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改变命运

 晓峰书阁 2024-04-13 发布于湖北

2021-01-16 19:41·励新

 励新

第一篇 概述

二十一世纪不仅是中国的世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世纪。博大精深、深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蕴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各国的历史进程。进入二十一世纪,欧美国家的众多专家学者更把解决诸多世界性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而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建设强大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也是华夏儿女提高个人素质、创造幸福人生、构建幸福家庭、开创幸福职业人生和改善企业管理的正确指针和智慧源泉。

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从大处讲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从小处讲可以利于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弘扬传统文化既是国家和时代的召唤,也是14亿中华儿女的崇高使命。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千千万万的有识之士的全身心参与和无私付出,为弘扬传统文化添砖加瓦。为让广大同胞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力行传统文化,兹以通俗、简明的文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呈现给读者,深入浅出地将人们在人生、职业、家庭、管理中运用传统文化以改变命运的路径和规范奉献给广大同胞,以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括了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

(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把众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支柱之一,“仁”体现、实践的道德原则的是孔子的“忠恕”之道。不仅如此,儒家思想和国家政治结合形成了家(族)。国家的礼治、德治、人治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

(二)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以及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价值信念,以成仁取义为价值理想的思想传统构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理论本位的价值观。

(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主张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年长的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别人的孩子。

(四)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

(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六)爱国主义精神,世世代代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七)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历代仁人志士都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

(八)阴阳五行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它们既一正一反互相对立,又各向对方转化。

(九)“中和、中庸“思想。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性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十)“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存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一个统一体。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繁荣。

(十一)知行合一观。儒家“力行近于仁”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知行观。

(十二)经世致用观。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实际为出发点,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