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古文300篇》古代神话选

 白桦树2008 2024-04-13 发布于内蒙古

古代神话 13篇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以记载山水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志,还是记载矿产和动植物等的方物志,也是记载历史故事和民俗、宗教等的社会志。更奇之处在于记载的神话传说。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辑的一部哲学书,里面保留了一些神话资料。

​《太平广记》是北宋时期编的大型类书之一,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等题材。其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著录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

1.丹穴山

(祷过山)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南山经》

图片

【译文】由祷过山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丹穴山,山上蕴藏丰富的金矿和玉石。有溪流名叫丹水从山间向南流出,最终汇入南海。山上生长了一种奇特的鸟,身形像鸡,全身花纹五彩斑斓,这种鸟起名凤凰。它的头部花纹类似原始“德”字,翅膀花纹形成“义”字,背部花纹有些像古“礼”字,胸部花纹又像极了“仁”字,腹部花纹也许是“信”子模样。这种鸟,饮食依存大自然,自由自在地歌舞娱乐。有谁能见到这种鸟,天下就会出现和平安宁的景象。【简析】这篇神话创绘了一只鸟,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吉祥最景仰的图腾——凤凰,直到现在人们还期待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这只鸟承载了太沉重的道德负荷,它脑袋上的花纹像德,翅膀上的花纹像义,背部的花纹像礼,胸部的花纹像仁,腹部的花纹像信。你能想象到德、义、礼、仁、信是什么形象,什么样子吗?可能是个文字爱好者所为,具有儒家思想。显然这样的想象太拙劣。这只鸟饮食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自然之子。这只鸟自歌自舞,是快乐之鸟,有天籁之音。这只鸟一现身就会给天下带来安宁,是吉祥之鸟。和谐、快乐、吉祥不是人人所追求的吗?是为凤凰!

2.玉山

(鸁luó母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现)则其国大穰ráng。有鸟焉,其状如翟dí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鹿),见则其国大水。《山海经.西山经》

图片

【译文】由蠃母山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玉山。玉山是西王母的住所。西王母体型是人,但长着一条豹尾,两排虎牙,善于长啸,披散长发,佩戴着玉胜。她主管着天界的灾祸及五刑残杀等事务。玉山上有一种兽,整吠。这种兽在哪里出现,就预示着那个地区将有丰收年景。玉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长尾野鸡,周身着红毛,这种鸟名叫胜遇。它以鱼类为主食,鸣叫声像鹿鸣。它现身哪里,哪里必有水灾。

【简析】西王母就是我们常说的王母娘娘,在道教中的地位极高,后代小说戏剧中被称作“瑶池金母”。她竟然来自《山海经》。且看她的真面目:整体面貌像人,有豹尾;有牙齿,是锋利的老虎牙;善于发出长长的呼叫声。她披头散发,却佩戴玉制的华丽首饰。她的权利很大,掌握着上界生杀大权,以及五种刑罚的使用。想想她的样子,人面虎豹身,长发飘逸,狼一样地长啸,权利至高无上,多么威猛凌厉。接着写了一个怪兽,一只怪鸟。这只名曰狡的兽,牛角豹纹犬吠,却是瑞兽,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大丰收。这只名叫胜遇的野鸡,叫声好像鹿鸣,它在哪儿出现,哪儿就发大水,是个灾星。为什么用如此笔墨写两只怪物呢?显然它们是西王母的左膀右臂,西王母掌管生杀大权及五种刑罚,谁来执行呢?顺我者昌,瑞兽现身;逆我者亡,灾星出马,给你颜色看。三个怪物威震玉山,舍我其谁!           

3. 精卫填海

(神囷qūn山)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j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北山经》 

图片

                                                          【译文】神囷山往北二百里,有座发鸠山,上面生长着许多柘木。那里出产一种鸟,形状像乌鸦,花脑袋,白嘴壳,红足爪,名叫精卫,它鸣叫的声音和它自己的名字一样。那是炎帝的少女名叫女娃的所变。相传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淹死在东海,永远不能返回家乡,积怨在心,所以转身为精卫这种鸟,常常去西山衔了小树枝小石子投在东海里面,想要把大海填平,至今劳作不辍。

