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来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荷尔蒙——不,是爱情——的味道,崔护被熏得有些口渴,便来到竹篱外,扣响柴扉,高声问道:“有人在吗?" 过了一会,柴扉轻启,竟然走出一位清丽少女。没错,就像下面这位—— 国画:《人面桃花相映红》 作者:卢平 “小生实在是口渴难当,还望姑娘可怜。” “那……好吧。”少女转身入内,拿来一杯水,递给崔护。 “多谢姑娘!”崔护接过茶杯,两人不由四目交接。少女猛然间脸如桃花,转身奔入屋里。 崔护看得入神,竟然忘了喝水。少女跑进院内,又回头套立在门前的小桃树下,凝视着崔,情意绵绵。 崔护饮罢,把茶碗放在篱门外的草地上:“多谢姑娘,小生告辞。” 第二年,又是清明,崔护思念之情难以排解,独自又寻觅到城南。然而篱门半掩,屋门紧闭,屋内却空无一人。只有院门外的那片桃林,依旧迎风开放,落英缤纷。崔护非常失望,便在门上题下了《题都城南庄》一诗,怏怏而去。 这真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故事。可是,也正因为遗憾,所以更为感人,崔护的那首诗也因之不朽。 但总有好事者喜欢“大团圆结局”,他们为这个故事编一个美好的尾巴。 据唐人笔记记载,崔护那天重访村居时,那位姑娘恰好跟着她的父亲出门探亲去了。当他们回到家,姑娘看到门上的题诗,悲痛欲绝,从此竟然一病不起,奄奄一息。 而崔户心中也一直惦记着姑娘,过了几天又去探访。姑娘在昏迷中听见崔护的哭声,竟又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他们俩结成了美满幸福的夫妻,再后来?肯定还会有爱情的结晶吧。 我不知道这个结尾是不是让大多数老头老太太们满意,但我知道,如果崔护的那首诗改成“大团圆”结局,比如: 那不仅不会流传这么广,还会成为大笑话,崔护甚至可能会被人举报诱骗未成年少女。 呵呵,最后说句闲话,你觉得上面几幅画中,哪位少女更得“人面桃花”的神韵?你最喜欢的是哪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