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嫉妒与社会》:嫉妒如何在无形中塑造着人性和社会?

 在山清泉水 2024-04-13 发布于北京

这是一本有深度、硬核的社会学经典之作。自1966年初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作者赫尔穆特.舍克(德国,Helmut Schoeck,1922-1993,社会学家)以宏大的视角,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民俗学等领域为切入口,旁征博引为读者阐述了嫉妒的双面性。以及嫉妒对人类社会行为方式,对政治、经济政策制定的影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人会嫉妒,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绪。在古希腊语、古英语、古德语等语种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嫉妒”表示一种报复性、内心煎熬的心态,即当一个人察觉到他人的繁荣和优势时,他会对这些东西心生嫉妒,并希望能够摧毁或自我占有这些东西。

事实上,在不同的人类文明中的谚语、诗歌、宗教、文学中对“嫉妒”一词都有描摹,并将嫉妒者视为麻烦的制造者、潜在破坏者,是充满恶意之人。

亚里士多德说,嫉妒只针对与我们同等地位者和同龄人。培根认为抵挡嫉妒的良药是同情。康德说,嫉妒是对义务的侵犯。叔本华则阐述了,在个人利益方面是无法和解的事实……

那么,我们是否能建立一个绝对公平公正的社会?保持人人机会均等?则将不会再有嫉妒之人?

答案是否定的——无法建立一个绝对“机会均等”的社会,这只是人们想象中的乌托邦。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基布兹此类实验室的失败,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论证。

同时,社会愤慨和阶层分化也与人的嫉妒心理有关。

作者通过对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采用的累进税制、价格政策、因政治原因销毁食品动机/原因的分析,并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角度阐明了细节。

所庆幸的是,在人类的文化,及人类追求卓越的精神中,“反对过度嫉妒”“勇敢向前一步”则很好地促进了创新机制。

这意味着,那些勇于追求上进的人,即使知道自己被人嫉妒将意味着什么,但仍勇敢迈出这“向前”一步。

而对于具有很好的控制力的嫉妒者来说,将会把嫉妒心转化为竞争力,发奋图强,超越自我。

所以,正是因为,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人类逐渐学会通过更高层次的理性克服嫉妒,才使得出现具有“任务分工的、较大的人类群体结构”。

看起来,“嫉妒是构成社会的基石之一”。

如今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社交媒体又进一步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外貌、学历、收入、代际、阶层等之间的差异。

而这本书宛如一幅多棱镜,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正视嫉妒,并学会与嫉妒“和平共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