【简析】先写精卫鸟的外貌:“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其鸣自詨。”整体样子像乌鸦一样,头顶上有花纹,白嘴唇,赤红的双脚,鸣叫声好像呼喊自己的名字。这是色彩斑斓的一只鸟,作者把她装扮得太漂亮了,鸣叫声很特别,像是不停歇地提醒自我有所作为。再写身世来历,可谓贵族出生,炎帝之女女娃。最后交代她的志向,因溺水而亡,立志衔石填平东海。东海之辽阔苍茫,精卫鸟之渺小卑微,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对比之下卫鸟的英雄气概彰显无遗。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一诗中写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沧海固然浩大,小鸟坚韧不拔的气概却比沧海还要浩大。精卫填海虽然悲壮,这种类似于愚公移山的精神却值得赞美和同情。

4.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与日逐走。如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图片
【译文】夸父追着太阳跑。在进入日轮火热的光圈中,夸父口渴难耐,亟待补水。于是他将黄河与渭河的水都喝干了,可黄河渭河的水也都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就向北寻找大泽。还未等他找到,就渴死在半道上。临死前,他抛掉手里的拄杖,这时拄杖立刻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给后来寻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简析】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较简单,寓意却相当深刻。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是与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夸父是传说中善于奔跑的人,身材威猛,身怀巨力。这就有了幻想的基础。赋予他更高的精神追求,与太阳竞走。越是接近太阳光圈越是高热难耐,越是焦渴思饮。于是喝干了黄河水,不解渴;吞尽了渭河水,仍然不满足。与时俱进、与时消息的人,需要吸收大量知识,付出巨大代价。夸父继续向北奔走,渴望到更辽阔的江域吮吸甘露。长途跋涉,焦渴虚喘,拄杖颠簸,倒地而亡。夸父丢弃的拐杖,渐渐濡染成一片蓊蓊郁郁的桃树林,硕果压满枝头,为惜时如命的赶路人滋补养分。夸父为什么逐日呢?文学家萧兵先生认为,夸父是“盗火英雄”,为人类盗取温暖与光明,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5.章尾山烛龙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朕)zhèn。其暝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yè。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山海经.大荒北经》

图片

【译文】西北海外的大荒中,赤水北岸,有一座山,叫章尾山。山上有尊神,人的脸,蛇的身子,全身长达千里,红彤彤的,眼睛是直的,合拢起来像一条笔直的船缝。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世界立马天昏地暗,便是黑夜;他睁开眼睛,天下便是光明普照,变成了白天。他不吃东西,不睡觉,也不呼吸,一呼吸就招来大风大雨。他的神力能烛照九重泉壤的阴暗,所以叫他做烛龙。

【简析】这大概是最早对龙的描述,不过这是一条火龙。大胆设想,大概是夜晚漆黑,远古百姓对光明的向往,就像酷暑难耐,就有后羿射日的神话。这条火龙是神,长着人的脑袋,蛇的柔软身材,浑身赤红,长达千里。眼睛是竖着长的,而且形成一条船缝一般的强光。他闭上眼睛,天下一片黑暗;他睁开眼睛,天下光明灿烂。最神奇的是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只要行动就会呼风唤雨,因此他烛照了人世间各个阴暗的角落。他的光芒是哪里来的?前面说他浑身赤红,直目正乘,可能是贮存了太阳的光热,等待夜间造福人类。现在的龙是由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鹰爪、金鱼尾集于一身组成的,是多种动物的联合体,寄托了中华各民族一体的美好寓意,所以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6.九丘建木

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zhú,下有九枸gōu,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hào爰yuán过,黄帝所为。《山海经.海内经》 

