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味药,既可治腰背痛,又可治血管硬化

 当归与地黄 2020-04-24

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山谷林间、山地灌木丛中,有一种豆科植物、攀援木质大藤本密花豆,

开花时节,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紫色、玫瑰红色或白色花冠组成蝶形花,在风中摇曳如一只只的小蝴蝶,争奇斗艳,招惹关注。

但好看的花万万种,密花豆最抢人眼,最与众不同的部位,非花,是藤茎。

老茎扁圆柱形,灰棕褐色,砍断后有鲜红色汁液流出。这个汁液,是密花豆的养份,通过其横断面上的数圈扁圆形环输送,就如人类的血液为人类提供活动所需一般。

而若将这个藤茎用于人体,能起到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效。

药用名均与血相关,鸡血藤,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血凤藤、大血藤等,血色一片,藤络一片,由形见意,补血活血通络不在话下。

性温,性味苦甘。工作于肝经肾经。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主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等症。 

选方:

1、治风湿痹痛:鸡血藤15克,半枫荷15克,当归15克,牛膝9克,枫香寄生15克,海风藤15克,豆豉姜15克。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鸡血藤汤)

风湿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常指风湿性关节炎。

半枫荷甘辛温,风湿痹痛,偏瘫,头痛均可治。

当归甘温,活血补血。

牛膝根苦酸平,能补肝肾,强筋骨。

枫香寄生辛苦平,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化痰。

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五味与活血通络的鸡血藤共同活血化淤,去风通络,消肿止痛。

2、治老人血管硬化、腰背神经痛:鸡血藤20克,杜仲15克,五加皮10克,生地黄15克。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每日3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杜仲性味甘温,能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等。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五加皮性味辛苦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利水消肿。

生地性味甘凉。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三味与鸡血藤共同补血活血,祛风除湿,强健身体而治痛。

3、治腰痛、白带:鸡血藤30克,金樱根、千斤拔、杜仲藤、旱莲草各15克,必要时加党参15克。每日1剂,2次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金樱根性味甘香平,归脾肺肾经,用来壮阳,养肾补虚,强筋活络,平肝、润肺均可。

千斤拔性味甘辛温。可治风寒咳嗽、扁桃体问题,肾炎,风湿关节痛等。

杜仲藤性味苦、微辛,平。归肝肾经,祛风活络,强筋壮骨。

旱莲草甘酸寒,归肾肝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与祛风活血的鸡血藤既补肾阳又补肾阴,祛风除湿,舒筋壮骨,共治病症。

4、治经闭:鸡血藤、穿破石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益寿中草药选解》)

穿破石,连石头都可以穿破。其性味苦凉,有散寒祛风利湿,活血化淤,通经络之妙。其汤品鲜红似血,尤其能除血热,血毒。

与鸡血藤相遇,共同活血通络,攻寒除湿而治病。煮出来的汤品,称得上是血染的风彩了。

5、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鸡血藤60~120克,鸡蛋2~4个,红枣10个。加水8碗,煎至大半碗(鸡蛋熟后去壳放入再煎)。鸡蛋与药汁同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便是鸡血藤的药用选方啦!你还知更多鸡血藤的运用吗?

由于血淤络阻百病生,肝肾不足体质虚,难怪活血化淤通络,归肝肾经的鸡血藤可治多种杂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