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大都御林军研究:兀大都城池防御体系的新建

 A松毛岭634高地 2024-04-12 发布于山东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初,挑选蒙古千户、百户、十户长及自身子弟80人为宿卫,70人为护卫散班,负责汗帐的警卫。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从蒙古各千户中征召1万名精锐之士组成“怯薛”(蒙语为番直宿卫意),分编为宿卫千户、箭筒士千户、护卫散班八千户,分四番轮流宿卫大汗宫帐及管理汗廷的各种事务,号为“四怯薛”,由博尔忽、博尔 术、木华黎、赤老温4位开国功臣统领并以其子弟世任“怯薛长”。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而把原来设的都上都(今内蒙 古正蓝旗东北)作为每年夏秋季节消暑的行都。蒙古统治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防卫专政体系,以保卫皇帝、宫廷和京都的安全。中统四年(1263年),忽必烈设枢密院掌全国军事机要,负责宫禁宿卫。在沿袭成吉思汗旧制以“四怯薛”轮番入卫宫廷的同时,另建了强大的侍卫亲军,分屯于大都、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北)周围,分别担负宫廷与都城的警卫。侍卫亲军初称武卫军,约3万人。后改称侍卫亲军,分置为前、后、左、右、中五卫。后又增设了由汉人、色目人、蒙古人 等分别组建的唐兀卫、左右钦察卫、贵赤卫、西域卫、左右阿速卫、左右翊蒙古侍卫、隆镇卫、武卫、康礼卫、宗仁卫、龙翊卫、宣镇卫、宣忠斡罗思扈卫等近三十 卫,各卫设亲军都指挥使司领率,统军万余人左右,直隶于枢密院管辖。此外,还有东宫、后宫侍卫亲军左右都威卫、左右卫率府、卫侯司等,专门担负东宫太子和 皇太后隆福宫的警卫。随着禁军数量的愈来愈多,根据任务,元廷又创建了围宿军、仪仗军、扈从军、看守军、巡逻军等。围宿军主要担负皇帝游猎时的护卫和大朝 会时的围宿,仪仗军担负皇帝举行祭告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时的礼仪,扈从军担负皇帝出行时的车驾扈卫,看守军担负皇室仓库的守护,巡逻军担负都城的治安巡 逻。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虽然以军事上的优势取得了入主中原的资格,但是在它存在的98年中,御林军体系远不够完善,管理上存 在许多疏漏,这对于元朝本身的巩固和绵延是极为不利的。

  兀大都城池防御体系的新建

  1.忽必烈为何迁都燕京

   12世纪末、13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北方的又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势力越来越强盛。蒙古族在唐朝时候被称为“蒙兀室韦”,原来活动在今黑龙江额尔古 纳河一带,公元8世纪的时候开始西迁,游牧于翰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今外蒙古乌克巴托以东地区)。到12世纪的时候,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畜牧业的发展, 再加上辽金以来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影响,蒙古族的社会经济有了显着的发展。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正式建立了蒙古政权,在翰难河上即位蒙古大 汗,被各部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统一以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就开始向南方发动大规模的战争。金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军队大举进攻金国。两 年之后,他们又分三路南下,一度包围了中都城,还占领了中都城以南大平原上的一些地方。第二年,蒙古军队再次包围了中都。金朝为了逃避蒙古军队的威胁,无 奈地将都城南迁到汴梁(今河南开封)。此时的金朝已经腐朽不堪,军队也是毫无战斗力可言了。贞祐三年(1215年),也就是金朝迁都汴梁的第二年,蒙古骑 兵顺利地突破南口一带的天险,占领了中都城。不过当时的成吉思汗没有在这里建立都城的打算,因此在兵荒马乱之中,中都城内金代的皇宫被大火烧成一片废墟。 只有中都南面的建春宫和东北面的万宁宫在蒙金战争中破坏不是很严重。

  40多年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中统元年 (1260年),忽必烈抱着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从蒙古高原的都城和林(今外蒙古哈尔和林一带)来到燕京城。虽然此时城中的宫殿已经是一片废 墟,但忽必烈还是十分喜欢这个有山有水、环境幽雅的地方,并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行宫。于是忽必烈决定在旧金中都城的东北郊外选择新址,营建一座新都城。 此时,忽必烈经常在万宁宫广寒殿召见官员,听取报告,决定军政大事,并接见来自海外的各国使节,此外,他还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万宁宫实际上已 经成为蒙古统治者的临时皇宫。

  但真正让忽必烈决心迁都燕京还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一是从军事战略价值考虑。 这对于维系蒙古的统治地位相当重要。汗国的政治中心仍然是草原上的哈剌和林。但燕京却是蒙古统治者控制华北、中原的重要据点。这里地势十分理想,西北群山 环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东南一马平川,便于调动兵力,控制中原的政局。当年忽必烈与留守在和林的弟弟阿里不哥进行汗位争夺的时候,忽必烈就是以燕京 为基地,在东部诸王和汉人军将、儒士谋臣的支持下,打败代表草原贵族保守势力的阿里不哥。忽必烈认识到燕京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在燕京“修建宫室, 分立省部”,以兼顾对华北、中原地区的统治。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把燕京改名为中都,府名仍旧作大兴。

  二是从经济环境考虑。燕京地区农、牧、手工业的生产也比较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纺织业也发达。

