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年说龙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4-04-13 发布于山东

龙年话龙

作者:董玉恒



2024年,龙年也。龙行龘龘,昂扬向上,生龙活虎,奋发有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至今,龙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和无所不能的威力和能量。凌空腾飞的“龙”的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早已得到世界的承认。然而,它的最初出现,却是远古时代人们图腾崇拜的产物。对于每一个海内外华人,生肖属相是其与生俱来的标记和烙印,十二生肖代表了全中国所有人的情感与精神风貌,已成为华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龙的图腾在原始社会已有雏形,正式成为十二生肖是汉朝的事了。1987年濮阳西水坡发现并发掘出了距今6400余年的蚌壳摆放的龙形图案,是历史研究最早的龙的形象,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

东汉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字作出了这样的诠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据古籍记载,伏羲是雷神的儿子。伏羲又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传说伏羲算是雷神之子,雷神就是龙神,伏羲当然便是龙了。于是,伏羲便生就了一副“龙颜”。。他“受龙图,画八卦”,“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故被尊为“中华祖龙”。古人认定雷电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隆隆”的雷声便成了龙字的读音。经过各朝代文人学士的艺术加工,终于演化成这样一个图腾,成为美、力量与神秘的象征。

古人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了龙的身上,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自己民族图腾的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具有鹿角、马头、兔眼、虎须、牛耳、蛇身、蜥腿、鹰爪、鱼鳞、鱼尾的形象。龙的身形矫健有力,蜿蜒曲折,腾空而起,鳞甲熠熠生辉,犹如镶嵌着无数珍珠的宝石。龙的双目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龙的须髯飘逸如风,彰显着威严与尊贵。龙的四肢强健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躯,展现出非凡的力量。唐玄宗时,开始设坛官祭祈龙王。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龙王敖广、西海龙王敖闰、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称为四海龙王。传说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龙的形象在不同场合和功用方面,也有一些不同。龙生九子,一般名称是长子囚牛(qiú niú)蹲立于琴头。次子睚眦(yá zì),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三子嘲风(cháo fēng),殿台角上的走兽。四子蒲牢(pú láo),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五子狻猊(Suān ní),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是碑下龟;七子狴犴(bì àn),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屃(fùxì),盘绕在石碑头顶;九子螭吻(chī wěn),殿脊两端的吞脊兽。

在民间有关龙的传说和由此而产生的龙文化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比如端午节有划龙舟的传统,元宵节有舞龙灯的习俗。在唐人小说中,龙还能幻化成人形与人进行思想交流,以至产生友谊和爱情。人们熟悉的柳毅传书的故事,魏征斩老龙的传说,龙的性格也是神化的人的性情,钱塘君的刚烈勇猛, 洞庭君的仁慈和平,龙女的幽怨情深,老龙的诡黠乖戾。民间认为龙是司雨之神,因此每遇旱年,民间求雨祈丰都是进龙王庙,拜老龙王。即使在平常年岁,人们祭祀龙王,也是祈福消灾、期盼丰年的意思。

据史料记载,孔子曾这样评价老子,意思是说: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 陆上的走兽,我们都能根据它的习性,采用相应的器械捕捉,而老子就像天上的龙,对于龙,又有什么办法呢?高深莫测太过杰出的人,被惊叹为人中之龙,常人难以企及。长期以来,中国历代君王为确保江山永固长治久安,企图让老百姓相信自己是“真龙天子”,将一切有关的物品都雕刻或绘上龙的图形,以示尊贵和至高无上。从汉代起,龙就逐渐与皇权联系在一起,各种称谓都与龙有关,皇帝头戴龙冠,身着龙袍,脚穿龙靴,坐龙椅,睡龙床,孩子都是龙子龙孙。帝王出生称“龙诞”,未即位时称“龙潜”,登基之后称“龙飞”,创立王业称“龙兴”,子孙后代称“龙种”,身体称为“龙体”,表情称为“龙颜”,大婚称为“龙凤呈祥”,民间留情还美称为“游龙戏凤”。后来龙字飞入寻常百姓家,它的形象与故事,早已在民间扎根发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面有“龙须面”,糖有“龙须酥”,水果有“龙眼”,药材有“龙骨”;到了北京要爬龙形长城,到了江西要登龙虎山,到了山西要看九龙壁;我们形容地势险要,叫“龙盘虎踞”,形容精力充沛,叫“生龙活虎”,形容遒劲灵动,叫“龙飞凤舞”,形容昂扬进取,叫“龙马精神”。在汉语词语中,有关龙的成语也不少,形容山势险峻的有虎踞龙盘; 形容热烈欢腾场面的有龙腾虎跃; 形容打斗激烈的有龙争虎斗;形容书法妙绝的有龙飞凤舞; 形容人才济济的有藏龙卧虎……龙的文化和精神已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广为传承。

2024年春晚以“龘(dá)”字为主视觉符号,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龙的节日,我们知道有二月二,龙抬头,俗称青龙节。人民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其实还有元宵节的舞龙和端午节的赛龙舟,也能表达人民对龙的精神的崇拜。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风俗活动。上下几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和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继承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龙字名人有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亮剑》中的李云龙,《三国演义》的赵子龙,武打巨星成龙,乒乓球全满贯马龙,武侠小说名家古龙,还有曾经比成龙更厉害的李小龙。这是金庸《神雕侠侣》中的“神仙姐姐”小龙女。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人民取龙字为名字,可见对这个美好意象的喜爱。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秉承龙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龙之名,借龙之势,春雷振奋,风生水起,汇龙之气,发龙之力,龙年就真的行大运了。

特邀作家简介:董玉恒,临清市金郝庄镇人,临清作家协会会员。美德如玉,我心永恒。书以载道,读写怡情。作品散见于《淡味茶》《潇湘诗苑》《作家地带》《山石榴》《卫运河文学原创平台》和《齐鲁文学》。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2058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