图片
【译文】在南海以内,在黑水和青水之间,有九座山丘,被弯弯曲曲的水流环绕着,名字叫做陶唐丘、叔得丘、孟莹丘、昆吾丘、黑白丘、赤望丘、参卫丘、武夫丘、神民丘。丘上有一棵大树,青色的树叶,紫色的树干,黑的花,黄的果实,名叫建木,直溜溜地一直向上生长,树干百丈之内没有逸枝,只在树顶长着九曲回肠般的枝条,看起来像伞盖;下面的树根也是盘曲交错的。它结出的果实就像麻子,他的叶像芒木的叶。当初太暤伏羲就是从这棵树上下于天,而这棵神奇的树呢,则时作中央天帝的黄帝所造作施为的。       【简析】这篇《九丘建木》很神奇,想象奇特。它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建木:“有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九欘就是建木接近天的那部分弯弯曲曲,九枸就是建木的根部盘曲错节,因为它是通天的神树,根基非常牢靠。百仞无枝意思是这棵树底部八百多尺没有逸枝,笔直而通达,便于太昊伏羲攀援。然后说它的果实就像麻子,叶子很窄像锋芒,大约是说它耐干旱。接着说它的作用,太昊凭借这棵神树上下于天,可见太昊身上有神性。最后又说,这是谁的功劳呢?是黄帝栽培出来的。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下,人们大胆设想,太空奥妙无穷,怎么从地面通达天空呢,于是就创造出一个“天梯”来。

7.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絙gēng人也。《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义》

图片

【译文】据民间传说,当天地初开的时候,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大神女娲用手抟了黄色泥土创造人类。她的工作繁忙极了,以致力量远远不能供应需求。于是她便去拿了一条绳子来,导引在泥浆当中一拉,举起绳子使劲一挥,泥点子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了一个个活人。所以后来人们说,富贵的人,就是女娲抟黄土捏造的人;贫贱的人,就是女娲用绳子甩出来的泥点子造的人。

【简析】每个人几乎都发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也是哲学的永恒命题。马克思认为,人类来自猿猴,劳动创造了人。远古人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幻想出女娲造人的美妙故事。女娲就是炼五色石补苍天的英雄,是她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遏制了滔天洪水,杀死了虐杀百姓的害虫鸷鸟,使天圆地方,百姓乐享安康。他还是人类之母,所有的人都是她的杰作。人 分富贵贫贱,富贵者何来?贫贱者何故?富贵者是女娲用黄土捏出来的,当然用心了,就像精心制作艺术品。这样做工太累,太耗时,不能满足供应。于是手执一条粗糙的麻绳,在黄泥巴中一拉,沾满泥巴的绳子一甩,飞花乱溅,溅落在地的泥巴就活化成人。光洁亮丽,有模有样的是富贵人群,极少数;灰头土脸,素朴无形的是贫贱人群,属大多数。人类就这样诞生了。《旧约.创世纪》中讲: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与我国古代神话女娲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8.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zhù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rèn。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月令广义.七月》

图片

【译文】天河的东岸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前投梭织布,不分昼夜辛勤劳作,织成了云锦天衣。天帝怜惜她独居无偶,允许她嫁给河西的牵牛郎,何曾想她婚后却把织布的技艺荒废了。天帝恼怒,责令她仍旧回到河东,只许她一年一度和牛郎相会。

【简析】这则神话故事歌颂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笔墨着力于织女,牛郎在背后做陪衬,却不能少。牛郎织女本是星河中的两颗星,因“织女”名而幻化成天帝之女,一下就拟人化。既然是天女,必有特殊本领,光洁品行。他任劳任怨,年年月月日日独守机房,精心织布。她心灵手巧,编织出彩霞般的天衣,供养天帝天后。天帝着锦缎彩衣昭示天下,下界百姓痴迷朝霞,贪恋晚霞,浓墨抒写火烧云,天帝一高兴,焕发体恤仁心,发觉织女虽专心织锦,却也长吁短叹,念念有词。织女百般哀求,天帝准予她嫁给银河西的牵牛郎。婚后,织女恪守妇道,夫妇情深意笃,织女身心贯注在牛郎和小家庭上,荒废了织锦主业,天帝无以炫耀,龙颜大怒,生生拆散温良之家,勒令一年一度只许七夕相会。七夕相会时,“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水之隔,情何以堪?一水能隔,帝何蠢笨!两情若是长久时,岂在朝朝暮暮。乌鹊通灵牛女深情,振翅齐聚银河上,摩肩接踵搭成羽桥,任牛女穿梭踩踏。天下待字闺中的女红如虎添翼。

9.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héng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淮南子.览冥训》

