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河古镇,合肥庐州古战场(叶平)

 叶老师YP 2024-04-12 发布于湖北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距合肥市区30多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名鹊渚,踞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三河历史上曾发生过吴楚庐州之战,太平军也在此荣膺三河大捷,由此留下众多历史遗迹,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古庙会和古战场,是合肥唯一的AAAAA级景区,被誉为“皖中水乡” ,不输乌镇和宏村。


三河镇位于合肥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在此汇合,东流15公里入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夏商时代就有渔人结庐避风于此,始有人居住。

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自隋、唐至清代,皆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年解放后设三河市(县级),1956年复设为三河镇。

三河镇具有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

三河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成为三河的灵魂。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

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很早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有“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

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

三河镇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左传·昭公五年》“鹊岸”之战就发生在此。南北朝时,此地为战略要地,发生多次大战。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下三河,缴获双桅巨舟300余艘,建立了水军。

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下三河,把它作为皖北重要据点,筑大城一座,环以九垒,屯储粮草军火,接济天京、庐州。1858年11月(咸丰八年十月),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

“烟火人家岁岁安”。如今硝烟散去,三河古镇以其水乡秀色迎来各方宾客。它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美食文化古镇、中国最美乡村100佳、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也是一座不收费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古西街

古西街是三河历史上最为繁华的街道。全长500多米,当年颇为名气的商家就有十多家。西街的入口不容易发现,需经小拱桥才能入街,小拱桥边杨柳依依,将小拱桥掩映在其中。小拱桥下流淌着小南河的水,小南河将西街与外界隔离,河边种满了杨柳。

古西街头小南河上的仙归桥。仙归桥是隔离仙界与凡间的天乡之桥,有仙境归来之意。石碑上比较熟悉的“仙”,就有张献忠、孙立人、杨振宁等名人,他们都是三河人。

天然亭位于三河古镇西街入口处,因以前在对面的小南河天然桥旁边有座茶楼,叫做天然楼,后来因为洪水原因不复存在,因此在此建造这座亭子,命名为天然亭,又叫做半亭。

天然亭上面的石碑雕刻着“十大舍不得”,表达了三河的繁华盛世。包括: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舍不得“凌宝泰”雨前茶,水倒茶开;舍不得“吴恒隆”的虾米干子,香到门外;舍不得石头大桥下的大鲫鱼摇尾鼓腮;舍不得 小月埂上拉拉拽拽;舍不得“天然楼”的油炸烧卖;舍不得“吴宏兴”家的大瓜子一嗑两开;舍不得“新华春”炒菜一喊就来……

三河镇最繁华的时候,曾有十条街二十六条巷子,分布在河道两边,如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眼前的古西街和位于河对岸的古南街。

西街全长2900米,真正成街是2500米,号称三河五里长街,宽约3-5米不等。

古西街内青石铺就的道路,青砖小瓦的民居和整齐的油漆门板,让人流连忘返。

透过这些徽派古建筑,高高挑起的马头墙、古老的木板门再加上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浓郁的古风让人感到身在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明清乃至更久远的年代。



三河镇的特产与美食

 

 


传统工艺,古镇特色

传统工艺,古镇特色


民俗园

民俗园展厅为二层楼,一楼为老酒坊,二楼主题为淮军纪念馆。
老酒坊以蜡像的形式再现了百年前,三河特产米酒的酿造工艺过程。


 
老酒坊的序言中说:三河老酒坊所呈现给我们是三河人对酒文化的理解和阐发。

淮军故里介绍淮军主要将领,并展出淮军枪械佩刀等,体现战争之艰苦,弘扬淮军爱国思想。


 
淮军是晚晴最强悍的部队

淮军创世人李鸿章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无衔将军孙仲德,曾任新四军纵队司令员,参谋长和安徽省原副省长,

抗日名将孙立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三河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

三河民俗物件

三河民俗纺车


三河民俗物件

盆景园

董寅初纪念馆

董寅初是具备高尚人格魅力的侨界领袖,中国致公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是位有着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1915年出生在三河,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





这处展馆前后分为五进房屋,以文字、图片、实物、蜡像的形式向人们展现了董寅初先生精彩的一生。


 
董寅初纪念馆的后门往右行不远处就是名人广场,一组三河古镇各年代的历史人物刘秉璋、孙立人、董寅初、孙仲德、杨振宁、陈玉成雕塑栩栩如生地位于河畔而立。
 


鹊岸书局

古西街上还分布着诸多狭窄的小巷,这是西街合众巷。

刘同兴隆庄

刘同兴隆庄位于三河镇古西街,又叫做“刘记布庄”、“刘记米铺”。庄子的主人刘锦堂(1879—1941)曾任清末三河商会副会长。这里是他与二哥两人一起做生意的商铺,商号取名“同兴隆”寓意着生意共同兴隆。

刘同兴隆庄房屋结构具皖中徽派建筑特色,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与皖中地方建筑相结合,自成建筑体系。

每两进房屋之间都留下天井,自成独特排水体系。同时,也象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商理念。

刘记米铺雕塑



刘记布庄蜡像

仙姑楼

1898年,三河人施道生募得大宗款项,全新建造“仙姑楼”、塑金身,晨昏叩首。而金竹斋先生家财万贯,求赐一女,时逢巧运,天道酬诚,其妻果生一女,取名“七姑”。从此仙姑楼蜚声鹤起,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来三河镇求仙姑、祈祷福寿祥和。


