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袁占舵 2024-04-13 发布于河北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见,自信对孩子的成功和幸福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

然而,在现实孩子中,不少孩子自信心不足,怯懦,说话胆怯,遇到生人脸红不敢不爱说话,有的上课回答问题口词不清,不少学生说道:“本来脑子里什么都会,就是站起来回答不好,仿佛一下子什么都忘了”;大家更不难发现的是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本来的才能不敢展露,不愿表现。

这些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缺乏自信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一是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交往;二是过分依赖家长和他人;三是过分羡慕他人,导致自卑;四是过于听话,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那么家长和老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让孩子树立“我能行”的观念;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一定不能责备打击,呵斥批评,也不能包办代替,要引导孩子树立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赏识孩子、善于表扬。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强项,对于孩子的成功和进步,要及时肯定,让孩子在一次次的鼓励和表扬中获得成功的动力,强化自信的心理。反之,孩子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家长和老师必须注意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

搭建平台、成功激励。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课堂上多提问一些浅显的知识,让他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

目标恰当、标杆合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心愿,然而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达不到要求,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挫。家长和老师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长处和劣势,不可能要求孩子什么都会,不要给孩子设置过高的标杆。孩子进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多份关心和耐心,多些等待和宽容。千万不要让孩子怎么努力都无法完成和实现,这样在一次次的失败体验下,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心灰意懒,越来越变得软弱和胆怯。

杜绝攀比、活出自我。不少家长和老师往往把孩子与他人比较,认为这是帮助孩子树立榜样,树立目标,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老师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我们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