文库全方面地做了一个扫描,同时也说了许多(不见得都好)的话。老板又夸你们了,说我们的编辑很会随机应变。
最后想说一下,按照我们的规制,在座各位大家可以认领一本拿回去看看,看完以后可以去豆瓣发点小评论说一下就可以,这是我们的一个机制,也是我们新书陪审团义务的表现,大家可以挑一挑这个书,这是一点。而且我希望轻读文库可以增加互动性,换句话说可以针对读者的需求去寻觅,我们经常说一句很烂的话,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寻找好书,这其实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体量小,转化来说比较容易的。也可以仿照以前《申报丛书》的体例,出一本问答录,大家对某个作者累积的问题多了以后,转回去问作者,把作者和读者的问答放一起,出一本书。
Kiwi:这个我们已经考虑到了,今年可能会有两本书,书里会分别单辟一个章节去征集读者的提问,然后再由作者针对这些提问做出解答。
杨早:特别有些读者喜欢怼作者,你说得那么好听,你是怎么实践的?这种问答会很有趣,给整个文库增添互动的色彩。
今天的新书陪审团到此圆满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下面大家可以挑书了,下次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