现今的《仙姑楼》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全貌,民国二十五年刻立的《婆心济世》石碑犹存。



仙姑楼前面是个小小的佛教庙宇


里面供奉的却是中国道教的各路神仙。



走到最深处才是仙姑楼。

上楼却没有看到“仙姑”,仅仅发现了她的床铺。

重修的三河民居

重修的三河民居:居民小区“竹苑新村”。


 
三河供销社

重修的三河民居

三河客栈

学生们前来三河研学旅行。

望月桥与望月阁

顺河而行,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古镇小南河上的一座桥梁,这座风景桥名为望月桥,桥后则是三河地标建筑望月阁。

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圆梦桥”,每到八月十五的晚上,只要站在这座桥上望月许愿,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据说,站在桥上望月,可以望见三个月亮:一个月亮在天,一个月亮在水上,还有一个月亮在我们的心上。

望月桥上望南河


望月阁又被称为三河楼、国粹楼。高37米,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阁楼里展出了近千件民间珍藏的古代艺术珍品。种类丰富,精美独特。





望月阁内展出的三河古镇复原图,比现在更加繁华。




登上望月阁,凭栏鸟瞰,阁楼、碧水、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江南风景图,置身其中,眼界开阔,心情豁然开朗。这里不仅可以纵观三河镇全貌,天气晴朗时,还可以远眺巢湖上的七个山头。

望月阁下也有古街

大夫第是三河民俗博物馆,展出了合肥一位私人收藏家三十年来收藏的二千件藏品。


三县桥是三河镇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前,因其“一桥跨两岸,鸡啼鸣三县”而得名。它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代代修葺,最后一次修复是民国十五年,两段栏杆稍作修整,其余基本保存了原貌。

古南街

古南街虽然比西街短,但三河保存的最好古街是古南街,古南街地面铺就的石板也有很久的历史。

南街的“一人巷”窄而深,两旁高墙入云,终年难见阳光,晴天巷内都黯然无光,夜深人静时穿行此巷真需要勇气。据说,一人巷是当年杨振宁一天几次的必经之地。

走进古南街

走进古南街

杨振宁旧居

三河古镇的重头戏是杨振宁旧居。杨振宁旧居坐落于水乡古镇三河古南街,是一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宅院。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是三河人。1937年抗战爆发,少年杨振宁追随庐南中学迁至古镇三河肥南中学(今三河中学)读书,与母亲一同寄住在此。

阔别几十年后,杨先生对故地恋恋不忘,2001年曾重返三河,在此地感慨万千。

杨振宁先生就是从这里起步,努力学习,从而登上了诺贝尔奖台。

杨振宁旧居,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的明清风格宅院,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

杨先生的父亲杨武之也是留美博士,清华大学教授。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学渊源是杨振宁摘取诺奖桂冠的根基。

偌大的厅堂内,自左而右陈列着一整套图片与实物资料,从少年求学、青年获奖,到留学授教、回归故里,详尽记录杨振宁先生大半生奋斗历程。

从古镇三河走出去,到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而后又回到三河,它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位科学伟人拼搏奋斗、孜孜以求的成功之路,更是一个海外游子风雨兼程、魂系故土的赤子之心。

南街上的三河古镇邮局

古南街商铺林立

孙立人故居位于古南街八扇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进门迎面立着抗战英雄孙立人将军身着戎装的蜡像,墙上挂有各种印刷品,主要是孙立人生平事迹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尽展列了将军一生重要经历。

晚年的孙立人将军在台湾定居,但时常回忆童年在三河居住的日子,多次为想回籍祭祖难以成行而扼腕叹息。

从孙立人将军故居可以看见万年禅寺的古塔。

万年禅寺始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因宋太祖、宋太宗年幼曾随父亲逃难隐匿于此,后成就万世帝业。

宋太祖时感当年避难险象环生、化险为夷必有佛祖保佑,遂在三河建造佛庙,亲题“万年禅寺”,寓意佛法千秋,万世保护百姓。

万年禅寺对面就是城隍庙。城隍庙是一座佛道兼容的寺庙,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地藏殿,供奉着地藏菩萨,后面还有一进供奉着城院老爷,保佑一方城池百姓平安。

鹊渚廊桥


信马由缰地漫游古镇街巷,经过连通小南河两岸的鹊渚廊桥。

鹊渚廊桥位于小南河外河上,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现桥1982年重建。

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被外国人称为情人桥。

从旁边看过去,鹊渚廊桥有点瘦西湖五亭桥的神韵。

小南河水静静流淌。

慢慢走向大捷门


三河大战风云馆。I858年11月,青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率军在三河镇包围进攻湘军,歼灭湘军6000余人,湘军头目李续宾、曾国华葬身于此,史称'三河大捷'。

风云馆就建在英王陈玉成的英王府。

万年台是位于三河镇中心的古戏台,台前建有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观看演出。广场上有十二生肖和梅兰竹菊共十六个石鼓,还刻有三幅三河古民俗的迎亲图。

每逢节假日及周末,都会在这里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看,热闹非凡。

研学旅游的小学生


街的尽头就是大捷门。

月影巷与月影湖


月影巷子通往月影湖

三河记忆





寻味三河

月影婆娑

大美三河

大美三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