   三是从历史文化基础考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燕国就雄踞在这里。后来,历经秦汉至隋唐的多次朝代更替,这里始终是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特别是在 辽、金时期,这里的地位更加重要。辽朝把这里作为四大陪都之一的南京,金朝更是在这里大力经营,扩建城垣宫室,立为中都,作为统治中国北方的中心。

  四是从政治地位的特殊性考虑。忽必烈在战胜阿里不哥之后,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仍然需要得到幽燕地区等中原人力、物力的大量支援。十分明显,忽必烈如果要向内陆扩展自己的大本营和指挥部,也远比上都便利得多。

  2.大都城池防御体系的新建

  中统年间,大臣刘秉忠开始受命负责营建燕京的皇城、宫殿。刘秉忠等人经过周密的勘察、规划,最后确定以万宁宫为中心来兴建新都城的计划。大都城的新建,不仅要考虑到实际,还要充分考虑到以后禁卫军的防御。

  为何最后确定以万宁宫为中心来兴建新都城呢?史料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答案。

  第一,在旧中都城内兴建皇宫,已经不可能,因为无法将大量居住在原皇宫区的老百姓全部迁走,即使能够强迫他们迁移,其拆迁工程的耗费也十分大,远远超过另建新宫城的费用,得不偿失。

  第二,旧中都城的东面和南面,地势低洼,一片沼泽池塘,而西北面又有浑河(即卢沟河)经过,经常泛滥成灾,都是不利于建新城的因素。

  刘秉忠在赵秉温等人的辅助之下,经过充分准备,将燕京地区的山川形势,新都城的规模大略等,绘成图册,又将修造兴建的方法写成条文,一起上奏给忽必烈,并得到了批准。

  元大都的兴建,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它放弃了莲花池水系上历代相沿的旧址,而在它的东北郊外选新址,重建新城。由此可见,元大都的兴建,标志着北京城址的转移,这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件值得人们关注的大事。

   元大都的规划蓝图十分宏伟,是在科学的调查、测量的基础上设计完成的。当时的设计者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地形、地质和水系的勘探、测量,然后又按照《周礼・ 考工记》的设想进行了总体规划。元大都的规划是基于两点考虑的:一是水源。金代的大宁宫紧邻太液池。太液池北面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也就是今天的积水 潭,这两个湖泊与高梁河相通,高梁河水比较充沛。以太液池、积水潭为中心建筑大都城,元朝政府从江南征收的数以百万石计的粮食就可以通过运粮船直接运到积 水潭,以供应皇帝、官吏、军队的用粮。当然,充足的水源对于大都城的市民来说更是十分需要的。第二个考虑就是符合礼制。这一点对于一个大国的首都来说也是 至关重要的。《周礼・考工记》中说: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按此说法,帝王的国都应 该是一座正方形的大城,形成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纵横交错的布局。在朝廷的左方设立太庙,右方设立社稷坛,都城的正南方为朝廷所在地,正北方设立集 市。这个设计方案集中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为中国历代王朝规划建设首都时所遵循。

  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正式开始营建。至 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并定为元朝的京都。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都城基本建成。至元三十年(1293年),最后完成了大都东连通 州的通惠河,与贯通南北的经济动脉大运河相接,整个大都的营建工作才算最后完成。

  3.大都城的防御设施

  元大都城 的平面布局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城区南北长7400米,东西稍短,为6650米。周长28.6公里,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元大都东、西城墙的位置与明清 北京城东、西城墙的位置相同,只是在北端约延长5里,南端约缩短1里。元大都的南城墙在今天北京的长安街一线,元大都的北城墙,在明清北京内城北墙北面约 5里处。元大都共有城门11座,其中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只有北面是两座。不过元大都城墙为土城,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部分北土城遗址。

  在城门外都筑有瓮城和吊桥。大城内为皇城。皇城以万岁山、太液池为中心。开始的时候,皇城并无城墙,仅以侍卫亲军环列守卫,后来以砖石修了一道长10公里的围墙,高度比大城矮,俗称红门阑马墙。

   元朝大都军事防御体系集中体现在城墙、皇城等的修建上。虽然元大都的城墙是用夯土筑成的,但却修建得宽而高。城墙最下端,宽约24米,城高约16米,顶 部宽约8米。在每个城门的上端,以及两门相隔的中间,都有一个漂亮的建筑物,也就是箭楼。所以每边共有5座这样的箭楼。楼内有收藏守城士兵武器的大房间。 城门上的箭楼面阔3间,进深3间,地面用砖铺砌,旁边并有砖砌水池,主要是用来防御火攻。在城墙上端,沿中心线部分,还铺设了半圆形瓦管。

  皇城内,在大小宫殿之间,都建有负责警卫的宿卫直庐。如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后、兴圣宫前,也建有宿卫直庐40余间。此外,还有散置直庐20余间,分布在兴圣宫的四周,供负责守卫太液池西岸的士卒们居住。

  这些都是基于防御而考虑的。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统治者在征调大批百姓从事宫室营造的同时,还动用了大量服军役的士卒,特别是常年驻守在大都附近的门卫汉军,更是经常参加宫殿、城墙 的修造。每到兴工的时候,少则数人,多则数万人,成为兴建大都城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至元二十六年(12年),又抽调各卫汉军,共1万人,另立武卫亲军都指 挥使司,专职宫殿的缮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