【译文】后来,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委托妻子嫦娥保管。弟子逢蒙听闻后,顿生不良意,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反而暴露本来面目,就要加害嫦娥。嫦娥万般无奈,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可她真的不忍心离开羿,嫦娥只好滞留在广寒宫。在广寒宫里落寞寂寥,日夜闷闷不乐,若有所失,实在没办法继续待下去,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神药,盼望有朝一日重回人间,与羿团聚。羿听说嫦娥服不死药奔月后,痛不欲生。月母被二人的真诚感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下界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据说,民间有好多人都曾经听到过月桂树下窃窃私语之声呢。

【简析】嫦娥奔月的故事尽人皆知,人类探月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这个故事大约来源于道教,因为出现了西王母,不死之药。服用不死之药就可以得道成仙,成仙就可以飞升上界。这样的推理想象还是较严密的。逢蒙是后羿的弟子,向后羿学箭,自以为天下箭术除师傅外无人匹敌,遂起杀心,以怨报德。得知师傅请来了不死药,勇往窃之。没想到师娘挺身而出,不让须眉。逢蒙豺狼本性毕露,欲下毒手。嫦娥不得已服下不死之药,羽化成仙,轻飏直奔月球。月球只是驿站,目的地应该是九重天,更高远。可是夫妇情深意笃,嫦娥不忍升天,才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短短几句话,道尽嫦娥在广寒宫的清冷、落寞、茫然若失,无限惆怅,悔恨不已的复杂心情。正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吴刚伐的是不倒之树,玉兔何药可捣?吴刚非西王母,玉兔非高级动物,怎可配置成灵药?不过,有吴刚玉兔的陪伴,有重回人间的美好憧憬,或许嫦娥广袖善舞,在“一年今宵明月多”的佳节,与后羿天地视频呢!

10.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遂化为龙矣。《太平广记》

图片

【译文】龙门山,在黄河以东的地界。禹治洪水到这里,把山从中凿断,成为一扇门的形状,大约有一里远的光景。河水从中间汹涌而出,两岸连车马都不能通行。每年暮春三月,有许多黄色鲤鱼,从江海河川争相游到龙门。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也不过七十二尾。刚刚跳上龙门,就有浓云密雨伴随,天火熊熊从后面灼烫它的尾巴。尾巴一掉,他就真的变成龙了。

【简析】小鲤鱼跳龙门,最终变成了龙,这是万千学子的梦想。还得从大禹治水说起。大禹治水所用的方法是疏导,龙门山横亘在河东界,大禹开凿了一里多长的狭窄通道,远远望去就像一道山门,黄河水穿越龙门。许多船只搁浅在这里,两岸地势险要,不通车马。每年开春时节,万里消融,蜇伏一冬的黄鲤鱼欢欣鼓舞,纷纷从大河大川涌向龙门,他们道阻且长,逆流而上,乘长风破万里浪,真有点像千人万马挤独木桥。孔子三千弟子也只有七十二贤人,龙门山遴选亦如此,一年中跨越龙门的也只有七十二尾,其余则暴鳃点额龙门下,悻悻而归,与凡鱼继续为伍。登上龙门的,陡然间狂风骤雨侵袭,随后天降烈火活生生炙烤截断鱼尾,经过几番淬炼,这才超度成集百兽器官于一身的大龙。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1.禹与涂山氏

禹治洪水,通轘huán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xiǎng,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纪》

【译文】禹治理洪水,要去打通轘辕山,急切间想不出办法,就变作一头熊,去凿通山路。化熊之前,向他的妻子涂山氏说:“如果给我送饭,听见鼓声再来。”化熊的禹正在紧张忙碌地干活儿,不料溅起一块石头,误撞在悬挂的鼓面上,涂山氏听见鼓声,忙把饭送过来,看见变作熊的禹,在那里扒呀拱呀,不禁又羞又怕,弃筐而逃。禹不知道她为何而逃,一直追到嵩高山脚下,涂山氏一下子变成石头人,此时正要诞生出启来,禹厉声喝道:“还我的儿子来!”石头人的肚子便朝北方破裂开,生出禹的儿子启来,“启”就是“裂开”的意思。

【简析】班固记载的关于大禹与妻子的神话故事,很有意思。我们只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传说,鲜闻涂山氏其人。大禹在打通轘辕山时,估计是遇到非人力所为的困难,于是大禹变作一头蠢笨的熊。临行前,告慰妻子说,要给我送饭,听到鼓声你才可以来。大禹艰辛劳作,不小心头熊,立刻感到丑陋不堪,高大威猛的形象荡然无存。涂山氏很伤心,也很惭愧,莫非嫁错了郎君?于是撒腿就跑。她来到了嵩高山下,生怕丈夫发现,就变成一块石头隐形,这个时候她身孕有时。大禹赶来厉声喝道:还我儿子!顿时天光映日,只听得石头冲北方霹雳一声,大禹的儿子启诞生了,大禹的事业后继有人。《楚辞.天问》对此故事有评价:“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为嗜不同味儿快朝饲?”就是说大禹与涂山氏既然感情不深厚,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何还要生育后代呢?

12.姜太公遇周文王

文王以太公为灌坛令,期jī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曰:“我太山之女,嫁为东海妇,欲归,今为灌坛令当道,有德,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疾雨,是毁其德也。”文王觉,召太公问之,是日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而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搜神记》

图片

【译文】文王最初叫太公到灌坛去作小官,一年以后,他把那地方治理得平静无事,连风都知趣,吹响树枝那么大的风都没有发生过。一天晚上,文王梦见一个非常艳丽的妇人,拦住他的去路痛哭。文王追问其故,她说:“我是太山山神的女儿,嫁给东海海神做妻子,现在要回婆家去,却被灌坛地方的官长挡住了去路。他太有德性,我若出行必然伴随狂风骤雨,这样就毁坏了他的好名声。我担当不起这个罪过,只好哭。”文王醒来,觉得奇怪,就叫人把太公召来,问他这事的究竟。太公刚离开灌坛,这天果然有疾风暴雨经过太公管辖的边境。文王于是提拔太公担任大司马。

【简析】姜太公的故事家喻户晓:姜太公因家贫,被老婆赶出家门;去卖肉,因积久无售而发臭;传说卖过面粉,一阵大风来袭,面粉随风而去;只好去打工,老板不爱,工友厌恶。他干脆到渭水边上垂钓,装模作样,没有吊钩,也无心钓鱼,只等文王姬昌来召唤他。文王来访,相谈甚欢,他叫文王背他,文王就躬下身子背他走了800步,实在背不动就停下来,姜太公说,就赐你西周八百年江山吧!文王起初只给他一个地方小县令。一年以后,他把灌坛治理得风不鸣条。一天,文王梦见衣着华丽的贵妇人挡住了他的去路,哭天抢地甚是凄惨。问其故,说她是太山山神的千金,嫁给东海王做贵妇。她想回婆家,不忍心坏了太公的好名声。文王召集太公询问此事。就在这一天,果然有疾风暴雨从太公管辖的边境通过。文王恍然大悟,立马拜太公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风不鸣条这个细节想象奇特,与后面疾风暴雨相呼应,不费吹灰之力,使太公的领导才能和盘托出。

13.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于是武王左操黄钺yuè,右秉白旄máo,瞋chēn目而撝huī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淮南子.览冥篇》

图片

【译文】武王伐纣,在孟津渡河,忽然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波之神阳侯掀起了一个个巨浪,迎着船头打来,狂暴的风刮得天昏地暗,几步之内人马难辨。军士们都很慌乱,武王镇定地坐在船头,左手拿了一把黄色大板斧,右手拿了一只悬挂白色牦牛尾巴的指挥竿,张大眼睛,指挥竿猛地向前,说道:“我既然担当了天下重任,有谁敢违逆我的意志!”话音一落,顷刻间,风停波息,军队安然渡过孟津。

【简析】周文王死后,武王等不得安葬父亲,便统领大军,载着文王的灵位,大举讨伐商纣。伯夷叔齐挡驾止武,叩马而谏,认为这样做违背仁义道德。武王伐纣,在孟津遇到惊涛骇浪,刹那间天昏地暗,不辨人马。军士们乱了阵脚,武王镇定自若,端坐船头,左手操金黄大板斧,右手举白尾指挥竿,怒目圆睁,凛然杀气,指挥竿向前挥动,厉声喝退大波之神,顿时风平浪静,诸路大神归顺周武王,军队安然渡过孟津,直扑商纣老巢朝歌。武王乘舟渡河,兵车刚上岸,姜太公就令人将船毁坏,焚毁桥梁,吊民伐罪的武王是何等的果敢坚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